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贡献还是作贡献,哪一个更确切?

如题所述

作贡献更确切。

“作”作为单音动词与双音的动名词宾语构成词组时,指“从事、进行某种活动”,如:作贡献、作处理、作调查、作报告、作动员。特别提醒:考虑到与“作贡献、作处理”等用法的衔接,建议不使用“做出贡献、做出处理”的说法,而写成“作出贡献、作出处理”。

“作”和“做”用法的区分在现代汉语中比较复杂,有的情况下还有争议。根据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一书中提出的意见,习惯上,具体东西的制造一般写成“做”,如“做桌子,做衣服,做文章”。

抽象一点的、书面语色彩重一点的词语,特别是成语里,一般都写成“作”,如“作罢,作废,作对,作怪,作乱,作价,作曲,作文,作战,装模作样,认贼作父”。

不过,吕叔湘认为,区别的标准不是绝对的,遇到没有把握的词,他宁可写“作”不写“做”。

“作”作为双音词的语素和成语的语素的用法

(一)制造:制作、作伪、作票、作俑、始作俑者、自作自受、为人作嫁、作茧自缚。

(二)工作、做工:劳作、作息、操作、深耕细作、日出而作。

(三)从事、进行某种活动:作法、作弊、作战、作恶、作案、作孽、作怪、作梗、作奸、作乱、作伴、作罢、作保、作为(指所作所为、行为、主动的行为)、大有作为、作恶多端、作奸犯科。

(四)创作:写作、作文、作画、作诗、作曲、作家、作者。

(五)著作、作品:大作、杰作、拙作。

(六)为、充当、当作:作废、作伴、当家作主、为虎作伥、认贼作父、做贼心虚。

(七)故意装出某种样子:装作、作态、作派、装聋作哑、装模作样。

(八)起、兴起、出现:振作、一鼓作气、兴风作浪。

(九)作为:

①当作,如“把他作为朋友”;

②就人的某种身份或事物的某种性质来说,如“作为一个记者,应该尊重新闻事实”;“作为词典,必须有检索方法”。

(十)发作:作呕、作酸。

(十一)做作、造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