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的释放负面情绪

如题所述

您好,正确释放负面情绪的方法:

1、意念控制法。在发火时,心中念念有词:别生气,不能跟他一般见识,有什么天大的事要发这么大的火呢?

2、回避矛盾法。当和别人愤怒生气时,最好暂时避开,眼不见,心不烦,怒气自消。

3、转移思想法。离开愤怒的环境,做点其他事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4、主动释放法。事后把自己的意见、看法、想法和对方心平气和的说说。或者通过电话,书面和对方沟通交流。

5、文字排遣法。把自己的感受记录在日记里,从两个方面吸收珍贵的精神财富,提高自己的修养和人格的魅力。

6、热问题,冷处理。遇事不要立刻做,放三天以后再处理。

7、自我超脱法。退一步心平气和;让三分海阔天空。我不能和你一般见识,我是有层次有修养有道德的人。

8、积极沟通法。平时找准对方的爱好和兴趣,多沟通、多交流,培养自己的情商,增进亲友的情感。

9、意识控制法。在要生气之前,心中反复默念:“别生气,不发火”等,常会受到一定的效果。

10、提高修养法。平时多学习、多看书,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灵境界和做人的层次。关爱他人,爱惜生命、扩展心量、包容万物。

11、静坐反省法。在心平气和后,静坐一会儿,设身处地地反省自己的愤怒给别人带来的身心伤害。

12、自己每一次生气,在一块木板上钉一个小钉子,用上述的方法,化解一次愤怒再从木板上拔掉一个小钉子。一个月自己总结一次,看看是钉的钉子多还是拔掉的钉子多。几年下来看看自己心灵的变化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15
心理|科普 阅读 ,正确释放的人
人一定要有【伤害他人】的能力,越会正确的释放攻击的人,越强大。
一.攻击性缺失表现:做事束手束脚,做人小心翼翼;
明明可以拒绝,自己占理的事,却不好意思说“不”;明明有自己的想法,但碍于他人眼光,始终无法表达:明明在某方面有突出能力,不敢与人竞争,选择逃避;
这种“做事束手束脚,做人小心翼翼”,无法表达和坚持自己的想法,我不懂得为自己争取,我无法做真实的自己….….到底为什么呢?
心理学家乔登·彼得森给出一个惊人回答:因为你缺乏“攻击性”。
更直接地说,你缺乏“伤害”他人的能力。
二.人与生俱来的心理财富一“攻击性”;
心理意义上的“攻击性”,并非无限制地攻击和伤害他人,释放恶意与敌意,而是一种攻击性驱力。
它包含着进化取向,是一个人实现自己想法,竞争与超越的能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奋斗与成就的驱动力。
足够的攻击性,能支撑起一个人的自信与坚持,反映和锻造一个人的力量感。攻击性得到尽情释放,一个人才能为追求理想和目标、做出毫无保留的努力。
无法自我实现的本质原因,源于我们压抑了那个与生俱来的心理财富“攻击性”;
三.人是如何失去“攻击性”的?
典型案例:小吉和原生家庭
一天小吉父亲带来了朋友和朋友的孩子小明在家做客。小橘因不愿意把最心爱的玩具给小明,他们争吵了起来。
小吉父亲觉得让别人看到自己家的小孩不懂事,很没面子就一把夺过她的玩具,塞给了小明,并被惩罚晚上不能吃饭,以记住“做人要大度,要照顾别人,不能自私”的道理。
这件事让小吉无力保护自己最心爱的玩伴。她不能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能保护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能具有攻击性。因为别人会因此对你失望。讨厌你,远离你。
四.没有攻击性的人不会有真正爱的能力;
父母过度压制孩子的攻击性,不尊重孩子感受!会让ta自我怀疑。
长大后,亲密关系中处于压抑的状态,在人际关系中不会维护自己。成为我们通常说的“老好人”。
其次,ta也会失去竞争的根本动力,为自己争取机会,过得更好。回避攻击性的时候,也回避了爱。无法接纳攻击性的时候,也放弃了亲密的机会。
五.刻意练习这4步,找回你的“攻击性”;
一个具备“攻击性”的人才能真正强大且平和。
首先是你不要害怕做自己。要学会在他人的眼光里的存活,学习承受他人的“攻击性”;
提高心理阈值,接受自己被讨厌,在他人评价与讨厌中存活,重塑自我认知;
不断地进行小的挑战,释放攻击性,转化攻击性驱力为个人突破能力;
在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中重复练习,展现真实的自己,处理冲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