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中用对偶偶的手法表达忧国有忧民的句子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

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来写春天,写出了事物睹物伤情,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亡国之悲,离别之悲。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结尾两句,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 白首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侧面描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1-12
应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第2个回答  2011-01-12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通过花和鸟来书写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第3个回答  2011-01-12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移情于物,表达对时局的担忧和伤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