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动画看法有什么?

如题所述

数量少有关报道说——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影视动画节目的观众目前也在1亿以上,动画节目的需求量一年将达到100万分钟,而2003年国产动画片产量仅2.9万分钟,缺口巨大。2004年,中国2000家省市电视台规定的国产动画片播出时间是6万分钟。但是,实际上达到电视台播放要求的原创动画片供给量只有2万分钟,还有4万分钟的缺口,几乎是中国动画片年产量的2倍。中国人均动画片拥有量也只有0.0012秒,而日本的人均拥有量是300-480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06

我们大致的回顾一下中国动画的发展史,自1922万氏三兄弟成为中国第一代动画人至今中国动画以走过了漫长的83年。曾被国际评论认为“达到世界第一流水平,在艺术风格上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国学派”的中国动画,时下已不复当年的辉煌。像《大闹天宫》,《铁扇公主》,《神笔马良》等一批开山之作以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金色的海螺》(剪纸)《小蝌蚪找妈妈》(水墨)《聪明的鸭子》(折纸)等动画运用不同的制作手法让动画表现艺术更加多样化。直到70年代出现了动画电视片,也就是现在所说的TV版动画片,起步阶段同样也出现了不少经典之作如《葫芦兄弟》(1987)、《邋遢大王历险记》 (1987)、 《黑猫警长》 (1984~1987)、《阿凡提的故事》(1981~ 1988)等,相信不少人都会记忆犹新。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在90年代动画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商业运作上飞速产业化发展,制作手法上动画艺术逐渐和高科技接轨,表现手法则和电影电视越来越接近,题材越来越广泛,观众年龄阶层不断提高。在这同时,改革开放使大量国外动画涌进中国市场,再加上国内各界对动画产业的不重视以及错误认识使中国动画失去了方向,被这场变革中的大赢家日本和美国甚至原来本土动画的忠实观众远远的抛在脑后。如今的我国经济及科技飞速发展,国民的精神娱乐需求越来越大,书刊,广播,电影,电视,游戏一步步深入百姓生活,而动画这种最直接,最生动,最综合的表现手法可以说是无所能及且运用广泛,所以理所当然的重新被人们重视。可回观我国动画市场之现状却叫人担忧,数量极少且普遍题材范围狭小,观众低龄化,制作水平低下等等。 中国动漫问题如下.

第2个回答  2017-11-06

题材范围狭小,针对低龄化人群我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有着非常丰富的题材可供选择,可是国产动画势要将西游记翻拍在翻拍,哪吒闹海来个没完没了。还听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还要适时对老题材进行续拍,《没头脑和不高兴》、《西游漫记》、《小和尚》等都将面貌一新地接受市场和观众的考验。个人认为经典这种东西是适应当时社会环境以及人文环境而产生的,记录着一个时代辉煌。旧作翻拍显然失去意义,往往只是雷声大雨点小。不过这些都只是次要因素,重要的是定位问题。国产动画的服务对象本来就不是10岁以上的孩子,所以10岁以上的观众没有资格评论其好坏。可如今教育方式、家庭关系、社会节奏产生巨变,信息传播途径多元化,现在的小孩普遍早熟,也就是说部分国产动画连低龄观众也觉得幼稚。于是我们热心的老一辈动画工作者们要将一些新的流行元素加进他们的动画作品中——我们十岁不到的哪吒多了个女朋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12-13
美国的迪斯尼为啥经久不衰,中国的传统动画就已经衰落得不行了!一是日本动漫渗透式入侵,严重教坏了90、00后的欣赏水平!二是如今的中国动画已从传统的教育风格转型成了无聊的商业风格!三是家长没有耐心去为孩子找寻那些失去的好动画,而是用流行的这些垃圾动画去将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