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不少于400字)

在西欧的某些国家的大街小巷里,树立着这样的一些宣传牌子“请勿随地大小便”“请不要乱抛垃圾”“请不要大声喧哗”“这里不要严禁吸烟”------更令人奇怪的是牌子既不是用英文书写,也不用俄文,甚至不用阿拉伯文,它们一律只用中文书写。请你读以上话题材料,然后引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来谈谈。请注意结合实际。写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

只要一听到“寒假”二字,我就很兴奋,特别是这学期之后的寒假,要知道,它可是我中学时代的第一个寒假呀!从现在起,我就认真的筹划一番,既要得到充分的休息,也要利用它来好好地充实自己。

首先,我要在温暖的被窝里酣睡。俗话说,人不睡,就乏困。上学时,每天早出晚归,天不亮就起床,天天乏困。课堂上我老打瞌睡,老师、同学都说我快成瞌睡虫了。没办法,等熬过了这几天,我就足足睡它个三天三夜不睁眼。睡足之后,就开始我的第二项计划:学英语。

学英语,可是我这个寒假的“重头戏”。前两天,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说有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在中国胜利申办奥运会之后,就一直苦学外语,现在已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了。我看了特感动,我也准备学一口流利的英语,争取早点成为一个小小“英语通”。为此,在寒假里,我要认真地学语法,掌握1000个以上的单词,坚持阅读简单的英文作品。同时,也要多听英语磁带,练习日常会话,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为2008年进京当个义务小导游打下基础。

除了苦学英语,我还要利用寒假大饱眼福,阅读一些文学名著,如《格林童话》《童年》《西游记》《哈利●波特》等。在这个寒假,我也会遨游在文学的海洋中。

当然,寒假中还有我们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春节。今年的春节。我要同爸爸妈妈一起回老家陪爷爷奶奶过年。我要用这学期节省下来的零花前给爷爷买一瓶好酒,给奶奶买一双温暖的棉鞋,向他们表达我的一点点孝心。

在这个寒假,我打算做的事还有许多许多,我要充分地利用它,合理地支配它,使我的寒假生活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1-17
妈妈,我有一肚子的话想对你说,可是每次说到嘴边又咽了下去。今天,我就借写作文的机会,请您听听女儿的心声吧!

记得有一天,您从街上买来一个木箱子,把一些东西装进去,此刻您爱不释手,脸上流露出欣喜的神情,令我十分好奇。有一次,您忘了给箱子上锁,我本来就有的好奇之心情不自禁地涌了上来。打开箱子一看,里面整齐的摆放着一条毫无褶皱鲜红的领巾和一本厚厚的画册。我仔细地翻看了里面的相片,全都是您儿时和伙伴一起玩的快乐画面。原来里面隐藏的是您的童年呀!此时的您是多么的童真,多么的幼稚!忽然我的头脑也冒出与您一样的想法:就是把自己的童年也留下来,那该多好呀!

打那以后,我一针一线缝制出一只歪歪扭扭的鸭子形状的荷花包,尽管它歪歪扭扭,还是我付出了许多劳动的成果呀。我的手被磨出几个泡,我也是格外的兴奋,格外的高兴。可您走进我的房间,当着我的面没有一点理由可讲就扔了出去,还说:“都这么大了,还玩这种玩具!”您知道我此时此刻的心情是多么的难受吗?

还有一次,我凭着记忆画几幅画出来。本想多画一些自制一本画册。可您走进来说:“如果把您画画的时间用在学习上那该多好啊,你却偏偏把时间浪费,去画一些无聊的图画。”我正要向您解释,您毫不手软地把它扔进了火炕,此时我心凉透了。

妈妈,您可知道那些天你扔的、烧的是什么吗?今天借我写作文的机会告诉您:你扔的、烧的是我的童年呀!学习固然重要,但孩子的快乐,您不能不给予啊!妈妈,你不该啊!不该啊!

我也要向全世界的妈妈说一声:“妈妈,给我们一点自由的空间吧!给我们的童年一些快乐吧!您们的好我们会记住的。”
第2个回答  2011-01-15
BUTJYVB
第3个回答  2011-01-15
论中国人的素质

记得很多年前听到一个小故事,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发明了一种打国际电话不付费的

方法,也就是用一根线把硬币穿起去打,投进去打过后可以再取出来再投再打。当时,一

致的结论是:只有中国留学生才会干这种事,丢中国人的脸。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知道

还有多少人会记得这一则新闻。

现在,我也在国外,我也在生活,也在生存,我认为我现在才有资格去评价。在写

文章之前,我要先申明一点:我将彻底反驳这种观点。

到底道德和素质是不是一回事?

道德是教育问题还是个人问题?当布什一阵号令宣布空袭和制裁伊拉克时,道德问

题出现了:伊拉克数几千计的贫民将是他发动这场战争的牺牲品,而头号目标“傻大母

”除非空袭导弹能嗅出他的气味否则根本不起任何作用。比尔·盖茨在最初时期的开发

软件过程中习惯手法就是假意原意购买一些小公司的软件,获得其原代码过后就过河拆

桥,然后用别人原代码来开发自己的软件,而小公司就是被比尔·盖茨“不道德”的手

法的一类牺牲品。

诸如此类的例子太多,翻开许多名人的历史,就会发现很多像《泰坦尼克号》电影

中,头等舱里优闲喝着咖啡的有着贵族血统的在“道德”和“不道德”之间选择“不道

德”的贵族。

布什和比尔是大名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素质高”。布什是名门旺族,比尔更是

炒哈佛大学鱿鱼的高材生。但是他们都做了“不道德”的事。天啊,比起中国学生在加

拿大干的事,他们是不是更轻一点?为什么对比尔赞扬多于批评,因为他用了智慧,这

就和偷有了本质的区别。(为什么突然说偷,因这是道德败坏的底线,比较它,更容易

说清楚一点。)

而中国留生在美国的事说得大一点,也是一种智慧。都有别于偷,任何人都知道该

怎么偷。而这两件事你就算想干,都同样要先问一句“嘿,怎么干?”——不同的是一

种是科技智慧,一种是生活智慧。

如果有人把两件事说成一个大智慧,一种是贪小便宜(那我又有话要说了:说这个

话的人是否能一个月拿上一万元以上的工资:长途电话在IP卡没有普及和电话费没有

降下来的那个时候用电话亭打非常贵(现在从德国打电话亭打是六马克每分钟)。

什么叫做“大便宜”?什么叫做“小便宜”?是不是每个人的创业都可以从索罗斯

那里得一百万美元的风险基金,据我所知有很大多数富翁是从一个铜板一个铜板……

亿万富翁节约每一个铜板我们叫做“榜样”,一部分收入不足五百元的普通中国人

请尽一切办法节约十元,二十元时时我们叫他们为“贪小便宜,吃大亏”。收入超过五

百五十元的人藐视惊讶程度不亚于“唉呀呀,这个饿死的人咋个走的时候不喝一碗参汤

”,收入相仿的人大致有“我没有占到小便宜,我希望他吃大亏”的心理。

我现在德国的公立学校读书,我听闻很多逃火车票的方法,是一些朋友告诉我的。

道德的标准是人定的,是根据情况变化的,我认为有必要抛开道德谈素质。作为中

国留学生第一次到德国,一周内就踩过几次狗屎,诧异于德国满地的狗屎和随地乱扔的

烟头,忍受着课堂上连绵不绝的撒鼻涕的噪声。长期以来,居然没有得出或者听到“嗯

,德国人素质很差!”的结论。

国际航班上,百分之六十不听劝阻而屡教不改抽烟的是日本人。更甚的是,居然多

家日本网站专门开辟了专题讲解如何在飞机上躲着抽烟。其实,在国际性大学,敢于上

课穿一双拖鞋上课的留学生绝对是日本人。在德国有很多中国人留学生感觉很多日本学

生“素质”不如中国人,却会得到更多尊重。

韩国人成了飞机上最不受欢迎的旅客,因为他们喜欢在飞机上吃令其它人难以忍受

的韩国泡菜;意大利是移民天堂,每几年一次的大赦,还谈什么素质?没有听到人说过

:一、日本人素质差。二、韩国人素质差。三、只有×××才会这样做。

德国人、日本人、韩国人不会做自我批评状。

我刚到德国时候,认识了一个中国人。晚上我们十二点二十分往家里走,过一个十

字路口时,路灯亮了,由于是深夜,街上一个人也没有,我想横穿马路。朋友忙拉住我

问:“你难道没有看见路灯?”我说:“但是,一辆车也没有呀。”朋友说:“外国人

都守规矩,你这样干,别人会认为中国人素质差!”恰好,这时有一位迷人的德国姑娘

穿越红灯,紧接着一个骑自行车的小伙子……

我知道德国同学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坐在哪里不由自主都想把两支脚收起来放在

凳子上。在国内一个“有文化”,“有素质”的人看到这样都会说“不礼貌”。出国时

,有这种习惯的人,更会听到长辈或者上级或者朋友告之:“别这样,出去别人会说中

国人素质不好!”

一个中国朋友到我家里给另一位将要到德国来的女孩写信,第一句话是“和外国人

交往是注意礼貌”。简直是荒谬,是诬陷嘛——中国人和外国人交往唯一的鲜明特点就

是懂礼貌。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自己折腾自己?

外国人到中国,中国人要尊重外国礼节;中国人到了国外,也要尊重外国人礼节。

最喜欢说中国人素质不好也是中国人自己。

不知道当美国的思维和德国人思维相遇时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美国人也喜欢养狗

,但每天出去遛狗时,都会用一个袋子把狗屎弄干净;而德国人却让狗屎乱拉。美国人

讲话行动完全是“重我自我”,而德国人绝对是出气都小声,怎么样有必要的话完全可

以上升为“素质问题”。

但是他们永远不会自我检讨。他们从来就不会对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是否触击他人做

考虑。就像美国侵略巴拿马,越南空袭南斯拉夫全世界都在申讨,他们不会认错,绝不

。而德国人更是了不起,拒绝最先进的东西,拒绝美国,所有人都永远看起来那么闲散

,公务人员效率低得惊人,业务水平提留在三年前等诸如此类……

关键是他们从不反省自己的,欧洲为什么落后美国那么长的原因也在如此。这就是

一种大国气质!(虽然任何国家比起中国来都不敢妄称“大国”)欧洲人之间也可能彼

此都在讥笑对方。尽管如此但是每个国家都是以自己为中心,不管自己对还是错。就是

一种盲目:我不需要别人来评价我做什么,只要是我做的就是对的。他们把这种大国气

质溶入个人气质之中,从元首到小市民到农民以自己的意志办事,异乡人到了这里一切

看起来不合理的事情都不得不被倔强的欧洲人所折服。

中国人是大国,只是一个面积很大的国家罢了。要强,就是需要这种大国气质,而

我们出来的中国留学生也应该有这种大国气质:就是有信心让自己所做的一切就便是荒

诞可笑的也让外国人接受,把它归成一种气质而不是一种素质问题:我做的就是对的,

就算我也知道我错了。

马拉多拉是我最喜欢的天才足球运动员,他吸毒,嫖妓,打记者一切有别于他人的

素质论的行为他都做,而他,很多也和我一样,没有人说他:“马拉多拉素质差。”最

多也是:“他,一个球王,一个神话,但,生活上是一个弱者,那么多的钱害了他。”

看一看这一个十恶不赫的大坏蛋在美国世界杯上的每一次出场,犹如一个王者,一个贵

族,一个完美无缺领袖;而巴蒂在马哥一不留神的情况下当上队长出场时,我一看他的

出场气势,糟糕,阿根廷不妙。马拉多拉是应该是中国留学生的典范:我什么都做了,

只要我的国家,只要国家人一起出气,就是黑的也能说成白的。

害怕的是自己不给自己信心,自己的同胞去数落自己的同胞。

来看看世界超级大国。美国的发展史吧,流氓,浑浑,强盗都在最初的美国发展史

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如果成功了,他们一夜之间就会知道该怎么样改变自己“像一个

上等人”。一句话想说:什么是素质:钱就是素质。

日本人有什么素质,只能叫做训练有素,一旦环境变了看一下他们的行为。新加坡

好不好,在新加坡的中国留学生把新加坡棒到了天上。我有几位新加坡朋友(国家全资

资助德国读博士,学成过后必须回国,够权威的吧),我问他你们新加坡人是不是从来

没有随地乱丢东西,他们互相笑一笑说没有呀,如果没有人看见,还是要乱丢的。

现在想一下,道底是谁提出了“中国人素质不好”?

很遗憾,我认为最初的说法就是来源于我们这一群出国的同胞们。一九七八年之前

没有人听说过,进入八十年代简直成为了一种“潮流”。出过国后就大谈素质:公共场

所自觉排队,车让行人先走,让女士先行,还有什么?

所以国外有一种说法,改革使我有钱了,但有钱了,我不知道该干什么了——想一

想这句话吧。狗屁的是:居然有一些务工的农民去了一躺国外“劳务输出”后,回来过

后居然也谈“中国人素质没有外国人好”,外国人排队自觉,车让行人等……,象这种

在国内站在板凳上吃饭的人出国不到一年的,回来过后就居然敢大谈素质,认为仿佛自

己素质也突飞猛进。这种人只要一出国,素质就提了,“素质”这种东西还有什么价值



出过国的人集体沉思一下,在香港新机场时,长长的出关检查,很多外国人实在等

不及了,连连插队:“对不起我还有四十分钟飞机就要起飞了。”国际惯例是,航班会

等最后一个旅客上来过后才走,而且象我这种飞机还有二十分钟就要起飞的旅客都安安

静静在等。外国人的素质实在是太差了,至少在香港新机场我看到的是外国人频频插队

,而没有看见一个中国人这样做。

想一下吧,看病,多上比原来上百倍的人,九点钟去发现今天已经医生已经排到了

下班时间,买比萨饼发现等到买上已经过了吃饭时间。最好笑的莫过于汽车等行人过。

哈哈哈,在中国今天不到夜深人静,你别想走,我看他们是要选择什么?

看一下英国人一下班第一件事是什么——泡吧!不到七八分醉是不会回家的,长此

以往,是不是国将不国了?

在国外从来没有听到外国人说过“中国人素质不好”,只有听到中国留学生自己说

过。他们以为外国人看不起自己是因为其它中国人表现不好,外国人和自己不交往是因

为其它中国人“素质不好”。他们检讨自己,纠正别人,结果发现国外行不通了,又回

国去散步言论,逼得国内崇洋媚外者也点头同意“外国人素质确实高,都会讲外语”纭

纭。

回忆一下吧,哪一届奥运会中国代表队出场不是整整齐齐,衣冠华丽,哪一届的美

国队不是像战败国的队伍一样,绵绵长长,东倒西斜,要知道每一个人都是代表国家呀

,那美国人的素质太差了。国人不是素质差,是太穷。中国人的忧患意识太强,太怕别

人说自己,不断检讨自己,不断抹杀自己的个性,想和别人保持平行。

一次我和班上同学吃饭,那个三明治太好吃了,只有我一个用手拿着吃,而其它人

都是用叉边切边吃,旁边一个中国人用一种看似十分诚恳的语气说到:“你难道不可以

像其它外国人一样用叉切着吃吗?”我说:“我喜欢。”结果是,班上的外国朋友看见

我用手吃,都学我不再用叉了。如果你有两个穷的朋友,一个完全听你的,你说什么他

都同意,一脸卑躬像;而另一个却经常发表自己的见解,行动洒脱,你真正的朋友会是

谁?

当出国的时候,心态已经变了,已经是崇洋媚外了,说出的话那还不是变态?不必

理会,根本从来都没有什么素质一说。这篇文章我已经构思很久,一直在写写停停可能

写到这儿,东西还远远不够。出国一个月的人就能改变很多,真的中国人是素质差,还

是太穷?穷得没有自信,失去自信,失去个性。

适当的摘抄一下 写一篇小议论文应该不难吧...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