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课中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如题所述

一、创造机会,鼓励学生敢说。
亲切、感人的语言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最能唤起学生的热情,从而产生不可低估的力量。学生回答问题时,用“你答得很好”、“你并不比别人差”、“你也许课前忘了复习,若课前看了,我相信你是能够回答的”等。这样做到了多鼓励,少指责;多进行正面指导,少板起面孔训人,让学生在学习上有信心,有奔头,有积极性,使他们能“亲其师而信其道”。例如:在教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的“绿地”时,我出示了“89路车站”一题,我问:你看到了什么?能编出什么故事?算式呢?大部分的学生回答的是“原来有4个小朋友,又来了4个小朋友,现在有几个小朋友?”算式是:4+4=8。“还有吗?”我又问。“回答错了也没关系的。”这时有一位不善于言语表达的小朋友举起了他的小手,说了一个不一样的故事和算式:有3个小朋友在吃冰淇淋,5个小朋友没有吃冰淇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算式是3+5=8。当时我就给予了肯定的表扬,进行了热心的鼓励,并给这个小组加了分。同时我提出:这位小朋友观察真仔细,回答得真好,老师还发现了一些故事和算式,你能发现它们吗?轻轻一句话,立即又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热烈讨论,踊跃举手发言,为小组加分、争光,整堂课的气氛达到了高潮。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在教师耐心指导下才能逐步形成的。在教学“89路车站“这一题时,我就创设了和谐、愉悦、宽松的教学氛围,引发学生开口说话,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不管他讲得如何都给予适当的表扬。特别是一位平时不善于言语表达的学生更要肯定的表扬,热心的鼓励,这样就使学生形成想讲、敢讲的习惯。同时培养了学生细心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二、交给方法,使学生能说。
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时,我不怕放开让学生讲,会出乱子,你讲我讲大家讲,一发不可“收”。我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得法,训练学生既要“说”得完整,又要避免内容上的重复。为了使学生说得完整,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允许学生边思考边小声地说,以说来调节思维,以“说”来促进思维。在“说”的过程中,凡是学生会说的都让学生说,如果学生独立说有困难时,就启发、点拨,让他跟着说,模仿说,或设计一些问题降低说的难度后再请学生说。
例如,我在执教“倍”这一教学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倍、理解倍的概念。我从语言、思维相结合的角度出发。
第一环节划船图采用跟着说方法:“黄船上3个人是一份,绿船有这样的2份,绿船上的人数是黄船上人数的2倍”
“黄船上3个人是一份,红船有这样的3份,红船上的人数是黄船上人数的3倍”先跟着老师说,再有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带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学生说。
第二环节转杯图采用模仿说方法:“绿杯中有4个人是一份,红杯有这样的3份,红杯中的人数是绿杯中的4倍”模仿划船图说、“每个转杯中有4个人,有这样的5份,转杯中的总人数是4的5倍”这一题让模仿语言表达能力强的说。
第三环节采用动手动脑相结合的方法说:两人合作边动手操作,边互说倍的关系,巩固倍的概念,也拓展学生的思维。倍是乘法的重要含义之一,要让学生多说自己的思维过程,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倍的概念,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采用小组讨论,选出学生代表说,再让学生个别说、轻声说、自由说或同桌说、小组说等不同的形式,激励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借助动手操作,会有条理地表达数学问题。
学生经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初步获得感知形式表象。可是数学活动并没有结束,伴随着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及时引导学生用语言来表达操作、思考的过程,强化操作引起的形象思维。但是不能仅停留于此,还要继续让学生动口,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公式或法则。例如以9加几为例,当学生会用“凑十法”摆出9+2,也能口述出9+2的操作过程后,继续提出:如果没有实物该怎样想呢?启发学生说出:“先想9加几得10,9加1得10,就把2分成1和1,9加1凑成10,10再加上1得11,从而概括出9加2的口算方法”。并且在以后几个例题中,联想例1分层次进行操作,说口算方法、思考填空,把操作、思维、语言表达结合起来,抽象概括出9加几的“凑十”口算方法,从而完成9加几的教学任务。这样促进了语言和思维的完整性、条理性和敏捷性的发展,让学生数学语言的口头表述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发展。
总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口头表述,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来源,也是教师调整教学策略的主要依据。通过培养学生数学语言,使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优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6
在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青铜峡市第五小学

尚学红

语言是人们用于交际的最主要方式,
是个性心理、
思维过程和认识水平的口
头表现形式。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知识水平偏低,语言技巧不高,导致其口语
表达能力不强。
合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当今教师的共识。
对学生进行



的训练,有诸多好处,特别是在小学数学课上,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积极性,优化课堂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严密性;有利
于抽象知识形象化、生活化、口语化;更有利于学生交流欲望和自信心的提升。
新课标提出:

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增强学生的参与、
交流、合作意识。

那么学生进行参与、交流、合作时,语言尤为重要。因此,
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应当注重提高小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
把培养学生的
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
展。
下面就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
如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浅谈我这几年
来实践与探索的体会。

一、

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想说、敢说

在数学课上,平时发言积极,声音较响亮的总是那么几个同学,有的人
即使会说、想说,但却不敢说。针对这些情况,我觉得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放
下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的

威严

,打破师生之间那一道看不见的鸿沟,做学生
真正的朋友、
伙伴。
教师对学生充满信任感,
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大胆积极地
思考问题,
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而学生赢得了教师的信任,
就有了被尊重
感和安全感,愿意与教师沟通、交流,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减少抵触情绪和厌
学心理,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我在教学中,对学生采用了多鼓励、
多表扬的方法,
对学生的答案不急于作出对和错的评价,
而是让学生在宽松的环
境中畅所欲言。对回答问题有缺陷的学生扶一把,不断鼓励学生,使学生敢说、

爱说,说错了再重说,培养学生慢慢学会说话。例如,我教学推导圆的面积计算
公式过程中,
先让学生观察教师演示教具,
再让学生说说观察到了什么、
发现了
什么。
这样,
既能调动每个学生说话的积极性,
也能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发展
和提高。同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他们在每次小小的尝试中感受

说话

的乐
趣和成功的愉悦。这是帮助那些想说而不敢说的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最好方法。
为鼓励学生的上进心,在学生平时课堂说话过程中,我给他们提出

三允许


即允许补充、允许修正、允许重说。这样做,既消除了学生说话时的紧张心理,
又激发了学生敢说并想说的愿望。

二、规范引导,使学生

会说


教学中帮助学生使用数学用语,用简明、准确的语言,完整地回答问题。我
会根据学生语言发展情况和教学内容的变化,
教给学生一些常用句式,
如说解题
思路时,
可以说:

我是这样想的,
因为
……
所以
……”


我先算
……
后算
……”




……
也就是求
……”
等等,以此来训练学生说话的完整性,这样大大降低了说的
难度,学生提高得很快。

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使学生

会说

。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同桌
互相说、小组合作交流说、小结等多种形式促使学生

会说



同桌交流非常方
便,
也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
培养语言能力的好方法。
特别是新授课时,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如名数之间的化法:
5
立方分

15
立方厘米
=


)立方厘米,可让学生叙述:
5
立方分米就是
5000
立方厘
米,
5000
立方厘米加上
15
立方厘米等于
5015
立方厘米。简单的两句话,通过
同桌间的互相交流,使学生掌握思路,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而班级中的学
习困难生,也可在同桌的带动下,逐步学会叙述,正确地解答。小组讨论是课堂
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在每个小组中选出小组长、记录员等,当学习中有疑难时,
便可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
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
这样做,
可以使每一
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
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

机会,
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
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
更加主动地思考、
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同时也增
加了课堂密度,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小
结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清晰地回忆出本课的要点。
小学生虽然表达能力
有限,但只需正确引导,学生便能正确地概括。如在学习了倒数的认识之后,课
堂小结时,我问学生: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在回忆整理之
后,
纷纷举手发言,
而且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和一些后进生也很积极。
有些学生话
虽简洁,
却抓住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也发展了学生
的学习能力。而且,经常进行有目的的课堂小结,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
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达到智能并进,全面育人的目的。多种形式的训练,使每
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学生把思维说出来,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也
是自我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这样班级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也可以在合
作交流的带动下,逐步学会说自己的见解,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要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也并非在
40
分钟的课堂上就
能见效的事。
它需要我们教师挖掘各种有利因素,
并将它持之以恒。
尽自己最大
的努力让孩子们能快乐地学数学、
说数学。
让学生在



的过程中,



出口才,



出胆量,



出本领,更



出智慧!
第2个回答  2019-11-24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年。在这70年里,全体中国人共同努力,突破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各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让中华民族昂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真是
第3个回答  2017-12-26
让学生讲解题思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