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永的历史

如题所述

叙永历史悠久,西汉前即为巴蜀与云、贵毗邻地区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晋朝时设县,属云南郡。唐元和年(公九806年)暨羁縻蔺州,纳溪区以南皆属其境。宋德二年(公元961年)革州,分隶江安县、合江县二县,属州。元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改为西南番总管府。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置永宁宣抚使,次年又改置永宁卫,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设立分巡永宁道。雍正五年(1727年)称永宁县。宣统元年(1909年)升为叙永州,辖古宋、古蔺二县。县名沿用至令。叙永县为四川省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县。《叙永厅志》
(清朝康熙年间著):“改土归流(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废除世袭土司,改行临时任命的流官统治的一种政治措施,改土归流后,在原土司地区实行和汉族地区相同的政治制度,如丈量土地、征收赋税、编查户口、组织乡勇等,这加强了边远地区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也加强了中央对边远地区的统治),以叙(州府)郡丞驻永(宁)治之号叙永(直隶)厅,即以‘叙州府’之‘叙’、‘永宁’之‘永’为‘叙永’。”

唐朝元和元年(806年)于纳州以南至赤水河中上游北岸置羁縻蔺州。近人蒲孝荣《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唐朝置羁縻宋州,州治今兴文县中城镇,领牁龙、牁支、宋水、卢吾4县。以彝族首领为州刺吏,属剑南道泸州。建置历史1199年。元朝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置永宁路。明末置叙永同知,隶叙州府。清朝乾隆元年(1736年)叙永厅升为叙永直隶厅,治今叙永镇,以贵州永宁县来属。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以永宁县移治于古蔺场。宣统元年(1909年)叙永直隶厅改为永宁直隶州。民国2年(1913年)改永宁直隶州为叙永县,治今叙永镇,属永宁道。 
2000年,叙永县辖11个镇、15个乡。总人口610652人,各乡镇人口:叙永镇93583江门镇32034马岭镇29800天池镇18491水尾镇26771两河镇33605落卜镇32983后山镇22838分水镇26861摩尼镇28718赤水镇26034向林乡19195大石乡16896兴隆乡20940龙凤乡29817正东乡24643高峰乡12081黄坭乡20915营山乡11492麻城乡14635观兴乡21084合乐乡9697白腊乡2396枧槽乡9776水潦乡17950石坝乡7507(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2年,全县辖26个乡(镇),567个村,3715个村民小组。年末总人口65.83万人。

2003年,全县辖11个镇、15个乡,567个村,3715个村民小组。年末总人口669100人。

2004年底,叙永县辖11个镇(叙永、两河、赤水、江门、落卜、水尾、天池、马岭、后山、摩尼、分水)、10个乡(黄坭、高峰、向林、兴隆、龙凤、震东、麻城、营山、观兴、大石)、5个民族乡(白腊苗族、石坝彝族、合乐苗族、水潦彝族、枧槽苗族),城市社区居委会8个、村委会567个,村民小组3715个。年末总人口66.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7万人。

2005年底,叙永县辖11个镇、10个乡、5个民族乡:叙永镇、江门镇、马岭镇、天池镇、水尾镇、两河镇、落卜镇、后山镇、分水镇、摩尼镇、赤水镇、向林乡、大石乡、兴隆乡、龙凤乡、震东乡、高峰乡、黄坭乡、营山乡、麻城乡、观兴乡、合乐苗族乡、白腊苗族乡、枧槽苗族乡、水潦彝族乡、石坝彝族乡。

2006年8月25日,叙永县人民政府《关于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通知》(叙府发[2006]46号):市政府已以《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叙永县调整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泸市府函[2006]101号)同意我县将白腊苗族乡、高峰乡进行合并,调整后全县行政区划建制为25个乡镇(其中11个镇,14个乡)。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撤销高峰乡。二、扩大白腊苗族乡行政区域,将原高峰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白腊苗族乡。新组建的白腊苗族乡人民政府驻麻元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04
叙永县是四川泸州下辖县,总面积2977平方千米,全县总人口66.9 万人。叙永县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多姿,溪河纵横,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兴办农田水利、水电建设的条件得天独厚。它历史悠久,是西蜀千年屏障。叙永蕴藏着丰富的硫铁矿资源,属全国五大硫铁矿基地之一,叙永还是国家优质烤烟基地县,所种植的烟叶曾八次荣获全国金奖,叙永是辐射川滇黔三省的重要边境商贸物流中心。2006年,叙永城镇建设快速推进,2007年生产总值31.34亿元,居全市第三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