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义

如题所述

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在哪里?这似乎已成为千古的命题,每个人在无意间或寂寞里往往想起这个永无答案的命题,我们很多人都有着同样的心路历程。其实这个命题虽然有些虚无,但是一旦没有想个明白或者找到一个能够说服自己的理由,那么它会困扰我们很久很久,甚至让那些偏执的人们走上另外一条道路。
在理性的认识中,生命的意义源于一个人的所看,所思;在感性的认识那里,一切却取决于心灵的体会及情感的丰富程度。但同时它又不仅仅是一种体会,更关键的是它影响思考的方式。生命可能是这样一种过程:体验---积累---思考。当你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时,永恒的也就只有思考了。同时思考也是一个渐进过程,它也需要一个否定—肯定—再否定—的循环过程,也需要经历一个思想混乱的过程,渐渐走向澄清,再走向独立,并最终确立起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式。这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持之以恒的积累与勇气。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意愿,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以这种生活为享受。生命对每个人的意义或许都不同,我觉得努力活着再享受人生,就已经是生命的全部意义了。对生命意义的追问,是每一个有思想的生命体对自身灵魂的必然拷问。“生命的意义何在?”、“活着是为了什么?”我们带着如此凝重的问题出发,遭遇到的却多是“活着是美丽的,生命的意义在于爱!”这类轻飘飘的华丽语言、浅薄无用的简单说教。
独一无二的特性使得每个人都与众不同,也使得每个人的存在有其意义,这种特质与创造性的工作和人类之爱息息相关。 “一个人不能去寻找抽象的生命意义,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特殊天职或使命,而此使命是需要具体地去实现的。他的生命无法重复,也不可取代。所以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也只有他具特殊的机遇去完成其独特的天赋使命。”“一个人一旦了解他的地位无可替代,自然容易尽最大心力为自己的存在负起最大责任。他只要知道自己有责任为某件尚待完成的工作或某个殷盼他早归的人而善自珍重,必定无法抛弃生命。”每当看到这样的段落,我都不禁为那些“伤心人”和轻生者惋惜。只要有“求意义的意志”存在,不仅生命和爱,就连“苦难”和“痛苦”都深具意义。生命的意义有很多不同是说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最终还是要自己去感受,自己去体会,别人的话只能是参考。
“生命不在长短,只要活得有意义。”
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乃至一生庸庸碌碌、畏畏缩缩而活的人,不如一年、一月乃至一日而活得有意义的人,只要生命曾经绽放过光芒,这一生就已值得,生、死已无关紧要了。
活到一百岁,和只活到三十岁、二十岁的人,根本上并没有什么差别。虽然,前者多活几十年,后者则少活了几十年;但,这只是人们观念上的感觉与执著,对于认得生命意义,清楚宇宙真谛的人,存在的长短已不觉得遗憾。
时间就是永恒,活到一百岁,和只活到二十岁,是一样的;万年就是一年,一年存在万年中。
人们以为离开了瞬息万变的时间,别有永恒的存在,这是不对的,永恒是存在时间中,离开了无常的时间,就没有永恒的存在。
所以,只要你创造了永恒,将人生提升到永恒的境界,那么,生命的长短,又有什么关系呢?
只要活得有意义,生命就会接近永恒,不再只是短短的几十年。如何才能活得有意义呢?
从浅近方面来说,生活离不开工作,所以,要活得有意义,必须从事有意义的工作。什么才是有意义的工作呢?就是属于付出与合乎灵性要求的工作。
属于付出方面的,就是做有益于人类、国家社会和一切生灵的工作。世界各地正有许多这些工作,在等着我们去做合乎灵性要求方面的,就是追求完美,和生活在真实中。
看!艺术家为了追求艺术的完美,可以牺牲物质上的享受,甘愿与贫困为伍。
作家为了一篇文章的完美,不惜再三的修改,一再的誊写。
歌唱家为了一首歌能完美地唱出,私底下不知已经练习了多少遍。
还有各行各业中,许许多多的人,也都是这样,不辞辛苦地做着所从事的工作。他们不但毫无怨尤,还做得满心欢喜;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所做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当他们全心一意地,为他人、或自己灵性而工作时,不再感觉时间的存在——时间已经停止;不知老之将至——生命哪有长短?这,不就是永恒吗?
至于生活在真实中,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永恒的境界。
什么是真实?真就是不假、不虚伪;实就是实在、不做非份之想。换句话说:这是一种不撒谎、不做作、不违背良心,纯乎心性而行的境界。
由于不作假,本身的优点、缺点,一目了然,所以能不自负也不自卑。
由于不作非分之想,所以能安贫于道,而知足常乐。
由于不违背良心,所以心无挂碍,日日是好日
最重要的是:依心性而行,该作则作,不该作则止;所以,没有妄想、烦恼。
这种生活,已经超越了意义,而意义自在其中。
总之,能够完全活在真实中的人,将不再是普通的人,而是超凡入圣的圣者了。
当他人说幸福的人就是那些实现了生存目标的人的时候。
我们或者还想说,实现了生存目标的人,除了继续活下去外,就不必再有其它的目的了。也就是说,他心满意足了。
生命问题的解决,是在于这个问题的消失……
但是,对一个人来说,什么不再成为问题,这样活下去难道是可能的吗?
这是否意味着,这个人是活在永恒中,而不是活在时间中?
这是否就是那些经过长久困惑之后终于弄清楚生命意义的人,反而讲不清什么意义究竟在何处的原因呢?(维特根斯坦
生命的意义是否在本质上存在,我无法确定。但是,我认为即使这样,我们仍可以使自己得到有意义的生命。
在很大程度上,关于生命意义问题,源于我们人类自身不断的探索。生命本身存在意义吗?如何得到一条生命中有意义的道路?生命的意义意味着什么?它使我们发现或创造的某种事物吗?她使如何依赖于目的、价值和理念的?它和幸福有什么关系?它会给人类以自信。使男人和女人能够勇敢的面对他们的困惑吗?
多数人没有思考这些问题,但是,只要他们快乐幸福着,那也很好。而一旦思考了这些问题,困惑就接踵而至。弗洛伊德认为人一旦思考这些问题,他就开始患心理病了。但是,我仍然要说,研究这些问题,我们或许能够建构出一个思想的轮廓,并得到一个值得去过的人生。
从西方的哲学来看,传统哲学多是从神学的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事物能否如其所是的存在?在宇宙中是否存在着一种准人性的温和目的?这是神学需要回答的问题。而信仰神的存在的人中,多数是因为他们需要使自己相信宇宙间有一个至善的意志,他们需要使自己相信人世间存在着对我们以及我们认为有价值事物的一种基本的同情,他们需要使自己相信对我们的理想和愿望来说有一种终极的支撑和避难所。
这些人主要是希望自己能够确认,有一种超越我们人类层面的可以但不是人类可以控制的力量存在着,万事万物是可以解释的——如果我们的智力能够理解其本质的话——这种力量是有目的可言的,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完美无缺的价值。至于是否存在这样的超越普遍生命的目的先验的目的存在,这里拒绝讨论,我只说它不是我能够了解到的,只能存疑而已。
不管宇宙间是否有意义可以被我们发现,意义在其中得以体现的世界只能是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意义被创造出来了,不管这些意义是否有终极性而言,我们也不管是否存在先验的单一的人生意义,我们先去看看生命中意义是如何被要求并被赋予的。正如西蒙-波娃所说的,“意义的存在是两可的,它绝非一成不变的,应该说,人生的意义是不断地争而后得的。”(大致意思是这样)因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我们为自己创造意义,我们不需要别人或者说是什么客观明确的标准来告诉我们什么是意义,我们也不需要别人或者是什么标准来决定我们应该如何去创造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11
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这是一个永恒的哲学命题。有人说是享乐、有人说是财富、有人说是成功、有人说是奉献、有人说是权利、有人说是快乐、有人说是责任,甚至有人说神马都是浮云。

要明白人生的目的和意义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一个人用生命去体验,走完的一段时间的旅程,并或多或少的留下他自己独有的痕迹。它需要你去体验,它随着你生命的存在而开始,随着你生命的结束而消失。人生就像一杯变化的水,不断的变化着色彩,味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会,即使是同样的味道。人生也更像一棵树,一开始需要不断的索取,而后会不断的奉献;一开始需要不断的背呵护,后来也可以给人遮风挡雨;要经历不断的风吹雨打,也要经历不断的煦日和风。有时候半途而折,有时候一生萎靡不振,有的最终成为苍天大树。

那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又是什么呢?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的确什么都不是,只是浮云。因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只是一种态度。一种生活的态度。你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你的人生,你的人生就是具备什么样的目的和意义。所以不同的人对人生拥有不同的态度,也就存在不同的目的和意义。当你以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对待你的人生,你也就拥有无所谓的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人生也会很实在的对你无所谓了。这样你就拥有了无所谓的每一天,无所谓的亲情、感情、实业、金钱、地位、快乐、幸福。这样你的人生拥有的就只有无所谓了。而如果你以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你的人生,你的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也就变得严肃认真起来了。如果你可以严肃认真的对待你的人生,你会认真的对待你的工作,你的工作也会也严肃认真的太对对待你,不然他就只能对你无所谓,这样可以可以获得工作上的成绩,傍生而来的个人的成长、收入的增加、他人的敬佩。如果你认真的对待你的亲情感情友情,你的亲情感情友情也就认真的对待你,你获得的就是亲情感情对你无时无刻对你的关怀,傍生而来的精神力量的充沛、内心的和谐快乐、平和的心态,以及健康的心理状态。你以认真严肃的态度对待失败和挫折,失败和挫折就会认真的对待你,让人真正的了解自己的不足,处事的方法,事物的规律,让你看清这也是人生中必须存在的而且真正有意义的一部分,是人生所有重要部分的一块真正的基石,让你真正的成长;如果你无所谓的对待挫折和失败,他也会无所谓的对待你,你看到的是自己的永远的无能和永不进步。如果你严肃的对待自己的成功,成功也会严肃认真的对待你,让你知道这只叫水到渠成,只是一个阶段,一个方面。你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你的人生,你的人生就给你积极的人生目的和结果,你看到的得到的就是积极、快乐、包容、幸福、满足、富裕、进取;你以消极的态度对待你的人生,你的人生也就以消极的目的和结果对待你,你得到的就是消极、沮丧、痛苦、嫉妒、狭隘、失败、迷茫。

所以,不要纠结于去追求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对待你的人生,对待你的当下,你的人生会给你答案。你现在面对人生的态度可以预知你人生的结果。所以说看一个人怎么对待你的每一天,对待自己的人生,对待自己面对的哪怕一件很小的事情,就可以了解到他的态度,他的未来。
第2个回答  2012-06-25
关于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这是我看到的收获最大的一本书:《溯源》。真的是一部震撼灵魂的作品。简介如下:

《溯源》作者红尘闲云确立的一个选题,计划用二十年的时间完成至少五十部长篇。其写作规划是,以我们国家的哲学发展为主线,借助相关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寓哲学于故事,让读者在趣味横生的故事中,思考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从而打破惯性思维,重新缔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下面是50部中前几部的创作规划及内容简介:

  第一部:这是一部史前之前的历史,记录人类的始祖伏羲、女娲等人的前生前世在上一个世界末日来临之前,为世人所做的一切。这是一部历史,更是一部哲学史,它屡屡打破人的惯有思维和认知,带人回归自然,回归自性,回归生命的源头。在这里,提出了一些哲学理念,通过德弘、小龙、巨蟒等“人物”,自然而然地引出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注:已完成(2011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

  第二部:这仍然是一部史前之前的简史,通过概述魔鬼丹家族几代人的不同梦想和追求,引出了骇人听闻的“升灭计划”,从而提出了“精神生命”和“生命精神”的理念。“升灭计划”实施之后,地球上的人类经历了灭亡与重生,然后又一次从兴旺走向衰落,由此揭示一个并非秘密的秘密,即并不新鲜的真理——贪婪和私欲必将导致灭亡,不论是国家,民族,集体,还是个人,而生命的最终归处是由“生命精神”走向“精神生命。
  事实上,第二部是第一部的前奏,讲述了盘古“开天辟地”的真相,讲述了盘古和女娲造人的过程,掠过了“女娲补天”的真实镜头,交待了主要人物们出现在第一部中之前的一些经历。由此引出十方式思维。可以这样理解:《溯源》(第一部)只不过是一个“前言”,《溯源》(第二部也不过是一个“大序”。
  注:已完成(将由东方出版社出版发行)。

  第三部和第四部:从第三部开始,时间由史前之前到了史前。作者将在这部书里讲述我们的始祖伏羲以及他的《易经》。通过描写他带领祖先们在生产生活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并在讲述这些故事时穿插他的回忆,以此诠释《易经》,破解一些神秘的传说和神话,唤醒读者原有的却被遗失的智慧,并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和生活,重新建立美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书的另一宗旨是,破除迷信,还原“易经”指导人生的“职能”和真相,让所有的读者都成为“知易”者,让读者们一起缔造真正的智慧人生。
  这部书里,不会强调人要有德,不会大力倡导道德,只是不动声色地表述德在生命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德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意在让读者们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找回生命的自然本性,不德而德。
  注:这两部书预计分别于2012年年底和2013年年中完稿。

  第五部:从这部开始,时间进入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第五部讲述商汤时发生的一些事情,主要是重现当时的奴隶主们骄奢荒淫和敬奉鬼神的社会状态,由此引出商汤的左相仲虺。通过对仲虺的描写,揭开了在中华大地流传了几千年的神秘人物钟馗的真实身份,破解这尊“神”的全部密码。到此,明明白白地道出了世上果真有鬼怪妖魔,但这些鬼怪和妖魔唯一的藏身处只有充满贪婪和私欲的人心深处。
  之后,峰回路转,通过描写胸怀坦荡之人那快乐、逍遥、积极、向上的人生,来向人们展示美好生命必定缔造美好世界的真相。
  注:这部书预计在2013年年底完成。

  下面是第六部及之后的创作规划:
  从第六部开始,书中将涉及《诗经》、《老子》等等国学典籍中的内容,确定只是涉及,绝非照搬,也会涉及一些神话传说和典故,作者将用全新的理念来再现和诠释这些美丽的故事,提示它们存在的历史使命,并尽所能赋予它们全新的内涵,让它们重新投入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来,由此使得读者明白,每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普通人,都是历史的主角,都是下一个神话的缔造者。深信,只要我们心怀美好,心怀善念,只要我们不懈努力,勇于付出,我们的时代就会因为我们的存在而越来越美好,美如神话一般。
  在这之前,作者用了七、八年的时间来明确自己要写什么,用了五六年的时间来准备《溯源》的素材,继而将用20年的时间来完成这个计划。
第3个回答  2020-01-03
人的一生是丰富多彩的,当自己回首往事时遗叹不要太多。奋斗会美化你的人生。在刻骨铭心地领悟生活的时候,在心灵得以深层次净化的时候,有一种万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那就是美妙的两个字“奋斗”。
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应正确对待自己人生旅途上的对与错成与败的转换。因此,作为收割成果的我们,不要让岁月流逝在不时地回头自己的成果之中,我们只顾一直朝前看,奋斗不止。崇高的理想,神色的毅志,只会在奋斗中形成,美好的愿望,甜蜜的憧憬,只能在追求,奋斗的韵味里展现,奋斗是力量之术。没有奋斗,生命之树怎样常青?一个哲学家曾这样说过;“人生两大悲剧,一是得不到一生中最想得到的,二是得到了一生中最想得到的。”人生最大的意义价值就是欢乐,幸福。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让我们一起奋斗,创造亮丽的人生
一个人如果没有奋斗目标,那么他不会成功,美丽亮丽的人生将离他远去。奋斗是意志的坚实脚步。所有成功者的足迹都洒满了勤奋的血汗,多么聪明的人,信心再大,信心再大,意志再坚强。若没有勤奋的实际行动,一切都是空。奋斗是长期的艰苦劳动。奋斗成为我们青年求知的优良品德和习惯。那种见异思迁的人,畏缩不前的人,不愿出力流汗的人,永远尝不到勤奋的甘甜。
我们两个说不定还是同名啊
第4个回答  2013-12-08
所谓“意义”本就仅限于人类社会之中,是站在人的角度对所有事物的“价值”评判。以这样的一种准则去评判人生命的“意义”则是不能成立的,是因果颠倒的。然而,在人类探索自然法则的过程中得到:万物似乎都有根本的因由。这样的观念自然的使人对“意义”进行同等层次的寻问。
这样我们就得到:生命的所有意义都有人来决定,所有存在的证明只在记忆之中。于是许许多多的人感到自己的生命的意义没有了任何的保障,那为了这所谓生命意义奋斗一生自然也就成为了笑话,不得已转而寻求更为有保障的更为底层的所谓“意义”,然而对于无情的宇宙来说,生命本就没有什么特别的。
这回可谓几近于绝望了,不过没关系,还有这样的想法姑且也能维持生的动力:将问题转移——为守护所爱的美好事物而活;将问题抛弃——任何事物存在总有他的道理,我们不搞清楚不还活的好好的;将问题弱化——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奋斗;回归生物本能——安安稳稳的,平平安安的活着就是幸福……
以上的解决方案虽然无奈但终究是可以有理由“怕死”了。然而“怕死”似乎也不需要考虑这么多,这已经作为生物本能深深的烙印每个人的骨子里,但临死却常常激起“怕死”理由的思索——亦即所谓生命“意义”的思索——就是以上的几种罢了。
这世界是否有绝对”真实“乃至这世界本身是否”真实“,还有什么是”真实“,人死后这些”真实“还能存在么?这些问题的答案恐怕都难以至于根本,更何况渺小的生命,生命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可以配得上”真谛“二字的内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