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

如题所述

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诗人,被后人称为“诗王”“诗魔”。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白居易诞生于河南新郑的小官僚家庭。在贞元十六年(800年),他考中了进士,他曾担任秘书省校书郎、翰林学士、太子左赞善大夫。此时,白居易关注社会人民的生计,并创造了《秦中吟》 《新乐府》和其他讽谕诗,以反映人民生计的痛苦和法院的弊政。他在诗歌中说:“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伤唐衢二首》)。这些作品已经在诗歌中奠定了他的立场,也愤怒的力量。

元和十年(815年),唐代有一场大事,宰相武元衡上朝的路上被盗匪刺杀。白居易难以抑制他心中的愤怒,宰相不清楚。他认为这是法院的弱点和无能的表现,并赶到皇帝,要求抓住小偷,洗雪国耻。谁知道这有机会有一个很好的工作,很容易看白居易,他们说白居易是越职,“宰相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旧唐书》)白居易担任太子左赞善大夫,不能在官方面前上书。当然,这只是对抗他的借口。

然后,有些人向宪宗皇帝,称白居易的坏话,说他没有结束,主要犯罪是因看花掉在井里死去的,他写的《赏花》和《新井》诗,就成了不孝的罪证,“其母因看花堕井而死,而居易作《赏花》及《新井》诗,甚伤名教,不宜置彼周行。”

朝廷下令贬白居易为江表刺史,有些人仍然感受不到足够,再一次,这对一个县并不热情。所以法院再次下诏,贬白居易为江州司马。这次击中是白居易生活的流域,他的思绪变得很大。他曾经说过,在贬值之后,他已经“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没有进一步的进取心。在江州后,白居易自然郁闷,但也因此给后人留下了那首千古传唱的《琵琶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17
主要还是因为在白居易担任左赞善大夫的时候,太过于高调,惹怒了一众官员。
第2个回答  2021-05-17
是他的思想得罪了同僚,并且他的方法并不适合用于当时的朝廷,白居易他没有遇上自己的伯乐。
第3个回答  2021-05-17
真正的原因是白居易的性格太过于耿直,在朝堂上得罪了自己的政敌,而且不得皇上信任。
第4个回答  2021-05-17
因为他的政治立场存在着问题,所以被对手抓到了把柄,认为他是一个不孝的人,自然会被贬官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