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寻李白》,其中有几句是这样写的

如题所述

刚好读到另外一首当代诗坛名家诗人写的关于李白的唯美古诗词名篇名言名句之一如下供参考:

太白李
文/李者也
天庭未缺高之台,人间却乏大之材。
老子衣钵门之徒,仙居金星太之白。
夕为长庚晨启明,熠熠之辉云难埋。
时隐时现时璀璨,且醉且歌且徘徊。
大唐诗仙谪尘后,凡间无人再复来。
今我乘风赴而访,依稀似欲归故宅。
【注】金星,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二颗,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中国称之为长庚、启明、太白或太白金星。它清晨出现在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傍晚位于天空西侧,被称为“长庚”,实际是同一颗星。太白金星是中国神仙中知名度最高的神之一,道家先哲老子李耳的学生,名叫李长庚,学识渊博,今安徽亳州人(老子是今河南鹿邑人,今天虽分属两省,但古代同属一地,相距很近)。此诗借“太白金星李长庚”的“李”姓,将李耳、李长庚、李白、以及李者也的李姓等集于一处,寄托所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7-18
余光中先生有一首诗叫《寻李白》,其中有几句是这样写的: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寻李白》一诗选自余光中《隔水观音集》。余光中曾在《莲的联想诗集·后记》云:“怀古咏史,原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主题。在这类诗中,整个民族的记忆,等于是在对镜自鉴,这样子的历史感,是现代诗人重认传统的途径之一。”
《寻李白》的外部结构自由而严谨,造句、建节与成篇都比较自由舒展,是所谓自由诗体,但是,第一节与第三节各为十四行,第二节与第四节各为十行,基本格式有如扩展了的古典诗歌中的隔句对,这样,在参差错落的自由之中就不乏整饬之趣了。诗以李白的“失踪”始,在叙写诗人的痛饮狂歌与坎坷遭遇之后,复以李白的乘风归去终篇,反复回旋,始终围绕“寻”字曲折成章,而避免作直线式的叙述。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7-18
寻李白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
再放夜郎毋乃太难堪
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
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
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
凡你醉处,你说过,皆非他乡
失踪,是天才唯一的下场
身后事,究竟你遁向何处
猿啼不住,杜二也苦劝你不住
一回头囚窗下竟已白头
七仙,五友,都救不了你了
匡山给雾锁了,无路可入
仍炉火未纯青,就半粒丹砂
怎追蹑葛洪袖里的流霞
《寻李白》一诗选自余光中《隔水观音集》。余光中曾在《莲的联想诗集·后记》云:“怀古咏史,原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主题。在这类诗中,整个民族的记忆,等于是在对镜自鉴,这样子的历史感,是现代诗人重认传统的途径之一。”——《百度百科》
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的故乡
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
而无论出门向东哭,向西哭
长安却早已陷落
二十四万里的归程
也不必惊动大鹏了,也无须招鹤
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
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
诡绿的闪光愈转愈快
接你回传说里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