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电视、自媒体、报刊的中外文夹杂现象?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外语词已经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分场合、不分层次过度使用外语词的情况不仅在自媒体上越来越常见,甚至主流媒体、正规出版物都难以避免。

个人认为,电视、自媒体、报刊的中外文夹杂现象,是时代发展,中西文化碰撞的必然结果。凭此就说是“文化不自信的体现”,实在有点言过其实。

中国文化底蕴深厚,汉字经过千年的发展与演变,成为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自然有它无尽的魅力与神奇力量。而英语已然成为国际第一通用语言,要想与国际接轨,必然要接收英语带给中国文化的冲击。理性的看待中外夹杂现象是必要的,不能一味的批判,也不能任由其泛滥。

显然像“明天conference(会议)上,要对你那个report(报告)进行discuss(讨论)……”这样的夹杂是混乱的,既不是英文,也不是汉语。这样的语句是对两种文化的不尊重,也反映出说话者个人的文化素养水平的低下。这样的语句自然是需要遏制与纠正的。

但是,如果是“NBA”“CBA”“KHL”等国际通用缩写的词汇,则是正常的。我觉得真正是关注这些的人,即使不加标注也是理解他们的意思的。而对于不理解它们意思的人,关注的也就是表面,不知道又如何,而且看得多了,自然会知道“NBA”的意思,也算是多学了东西吧。如果说“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就显得又繁琐又呆板,还不容易记住。现在一说“NBA”“DNA”,即使是完全不懂行的人也是知道的,反而说‘脱氧核糖核酸’,大家反而不知道说什么。所以,完全的抵制这些缩写,显然会造成与国际的脱节,也不利于人们的记忆。

我国向来提倡“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在面对中外文夹杂这个问题上,亦可如此,不必过于极端的去否认一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3-20
中国的文字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因为中国的字左右对称,四四方方,有一种艺术的美。中国的文字也看说是一幅画,因为中国的字比划精美,每一字都是一个优美的小画。我国的文字现在很多国家的人在学习,很多国家专家在研究,可是偏偏中国的很多人似乎忘记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这点叫人遗憾和可悲。

现在中国的电视和自媒体,以及一些报刊都开始胡乱使用中英文夹杂在一起,这样的现在是一种文化的破坏,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有自己完整的表达。我们在使用中国文字的时候,完全不需要任何其他文字的补充,就可以精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可是很多人胡乱使用外文,使中国文字的意义被改变。

这类现象看起来不是什么大事情,但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我们的孩子看到文字中的混乱现象,他们会作为一种榜样去学习,时间一长一代人的中国文字理解都会出现偏差,这对于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是一个破坏,一旦我们失去自己的文字,那么就等于失去自己的历史,失去自己民族的精髓。

现在很多的电视剧节目,电影,甚至是一些重要的新闻里面都开始引用中文和外文混合,这种现象是一个极大的危机,我们不可能看到英国人会在英语里面夹带中国话,也不会看到法国人用中文夹带法文,因为这些国家不会改变自己的文字,因为这些国家在保护自己的文化,这点值得我们学习。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文字必须要保护起来,首先中国的各个媒体和电视剧以及电影,要完全的杜绝中文夹带外文的现象,其次国家要出台文字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中文的使用方法,这样才可以行之有效的保护中国的文字。电视、自媒体、报刊的中外文夹杂现象,是一种文化的丢失现象,必须通过全民族努力来恢复中文的完整使用。
第2个回答  2017-03-20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的不单单是用法如何如何的错误,又或者是如何改正,而是一种更深入的思考。语言绝对不仅仅是一种字体更不是一种书写方式,它的本质应该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更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信仰和精神支柱!

中外文夹杂的现象也绝对不会是简简单单现象,在我看来是一种文化入侵的开端。每一种语言都代表着一种思维方式,而多种语言的交织和融合也就是思维方式融合的一种缩影,从我们日常的用语习惯慢慢渗入到了书面语,甚至于正儿八经的新闻,报刊等等都出现了这样的一个”时空混乱“,那么可见一些舶来词汇对于我们的生活影响深远。
从仓颉创字开始,汉字已经延续了4300多年,可见其内涵深远,流传深远。而英语的时间则大约比我们的汉语要晚300年左右。然而现在英语却是公认的第一语言,甚至于在我们普遍使用中文的时候依然无法避免,不管是使用习惯还是为了看起来高大上,这个语言都已经有意无意的深入了我们的生活中,这也就是语言的入侵的可怕之处,让你原来被安排的很好的轨道都被改变了,甚至于你还感觉不到,慢慢的我们的思维也会随之而有所改变,而我们需要学会的就是,在运用两种语言的时候不要轻易的被影响,掌握好自己的母语才是根本。
文字的背后是一种精神和传承,保护好民族的信仰先从基本开始。以前抗日的电视剧中也没少讲过日军为了让中国的精神和信念没法传承下去,所以强制那些孩子学日语,企图将中国这片土地变成日本的附属地,很庆幸,那时候的我们热爱着自己的语言并没有屈服。那么现在的太平盛世,我们不妨思考一下,如果我们把中文全部忘记了,那么是否还可以欣赏到唐诗之妙,宋词之美呢?这些文化遗产我们都读不懂了,何谈精神和传承呢?
在传承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兼容他国的语言来充实我们的见识,但是绝对不能够乱用来影响我们本身的文化之美。
语言的替换是一种能力,但是切勿形成习惯。为什么说是一种能力?很多词语的意思或许单单用一种语言是无法很完美的表达出来的,于是替换就成了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现在的人读书真的太少了,于是用词的时候不是读错,就是用法错误,更有说到最后的时候不知道用什么词去形容,那么这时候如果能借用一些外语来使语句圆满也不失为一件好事,但是长久的依赖却不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反而导致驴唇不对马嘴,也导致了”中式英语“”英式中文“的出现,别小看,这两者对原本单一的语言的伤害是极大的,不仅不能形成一种好的融合,还会不伦不类!所以用的时候需要你的三思,最好能够分开来谈,更别养成这样乱七八糟的习惯!

不管是信息交换爆发增长,又或者是语言接触不可避免,都要让大家这个使用体做好来,而不是误用,乱用,导致原本的文化,精神,民族底蕴被弄得荡然无存!

第3个回答  2017-03-20
对于中外文夹杂的现象,我不喜欢,更觉得不应该提倡!

或许会有很多人觉得自己说中国话的时候夹杂上几个单词,非常潮流,这也是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的一种表达的方式。但是,在我看来,这种说话方式是不入流的,是不可取的,是非常难听的,给我的感觉就是这个人不可交。当看到电视上这种现象出现的时候,我恨不得换台,我觉得我们优美的汉字,被外文给毁了。这时,我宁愿看那些文言文的文章,也不想看中外文夹杂的肥皂剧。当看到自媒体上的中外文夹杂,我会心生反感,不再关注这家自媒体的新闻。中文中夹杂着英文,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我养的好好的一棵大白菜,竟然让猪给拱了。可惜呀!

中国是古代的四大文明古国,也是唯一一个没有出现文化断层的国家。我国的文字,从甲骨文开始不断的演变,直到发展到今天,成为了世界上最美的文字。同样的一个东西,中国话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一点点儿也不生硬,而外文呢?我只学过英语,就说英语吧,英语是很多种东西,可以用一个单词来表达。这就非常不美好了呀。失去了表达的那种乐趣。

不过,好像现在中英文夹杂已经成为了一种现在最常见的社会现象了。像我们上课的时候,很多外来的名词,比如说,学习《微观经济学》的时候,每次讲到价格平减指数,老师都会说CPI。学习《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的时候,每次讲到人对人,老师说的都是P2P 。这种外来的名词用英文表达,我还是能够接受的。但是,当和一个朋友对话的时候,中外文夹杂,我就会觉得非常难受、咯牙。

对于电视、自媒体、报刊中外文夹杂的现象,我的看法就是不支持,不反对,保持中立。毕竟如果这是时代的潮流,凭借我的一人之力也是无法改变的呀!只希望,你们学习外文的时候,能够多看一下我们中国的文字,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4个回答  2017-03-20
近日人民日报针对越来越多的中外文交杂提出了看法,其标题取名为“中外文交杂 真是让人犯晕”。对于“明天conference(会议)上,要对你那个report(报告)进行discuss(讨论)……”这样中外夹杂的表达,你觉得“高大上”还是有点“硌牙”?

网友们也对比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一部分网友表示,要么就全英文要么就全中文,中英文交杂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也有朋友认为,很多在国外的朋友回国不能一下适应国内的语言环境,很多词汇可能一下想不起来,这实属正常。

笔者认为这主要还是看说的是什么内容,“我的朋友明天有个assignment要due”和“tomorrow我的friend有个作业做”大为不同。能说中文就好好说中文,不要像后者那般“弄巧成拙”。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文字是语言的符号,外来词同属于文化。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看见外来词的使用,外来词又分了为几类:纯音译借词,如咖啡(coffee);中西合璧式的词,如X射线、维生素C;义译词,如:蜜月(honeymoon)。

中外夹杂的现象从古到今一直都是存在的,番石榴胡椒等最初传入中原地区便是中外结合的外来词。外来词的存在,是合理的,也是必然的。

在全球性的信息交换爆发式增长的今天,外来词的使用十分的频繁。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很多时候新词语还没来得及翻译,专业领域和媒体就直接将外语词形拿来用了。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中外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外语词已经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分场合、不分层次过度使用外语词的情况越来越常见。

对于外来文化,我们应避免“历史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我们应该以科学态度对待外语词,敢于交流、不断吸纳,将其本土化,而不是一昧的接受和吸纳。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这由文化的多元化决定的,兼收并蓄锐意创新是我们的态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