基督徒如何看待中秋节

如题所述

基督徒看待中秋节的看法分别有敬拜创造天地万物的主、见证神伟大而奇妙的创造、为秋季的丰收而感恩、团圆之日向家人传讲福音、思念更美的家乡等。

1、敬拜创造天地万物的主

在中秋节的传统中,人们常常拜月亮来纪念这个节日。圣经的“神造了两个大光,大的管昼,小的管夜”(创世纪1章16节)和“我观看你指头所造的天,并你所陈设的月亮星宿,便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诗篇8篇3—4节)分别说明月亮乃是神手所造,因此,要唱诗歌颂赞美这位创造天地万物的真神。

2、见证神伟大而奇妙的创造

月亏月盈,月亮当空便是神奇妙作为的默默见证。而基督徒也当成为世人的见证,耶稣说“你们是世上的盐”“你们是世上的光”,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里,基督徒也要用自己的行为反射出神的真道,照入这个黑暗的世界,安慰受伤人们的心,为主赢得更多的灵魂。

3、为秋季的丰收而感恩

中秋节也是农民们为了一年的丰收而感恩并庆祝的节日,从这一层面讲,它的意义与西方国家的感恩节相近。说到感恩节,清教徒在美国留下的这一传统首先便是感谢上帝,纪念神如何带领他们走过起初的艰辛,以及神对他们的恩惠。因而,基督徒在中秋节也不妨为属灵上的、生活上的、以及工作上的丰收而感谢神,即便没有大丰收,为着神的同在和保守,也值得感恩。

4、团圆之日向家人传讲福音

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的节日。耶稣在约翰福音13章35节中说:“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虽然因为求学或工作不能常伴家人身边,但彼此相爱的心却并不应该因此而冷淡。

5、思念更美的家乡

圣经说“神为信他的人预备了一个更美的家乡,不是在地上,乃是在天上”。中秋节不要忘记神为“我们”预备的更美家乡,努力做主工,直等到耶稣基督的再来,那才是真正的大团圆!

基督教的简要历史:

基督宗教发端于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团体。1至5世纪是基督宗教创立并从以色列传向希腊罗马文化区域的时期,是基督宗教发展的早期阶段,是使徒和早期教父建立基督宗教基本教义和神学学说的时期。这一时期常被称为基督宗教发展上的第一个阶段。

到了395年,罗马帝国在内部的矛盾和外族的入侵下分裂为以意大利的罗马城为中心的西罗马和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的东罗马。随着东西罗马的分裂,基督宗教也开始分裂为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直至1453年东罗马帝国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土耳其人的进攻下灭亡,这是基督宗教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阶段。

宗教改革运动直接的导火线是教宗利奥十世以修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为名,于1517年派多明我会修士台彻尔到德国去兜售赎罪券,此事激起极大反感,据传马丁·路德于同年10月31日在维滕贝格教堂门前张贴反对兜售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纲》,揭开这场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路德提出“唯靠圣经、唯靠恩典、唯靠信仰”的改教口号,为以后的改教者所继承和追随。

改教浪潮波及西欧全境,在教廷势力薄弱的地区引起一场又一场改教运动。瑞士苏黎世发生了茨温利领导的改革运动,在日内瓦以加尔文为首的激进派建立市民阶级共和式的长老制教会,由此产生新教加尔文派(即归正宗或改革宗)。

英国在亨利八世国王推动下自上而下进行改革,建立了独立于罗马教廷的英国国教会(圣公会)。瑞典、挪威、芬兰、丹麦等国自上而下地改革,相继以路德派教会代替天主教为国教。基督教由此开始了在全世界的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