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时期的科技技术,都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冷知识?

如题所述

一、康熙皇帝写“学习心得”

大清康熙皇帝玄烨,常被后世尊为“热爱科学的皇帝”,在位六十一年里,别管平日多忙,天文地理数学从不落下,还和同时代西方科学巨匠莱布尼茨成了“笔友”。但比起影视剧里康熙皇帝捧着数学题演算甚至拆装火枪的桥段来,真实历史上的他,科学水平又如何?人家自己都写了“学习心得”呢——《康熙几暇格物编》。

《康熙几暇格物编》,顾名思义,就是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间,忙里偷闲写的学习笔记。因为是闲暇时所写,所以叫“几暇格物编”。全书共有93篇短文,总计两万字的篇幅,篇篇都是康熙皇帝亲自捉刀,以生动凝练的语言,阐述自己关于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学习心得”,基本都是一辈子随想随写,学术价值十分强大。



而倘要翻开这本“学习心得”,康熙皇帝笔下的各种科学观点,那更叫人惊喜不断:比如天文地理方面,康熙皇帝就阐述了潮汐地震等自然现象的原理,甚至探讨了地球大气层的科学规律。物理化学方面,又记载了康熙亲自完成的声速测定实验,还有银钒碱等物质的化学反应实验……桩桩件件,代表了十八世纪东西方科学研究的高水平,堪称中国古代科学史上,又一部集趣味与高端成果于一身的“科学宝典”。

如此“宝典”,最早还只是在康熙驾崩后,收录在《康熙御制文》里,直到晚清光绪年间,才得以单独成书并流传,从此惹得多少读者啧啧叹息:康熙皇帝如此热爱科学,大清怎么还闹到落后挨打的地步呢?

其实,看过这“宝典”的命运,答案就很明白,所谓“科学研究”,只是大清皇家的高层娱乐;所谓“重大科研成果”,也只是收录完毕后了事;所谓“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更是镜花水月。于是“热爱科学”的大清朝,也就在闭关锁国的路上,一百多年里裹足不前。

二、军工大神的“传说”与“老本”

戴梓,清朝康熙年间最让人唏嘘的“军工大神”。他以其强大的军工造诣,硬生生把大清火器水准拉高一个档次,却也悲催犯了小人,落得含冤充军辽东。命运坎坷的他,也从此成了军事票友们津津乐道的“神人”,比如他研发的“连珠火铳”,几百年里就被传得神乎其神,还被当做近代机关枪的鼻祖。“戴梓研发机关枪”的流言,至今互联网上传得十分凶。



其实,所谓“连珠火铳”,只是酷爱火器的戴梓,对当时清朝火枪做的小改良,与同时代的欧洲火枪类型差不多,射程与实战效果更是有限。但戴梓之所以被公认为“军工大神”,却因他另一个独特贡献:子母炮。

子母炮,又名“威远将军炮”,是戴梓结合当时东西方轻型火炮技术,完成的一款符合近代战争潮流的野战火炮:这款火炮长两点三尺左右,以七点一寸的口径,发射包括散弹和实心铅弹在内的各类炮弹。其四轮车的形制与45度炮筒仰角设计,更令其适用于从草原到山地的一切野战战场,无论山地攻坚还是平原野战,砸堡垒和覆盖射杀都不含糊,史载“片片破裂,锐不可当”,杀伤力十分强大。



如此轻便且凶悍的野战神器,自从问世后,就被大清高层视作宝贝疙瘩。比如流放了戴梓的康熙皇帝,就曾颁布禁令,宣称“子母炮”只能作为大清精锐部队装备,“各省概造,断乎不可”。简直是压箱底的宝贝。实战效果也十分“宝贝”:大清平定准噶尔的数十年战争里,凶悍的“子母炮”一次次在战场上压制准噶尔的奥斯曼火器。乾隆平定大小金川的艰苦战役里,又是子母炮多次开路,在崎岖山地不停摧毁敌军堡垒,打赢这至关重要一役。

这款诞生于十七世纪末,一度水准领先世界的野战火炮,就这样叫大清朝,在整个康乾盛世里吃足老本,打出多次辉煌。可是,放在那个火器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只吃老本怎么够?比起后世传的神乎其神的“机关枪神话”,“子母炮”的受宠,才更值得深思。

三、万历给雍正“送大礼”

同是定都北京,清王朝也摊上了昔日明朝遭遇过的难题:京城粮食不够吃。华北地区粮食产量有限,京城官民人口暴增,粮食供应入不敷出。每年京城满朝文武都可怜巴巴算日子,等着漕运送来的江南稻米补血。若是江南遭了个灾,或是运河发了个大水,朝堂上下就常见惊慌,眼看就是断顿的节奏。可除了“补血”,这难题就没其他办法?

其实,早在距离“清军入关”半个多世纪前,即明朝万历年间,晚明科学家徐贞明,早就自信满满地找出办法:在北方种水稻不就得了?



这个“种水稻”计划,是在明朝政坛上几次浮沉的徐贞明,苦苦筹划了大半辈子的强国蓝图:只要通过合理的技术引进和稻种改良,江南的高产水稻,完全能够在京畿周边获得大丰收。如此一来,大明朝不但减少了运输损耗,雄厚的粮食储备,更能支撑北部国防。但如此富国强兵的科学计划,却紧接着招来一堆骂。

明明利国利民,为何明朝群臣们要开骂?因为京畿周边的肥沃良田,大多是京城权贵高官们的自留地,好些更是不正当手段“兼并”得来,倘若大明朝要种水稻,势必就要清理土地,岂不是要动自家奶酪?于是各路“精英”纷纷跳出来,变着花样狠踩徐贞明,硬是叫这个心血蓝图活活泡汤。参考接下来,明末饿殍遍野的惨景,就知这场闹剧,是明朝自己放弃了救命的机会。

待到明清易代,徐贞明当年的谋划方略,也被好些人重提。可清代京畿周边,依然满是权贵们的自留地,所以康熙在位时,这事儿也反复纠结,待到雍正帝即位,这事儿却不能再纠结:接盘了烂摊子的雍正帝,眼前是上上下下穷叮当的局面,红了眼要找粮食——必须给我种!

于是,这场曾在明朝被骂到狗血淋头的“农业革命”,就这样由雍正帝强力启动:怡亲王允祥统筹指挥,一板一眼按照当年徐贞明的规划,源源不断开垦稻田,还从江南选派老农来京畿示范种稻,且一边种田一边整顿,所有反对声音统统打掉,终于扛着巨大压力,实现丰硕成果:短短三四年间,京畿以及直隶地区,就是大片稻田纵横,年年获得大丰收。康熙晚年时“内外府库无不亏空”的大清朝,终于储备雄厚。



乾隆早年的丰厚家底,乃至中国农业版图上一场重大的变革,就由这场迟来的“种稻活动”开启。说起来,这也堪称万历皇帝,甩给清朝的一份“大礼”,背后的回味,超过科学的意义。

四、越造越小的大清船

康熙年间,清王朝还有另一项重大科技突破:战船建造。

由于和南明政权的数十年博弈,清王朝的造船技术,也是水涨船高。到了17世纪下半叶,清王朝已经能够制造装备重炮和多层甲板的“鸟船”。这种巨型战舰长五十米以上,火力和体魄都超过同时代的荷兰战舰,除了用于沿海作战,还被清王朝作为“封舟”,对属国琉球进行友好访问,把周边的日本朝鲜等“邻居”,统统吓得不轻。



可以说,赶上大航海时代且拥有“海上丝绸之路”的清王朝,又手握“鸟船”这样的利器,真是赶上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倘若清王朝能够顺应历史潮流,凭着强大的海军实力劈波斩浪,近代中国历史,很可能就是另一种写法。

可大清朝,却偏偏选择了另一条闭关锁国的路上。既然封上了海洋的大门,曾经威震东亚海洋的鸟船,也就没了用武之地,从此越造越小。“康乾盛世”晚期的大清水师,最大战船也就十一丈长,就连乾隆晚年时横行中国沿海的越南海盗船,都对清军水师强悍得多。每次越南海盗船肆虐时,堂堂大清水师,却是只敢“登桅望”,也就是远远躲着看热闹。对上越南海盗船尚且如此,再过四十年后的鸦片战争,当然更被英国战舰堵着打。



何为闭关锁国?何为落后挨打?越来越小的大清战船,就是生动缩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