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桑是如何塑造罗敷形象的

陌上桑是如何塑造罗敷形象的

《陌上桑》是一篇立意严肃、笔调诙谐的著名乐府叙事诗。它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美貌女子名叫罗敷,一日在采桑路上恰巧被一个太守遇上,太守为罗敷美色所动,问她愿不愿意跟随自己回家。太守原以为凭借自己的权势,这位民间女子一定会爽然允诺。想不到罗敷非但不领情,还把他着实奚落了一番,使这位堂堂太守碰了一鼻子灰,无趣之极。全诗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始到但坐观敷 ,写罗敷的美貌。第二部分从使君从南来;罗敷自有夫,写太守觊觎罗敷容姿,要跟她共载而归,遭到罗敷严辞拒绝。第三部分从;东方千余骑至结束,写罗敷在太守面前夸赞自己丈夫,用意在于彻底打消太守的邪念,并让他对自己轻佻的举止感到羞愧。
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貌美品端、机智活泼、亲切可爱的女性形象。一般来说,人们认识一个人,总是先识其外貌,然后再洞达其心灵。《陌上桑》塑造罗敷的形象也依循人们识辨人物的一般顺序,在写法上表现为由容貌而及品性。罗敷刚出现,还只是笼统地给人一个好女的印象,随着叙述的展开,通过她服饰的美丽和路人见到他以后无不倾倒的种种表现,好女的形象在读者眼前逐渐变得具体和彰明。第二、三部分,诗人的笔墨从摹写容貌转为表现性情,通过罗敷与使君的对话,她抗恶拒诱,刚洁端正的品格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从她流利得体,同时又带有一点调皮嘲弄的答语中,还可看出她禀性开朗、活泼、大方,对自己充满自信,并且善于运用智慧保护自己不受侵害。当然这只是大致的概括,事实上,作品在这方面也不乏灵活的安排。如第一部分虽然主要写容貌,罗敷喜蚕桑则又表现出她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第二、三部分虽然主要揭示她内心情感,但第二部分使君立马踟蹰不前,分明又暗中映显出罗敷美貌丽态的魅力,第三部分罗敷夸扬丈夫姿容,与第一部分总述罗敷美好遥对(张玉谷《古诗赏析》卷五),不正可以见到罗敷本人的倩影吗?诗人笔下的罗敷品貌俱美,从而赋予这一艺术形象更高的审美价值。读完全诗,人们对罗敷的喜爱比起诗中那些忘乎所以的观望者的态度来更加深厚真挚,因为他们还仅仅是为罗敷的容貌所吸引,读者却又对罗敷的品格投以敬佩。
《陌上桑》在写作手法方面,最受人们称赞的是侧面映衬和烘托。如第一解写罗敷之美,不用《硕人》直接形容具体对象容貌的常套,而是采用间接的、动静结合的描写来暗示人物形象的美丽。先写罗敷采桑的用具和她装束打扮的鲜艳夺目,渲染服饰之美又是重点。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这些诗句一字不及罗敷的容貌,而人物之美已从衣饰等的铺叙中映现出来。前人评汉乐府《江南》诗句莲叶何田田,说:不说花偏说叶,叶尚可爱,花不待言矣。张玉谷《古诗赏析》卷五。这话也可以被运用来说明本篇上述诗句的艺术特点。更奇妙的是,诗人通过描摹路旁观者的种种神态动作,使罗敷的美貌得到了强烈而又极为鲜明、生动的烘托。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人类对异性美(尤其是在形貌方面)就更为敏感,同时也会表现出更高的热情。这些男性旁观者为罗敷深深吸引,乃至有意无意地做出一些想取悦罗敷的举止,正说明他们看到罗敷时激动不宁的心情和从她身上获得的审美满足。借助于他们的目光,读者似乎也亲眼饱睹了罗敷的面容体态。这样来塑造人物形象,比借助比喻等手段正面进行摹写显得更加富有情趣;而且由于加入了旁观者的反应,使作品的艺术容量也得到了增加。这是《陌上桑》为描写文学形象提供的新鲜经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1-05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 白马从骊驹; 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首先 上来就说罗敷好 直叙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还有才 自己起名字 哈哈开玩笑 未见其人先闻其名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接着就说了 罗敷养蚕养的好 是个勤劳的人 勤劳的人最美了不但勤劳肯干活 活还干的漂亮 青丝笼系 桂枝笼钩 。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这几句就是被老师们广为赞扬的 说从侧面些了罗敷的美丽 ,你看
为了他走路的不走了,少年人看呆了 ,这就和沉鱼落雁,倾国倾城 有些类是把
其实都是扯淡 好色的 看到年轻姑娘都这样 管他漂不漂亮 身材好肯定勾人 我想罗敷肯定条非常好 很容易让人想入非非的哪种
那剩下的也没什么了 就是说罗敷怎么不喂强暴 对使君鸟都不鸟 。那时候,使君大概就是太守,可能和市长什么的差不多 ,这就掉了 ,市长要保养 ,罗敷呢 理都不理 还说 自己丈夫是中央的干部 你丫敢惹我 就弄死你
并且我丈夫帅 想让太守自卑一顿 而且我丈夫有才 有打击太守一把 太守要是识趣肯定得知难而退
其实 我个人一只不知道 该怎么理解这件事 我有很多的猜想
也许 罗敷有这么一个英俊的初恋情人 后来很狗血的上京 赶考 后来 有了太守骚扰这档子事 她就编了这么一段话 即保全自己身体 还慰籍了 自己的心灵 或许 自己的那个他 什么时候回来可以接自己 享福去 。可谁有知道那个他是不是陈世美呢

又或许 罗敷是哪个京城大家的 家眷 闲着蛋疼 来乡下玩玩 家里 早给定了门什么状元之类的娃娃亲 我希望她是这一种
又或者 她真的就是一漂亮的乡下妹子 即使你一时机智骗过太守 但等太守回过味来 肯定弄你 啊

发现自己语言能力太差了 我那么多美好想法 自己的词汇实在表达不出 所以就到这了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5-03
通过旁人的言行举止侧面烘托罗敷的美丽形象,以衬托的的修辞方法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