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贾元春贾政贾母早预贾府要衰亡,为什么不做补救?

如题所述

盛极必衰的道理,对于官宦人家的贾元春贾政贾母是非常熟悉的,也是心中的一块心病,都预料到贾府也可能会有这天,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之所以没有来得及补救,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各级报喜不报忧。不论是在后院当家的王熙凤,还是王夫人、贾琏等人,对待贾母的态度上都是报喜不报忧,一方面为了使老太太高兴,另一方面也是怕老太太追究治家不力的罪责,这样上行下效,贾府的管家以下人等包括老家看庄子的人,也是藏忧报喜,搞得场面上红红火火。

    主子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就贾政来讲,不是宁荣二府的当家人,也不是荣府的老大,虽然看出了宁国府贾珍的作风败坏、不成体统,也明白贾赦的骄奢淫逸,当自忖为“局外人”,自认为管不了也不想管,一味地愁眉不展却没有行动。贾府上层缺少像“焦大”的这样的敢于作为者,也缺少勇于面对现实、听得进“焦大”批评的人士,所以都脱离了“群众”,也就无从进行自我改革、自我补救。

    利益固化,矛盾重重。贾府面上一片和气,红红火火,私下确实暗潮涌动,两房不和睦、各有小算盘。贾赦虽然存在感不强,但作为荣国府嫡长子,说一不二,哪怕是贾母在一些事情上也无可奈何,在鸳鸯这个事上,贾赦没有坚持,如果坚持,贾母估计也没办法。面上,王熙凤与邢夫人不和,其实是王夫人与邢夫人两妯娌不和,各自为各自的利益,也不会插手对方的事务,比如巧姐险些被卖的事情。各方有各自的小九九,也难以推动贾府的自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08
熟悉红楼的朋友都知道,红楼梦刚开篇,冷子兴便已经说当时的贾府已是败相。但事实上在贾元春进宫封妃之前,从文中当时的描写来看,偌大的贾府早就没有一个可以撑起那么大的家业的人了。虽然有一个在朝廷做事的贾政,但那也只是个小小的五品官员外郎,而剩下的人捐官的,买官的,还有在道观里炼制丹药的,或者还有贾赦贾珍那种世袭官的,袭的官是虚职没有任何权利,仅仅挂了个官名罢了。所以贾家和朝廷的纽带只有一个五品官的贾政,有很多人疑问,贾府怎么可能没有靠山呢?四大家族贾王史薛那种大家族总不可能真的没有原因的互帮互助,毕竟哪个大家族屹立不倒是靠亲戚呢?没有,红楼里甄士隐家败落后去的丈母娘家就是个典型例子,你有能力有本事的时候你才是他们的亲戚,但你不行的时候不踩你一脚,已经是最大的仁慈了。而贾府后来大家都知道的真靠山就是贤德妃贾元春了。相信大家通过电视剧啊小说啊之类的都看过,皇宫里最了解风向的人就是宫里的太监,而一个得宠的妃子,不管是什么妃位,太监们态度都是恭恭敬敬的,哪敢对一个宠妃的娘家人狮子大开口,还态度如此之差,赶着巴结都来不及才是。

所以元春的得宠失宠早就预示着贾府的兴衰,虽然贾元春在红楼中篇幅很少,但却是真正的主线人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