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如题所述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唱歌能力

 

                                       325班B组郭向英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演唱歌曲是中小学生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中国音乐教育研究会专 家吴斌老师在“全国中小学课堂唱歌教学展示与研讨会”开幕式的总结发言上提出,应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唱会歌,唱好歌、会唱歌”。他明确地指出,“唱歌包括如下方面的训练:正确的姿势、有规律的训练习惯、正确有效的呼吸方法、发音平稳、情感丰富细腻、咬字吐字正确而清晰、连音与断音的技巧。其中,顿音、连音和断音的演唱是特别重要的技能,也是很难掌握的技能。此外,敏锐、感人的歌曲诠释与艺术处理和富于魅力的表演也非常重要。”可见,提高学生的唱歌能力是当前音乐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几年来,我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努力提高学生的唱歌能力。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提高学生唱歌能力方面的几点体会。
一、注重系统、科学地进行发声练习,提高唱歌综合素质
    我认为,要想“唱会歌,唱好歌、会唱歌”,首先要学会一定的发声方法。只有懂得正确地运用嗓音,才能达到较高的唱歌境界。而发声练习是掌握科学发声方法必不可少的途径。因此,在音乐课堂中,发声练习地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音乐课中,发声练习地设计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低年段的孩子,特别是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一开口唱歌几乎全是“大白嗓”,喊叫现象严重。针对这一状况,我首先让他们学会轻声唱歌、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在发声练习的设计上多采用“u”和“o”以及哼名“m”作为母音进行练习。这些母音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较容易的找到头声位置,而且还能很好的控制音量。在旋律的设计上,音域不易过宽,通常在五、六度之间,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声带还比较脆弱。此外,在低年级进行发声练习时要针对他们的年龄特点设计一些趣味性的练习,如:
    例1、1=D-G 2/4 
    1 2 3 4 | 5— | 5 5 5 | 5 5 5 | 5 4 3 2 | 1— ||
  (师)小 猫 怎 样叫? (生)喵 喵 喵 喵 喵 喵 喵喵喵喵喵。
    例2、1=D-G 
    2/4 1 2 |3 — | 3 2 |1 —| 3 4 |5 — | 5 4 |3 — ||
    (师)大 风 吹 (生)呼呼呼 (师)微风吹(生)呼 呼 呼
这些师生互动式的发声练习不但富有童趣,还能增进师生间的感情,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很好地模仿老师的声音进行发声练习。
    到了中年级,学生已养成轻声唱歌的习惯,这时就应提高他们的唱歌能力,做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如,连音、跳音的练习;拓展音域的练习;合唱练习等。下面举一些具体的例子。
    例一:连音练习 1=C-G 4/4

Lu
    要求:声音优美、连贯,气息平稳、均匀。
    例二:跳音练习 1=C-A 2/4 
    要求:声音轻巧、短促,具有颗粒性。
    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唱歌技巧和能力。教材中合唱歌曲的含量也多了起来,这个时期的发声练习可多做一些合唱     练习:如 1=C-B 4/4
    (这条发声练习,可随教师指挥手势的变化,进行连音、跳音、重音以及各种强弱变化的练习。)
二、注重歌曲欣赏的引导,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悟、理解能力
欣赏歌曲,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
    对于唱歌,低年级的孩子以为唱得越大声、越“响亮”就越好听;到了中、高年级,他们觉得流行唱法最好听。这些错误的观念误导着学生,他们怎么会唱出动听的歌声呢。因此,要想让学生唱好歌,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是非常重要的,而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多聆听优秀的少儿歌曲,并和学生一起讨论,把正确的声音观念灌输给他们。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明白适合自己年龄特点的,具有高位置的头声,有气息的支持,圆润、饱满、明亮的声音才是正确的、动听的声音,并且努力朝着这个目标去练习。
    《音乐课程标准》中的学段目标指出,低年级的孩子“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作出体态反应。”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不同情绪。中、高年级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在进一步增强,对音乐的感悟能力也在加强。这时,应该引导他们不但能听辩出不同歌曲间的情绪对比,还能够感受到一首歌曲中各乐段或者乐句之间细微的情绪变化。如,人音版第六册歌曲《甜甜的秘密》,在教学中,聆听完教师的范唱之后,我问学生:“歌曲中的小主人公,情绪有没有变化?”在一番讨论过后,学生总结出了“小主人公”的三种心理活动:一是悄悄的把桔子放进老师的抽屉里,害怕被人发现的紧张情绪;二是等待老师快打开抽屉,发现秘密的焦急情绪;三是歌曲抒发了学生对老师真挚的热爱之情。我再进一步设问:“你们是怎么从老师的歌声中感受到情绪的变化呢?”教学中,我再一次让学生聆听老师范唱,引导学生去关注老师唱歌时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的变化,以及连、跳音唱法等唱歌技巧地运用。学生会发现老师在演唱第一、二乐句时,声音轻巧、短促,力度也较弱;到后两个乐句时,声音变得连贯,力度也明显加强了。要让学生能准确地说出歌曲表达的情绪,教师的引导非常关键。问题的设计要巧妙,要有针对性,才能引导学生去关注歌曲的情绪,关注演唱者情感的表达。
三、注重“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加强唱歌中情感的表达
    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唱歌技巧,又有了音乐情感体验和积累,就要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歌曲的演唱中来。《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及综合性艺术表演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