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公考小白来说,行测各个模块的学习顺序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如题所述

先说重点:我个人建议的复习顺序:资料分析-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关系-常识判断。

把握先易后难原则。

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调整,需要把握的就是“先易后难”的原则。就是容易复习的放前面看,繁琐复杂的放后面看。这样学起来有成就感,容易出效果,不会产生焦虑心理。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复习行测都是一个模块学习完了再进入下一个模块的学习,而不是行测多个甚至五个模块一起复习。这是因为我们的时间并不多,特别是上班族的同学,一天就2-3个小时的复习时间,还要兼顾申论的复习,如果多个模块一起复习,一天下来还没学一个题型时间就没了,根本没有时间深入思考总结。

总结如下:

我不推荐将数量关系、常识判断两个模块放在前期复习,因为这两个模块最普遍的特点就是内容繁琐、知识量大,复习起来成就感低、性价比差、挫折感强,我当时复习常识判断和数量关系花了两个月都没看完。

而资料言语判断加起来一个半月就可以搞定,如果把常识和数量关系放在前期复习,可想而知对后期复习的时间压力有多大。

何谓“先易后难”:资料、言语、判断相对来说都是比较容易复习的,短期内就能复习完,数量关系和常识判断都是非常难啃的骨头,放在后期学是最合适的。在这里还要指出的是,千万不要想着放弃哪个模块。我们可以放弃模块当中的某些难题,如果放弃了整个模块,行测很难突破70。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29
一,了解题型,制定复习策略

行测的题型是比较固定,主要有常识判断题.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还有资料分析题。
了解行测题型最好的一个办法,就是做一套历年真题,在充分模拟考场的环境下,做一套真题来测试自己各个模块的强弱。
比如常识判断题小驴一般不会花太多时间在上面,因为常识判断涉及天文地理历史政治法律各个方面,他的知识点太多了,所以小驴在整个的复习过程中是没有复习常识。小驴不建议考生拿出很多的时间来复习常识判断,如果你没有很好的基础的话,我觉得这一块可以忽略。
资料分析题是不能忽略的的一个模块,因为他所占的分值很高,而且短时间内可以有突破。如果行测想拿高分的话资料分析题正确率必须维持在90%左右,他考察的都是基本的一些定义,只要熟知了一些技巧,一般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升。
大家在复习行测的过程中,一定要有的放矢,不可雨露均沾。强项要强之又强,弱项适当弥补变成强项。
二,学技巧,用技巧,做到熟能生巧
不管是通过视频学习,线下培训班还是自学,最基本的都是要学会每个模块的技巧,尤其是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这两块,搞清技巧,多加练习,90%正确率真心不难。
三,练习真题,不要模拟题。
模拟题和真题没有可比性,不管是出题思路,还是出题高度,模拟题容易把思路带偏。
真题最少要刷3遍。这里的真题不单单指报考省份真题,把国考,山东,河南,浙江这三个省份的真题也要刷一遍。一是冲刷对真题的印象,二是提高技巧的熟练度,三是给自己多一个选择。
真题不单单是要刷的,还是要用的,怎么用?
第一遍,定位。选取近5年的任意真题,2套即可,自己模拟练习,时间,答题纸一定要和真正考试一样,摸清自己几斤几两。那个题型顺手,那个费劲,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遍,练习技巧。顺手的做到熟练,准确率95以上。不顺手的慢慢练习,直到熟练。小驴姐当年资料分析得分高,逻辑推理真的一塌糊涂,所以确定重点为资料分析100准确率,逻辑分析慢慢吃透,80准确率。
不要妄想每个模块都能达到90准确率,要有的放矢,该放弃的就放弃,比如常识部分,图形推理部分,自我感觉毫无技巧可言,所以在复习时,常识略过,推行推理看了一遍技巧便略过了,他们不是我的菜。
第三遍 准确率+效率
熟练掌握技巧后就是最后的一步,刷准确率和题感的时候,这个时候确定自己的做题策略,是先做资料分析,还是逻辑推理,还是其他。不要随意变换策略,一定要形成自己的答题模式。
时间控制要精准,能0.5分做的不要拖1分,准确率高的适当时间宽裕。
一眼看不出答案或者不知道怎么做,说明没学会技巧。稍微思考能选出答案的,说明技巧用的不熟练,需要加强练习。这两块是制约成绩没有飞速提升的瓶颈!
一眼能看出答案或者有思路的,查看准确率。这一部分要做的是提升准确率和速度,要保证这一部分准确率达到90%,甚至100%。
资料分析是众所周知的掌握技巧便可提升速度和准确率的模块,国考资料分析是20道题,这部分的用时在15分钟最好,最长也要保证20分钟之内。
在刷题过程中确定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并在日常做题过程中加强这种顺序练习。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