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事故的性质可分为哪些类型

如题所述

我国《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规定,按事故严重程度分类,事故分为:

(1)轻伤事故,是指造成职工肢体或某些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轻度损伤,能引起劳动能力轻度或暂时丧失的伤害的事故,一般每个受伤人员休息1个工作日以上(含1个工作日),105个工作日以下。

(2)重伤事故,一般指受伤人员股体残缺或视觉、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能引起人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或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伤害,或者造成每个受伤人损失105工作日以上(含105个工作日)的失能伤害的事故。

(3)死亡事故,其中,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事故中死亡1~2人的事故;特大伤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3人以上(含3人)的事故。


根据国务院1991年10月发布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生产安全事故中的职工人身伤亡事故,分为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和重大死亡事故。 



在原劳动部办公厅1993年9月印发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统计问题解答》中,将“轻伤事故”事故定义为“一次事故中只发生轻伤的事故”。

“轻伤是指造成职工肢体伤残,或者某些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轻度损伤,表现为劳动能力轻度或暂时丧失的伤害。

一般指受伤职工歇工在一个工作日以上,但够不上重伤者。将“重伤事故”定义为“一次事故中发生重伤(包括伴有轻伤),无死亡的事故”。

“重伤是指造成职工肢体残缺或视觉、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一般能引起人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或者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伤害。

将“死亡事故”定义为“一次事故中死亡职工l-2人的事故”;将“重大死亡事故”定义为“一次事故中死亡3人以上(含3人)的事故。” 



在原国家技术监督局1994年发布的《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15236-94)中,重大死亡事故定义为一次事故死亡3-9人的事故,特大死亡事故定义为一次事故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 



国务院1989年3月发布的《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中规定:“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特别重大人身伤亡或者巨大经济损失以及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 



在劳动部1990年3月印发的关于对《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有关条文解释中,将“特别重大事故”解释为包括民航客机发生的机毁人亡(死亡40人以上)的事故。

铁路、水运、矿山、水利、电力等发生的一次死亡50人以上或者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事故;公路或其他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读者直接经济损失在500万元以上的事故等。

扩展资料:

分类方法原则:

(一)安全生产事故分类的一般方法有两种:

1、经验式的实用主义的上行分类方法,由基本事件归类到事件的方法。

2、演绎的逻辑下行分类方法,由事件按规则逻辑演绎到基本事件的方法。

(二)对安全生产事故分类采用何种方法,要视表述和研究对象的情况而定,一般遵守以下原则:

1、最大表征事故信息原则。

2、类别互斥原则。

3、有序化原则。

4、表征清晰原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事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21

第2个回答  2020-06-17

第3个回答  2017-10-28
按照事故的性质分为三类
(1)破坏事故
指行为人出于犯罪动机并为了某种目的而故意制造的事故

(2)责任事故
指责任人在生产经营或其他工作中
采取懈怠态度
造成严重后果的重大事故

(3)技术事故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7-06-05
按照事故的性质分为三类
(1)破坏事故
指行为人出于犯罪动机并为了某种目的而故意制造的事故

(2)责任事故
指责任人在生产经营或其他工作中
采取懈怠态度
造成严重后果的重大事故

(3)技术事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