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更替的诗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1

1.新老交替的诗句

1、《论诗五首·其二》清代:赵翼

原文: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 *** 数百年。

译文:李白和杜甫的诗篇曾经被成千上万的人传颂,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流芳百世)。

2、《浣溪沙·徐邈能中酒圣贤》宋代:苏轼

原文:

无可奈何新白发,不如归去旧青山,恨无人借买山钱。

译文:没有什么办法不让新白发增添,不如归葬于家乡熟知的青山上,抱恨没有人借给我购田买房隐居的钱。

3、《元日》宋代:王安石

原文: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4、《代悲白头翁》唐代:刘希夷

原文: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译文:故人现在已经不再悲叹洛阳城东凋零的桃李花了,而今人却依旧对着随风飘零的落花而伤怀。年年岁岁繁花依旧,岁岁年年看花之人却不相同。

5、《钱塘湖春行》唐代:白居易

原文: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连成一片。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相飞往向阳的树木,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纷繁的花朵渐渐开放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刚够上遮没马蹄。最爱的湖东美景百游不厌,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2.新老交替的诗句

1、《论诗五首·其二》清代:赵翼 原文: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 *** 数百年。 译文:李白和杜甫的诗篇曾经被成千上万的人传颂,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

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流芳百世)。 2、《浣溪沙·徐邈能中酒圣贤》宋代:苏轼 原文: 无可奈何新白发,不如归去旧青山,恨无人借买山钱。

译文:没有什么办法不让新白发增添,不如归葬于家乡熟知的青山上,抱恨没有人借给我购田买房隐居的钱。 3、《元日》宋代:王安石 原文: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4、《代悲白头翁》唐代:刘希夷 原文: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译文:故人现在已经不再悲叹洛阳城东凋零的桃李花了,而今人却依旧对着随风飘零的落花而伤怀。

年年岁岁繁花依旧,岁岁年年看花之人却不相同。 5、《钱塘湖春行》唐代:白居易 原文: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连成一片。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相飞往向阳的树木,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纷繁的花朵渐渐开放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刚够上遮没马蹄。

最爱的湖东美景百游不厌,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3.描写“历史变迁”的古诗有哪些

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出自:明·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译文:滚滚长江向东流,不再回头,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争什么是与非、成功与失败,都是短暂不长久。

2、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出自:元·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译文:我遥望古都长安一带,内心想得很多。令人伤心的是经过秦汉宫殿的遗址,看到了无数间的宫殿都变成了泥土。封建王朝建立百姓受苦;封建王朝灭亡,百姓还是受苦。

3、烟愁雨啸奈华生,宫阙簪椐旧帝城。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出自:宋·司马光《过洛阳故城》。

译文:烟雾横索,风雨呼啸,从前的帝都现在只剩下寥寥的宫殿旧址。如果人们想要知道古往今来兴亡交替的规律,看看洛阳城就知道了。

4、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出自:唐·刘禹锡《乌衣巷》。

译文:朱雀桥边长满丛丛野草,点点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从前在王谢大堂前筑巢的燕子,如今再来飞进平常百姓人家。

5、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

出自:元·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译文:在骊山上四处看看,阿房宫已经被一把火烧没了,当时的繁华富貌,现在在哪里?只见衰草萧疏,水波旋绕。到现在留下的遗憾像烟花一样。

4.有谁知道历史朝代更替的顺口溜

⑴ 夏商周秦西东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又十国 辽宋夏金元明清 ⑵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辛亥开民国 四九乃共和 ⑶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⑷ 夏商西周继,春秋战国承。 秦后西东汉,三国西东晋。

五代和十国,隋唐一大统。 元明清三朝,中国疆土定。

⑸ 盘古开天又辟地, 炎黄二帝战蚩尤。 尧舜大禹夏商周, 春秋战国秦二汉。

三国二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又十国。 北南二宋元明清, 中华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5.描写中华历史文化悠久的诗句

1、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者】苏轼 【朝代】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译文

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千古英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是,三国周瑜破曹军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手摇羽扇头戴纶巾,从容潇洒地在说笑闲谈之间,八十万曹军如灰飞烟灭一样。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人生犹如一场梦,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

2、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译文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3、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

【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译文

我来凭吊古人的陈迹,登上高楼,却落得愁闷无穷。当年虎踞龙蟠的帝王之都今在何处?满目所见只是千古兴亡的遗踪。夕阳斜照着迷茫的柳树,水边觅食的鸟儿急促地飞回窝中,风儿吹拂着高树,掠过荒凉的丘垄。一只孤独的船儿在秦淮河中匆匆西去,不知何人把激越的寒笛吹弄。

回想当年那功业显赫的谢安,晚年被迫在东山闲居,也被悲哀的筝声引起伤恸。建功扬名的希望都寄托在儿辈身上,漫长的白日只有消磨在棋局中。表明心迹的宝镜已难于寻觅,岁月又将无情地逝去,谁能安慰我的情怀共饮酒一盅?早晨以来江上便狂风怒号,高浪似要翻倒房屋,真令人忧悚。

4、西门

【作者】许浑 【朝代】唐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译文

登上高楼万里乡愁油然而生,眼中水草杨柳就像江南汀洲。溪云突起红日落在寺阁之外,山雨未到狂风已吹满咸阳楼。黄昏杂草丛生的园中鸟照飞,深秋枯叶满枝的树上蝉啾啾。来往的过客不要问从前的事,只有渭水一如既往地向东流。

5、与诸子登岘山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译文

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古今。江山各处保留的名胜古迹,而今我们又可以登攀亲临。

鱼梁洲因水落而露出江面,云梦泽由天寒而迷濛幽深。羊祜碑如今依然巍峨矗立,读罢碑文泪水沾湿了衣襟。

6.请问有什么感叹历史、时代变迁的诗句

《过洛阳故城》 (唐)崔涂 三十世皇都,萧条是霸图。

片墙看破尽,遗迹渐应无。 野径通荒苑,高槐映远衢。

独吟人不问,清冷自呜呜。 《过洛阳故城》 (宋)司马光 其一 四合连山缭绕青,三川滉漾素波明。

春风不识兴亡意,草色年年满故城。 其二 烟愁雨啸黍华生,宫阙簪裳旧帝京。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诗经·王风·黍离》诗经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扩展资料: 过洛阳故城为唐代崔涂与宋代司马光做的同名古诗。这里的洛阳故城分别指汉魏洛阳城故城,与隋唐洛阳故城。

《旧唐书 地理志一》载:隋大业元年,自故洛城西移十八里置新都,今都城是也。 崔涂(854~?),字礼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带人。

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终生飘泊,漫游巴蜀、吴楚、河南,秦陇等地,故其诗多以飘泊生活为题材,情调苍凉。

《全唐诗》存其诗1卷。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初字公实,更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司马池之子。

汉族,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原籍陕州夏县(今属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

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过洛阳故城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