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木雕的艺术特点

一定要特点。。。。很急啊~~写论文!!!

我国的木雕艺术源远流长,发现的最早的木雕艺术品是在河姆渡出土的木雕鱼和辽宁新乐出土的木雕鸟。浙江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木雕鱼,呈“T”字形,象手杖柄,柄上刻有横线、斜线和直线。另一件木雕鱼长11厘米、高3.5厘米,很象一条活泼的游鱼,是一件纯供欣赏的艺术品。当时没有金属工具,凭原始的动物骨、齿和硬质的石块来磨刻,制作的艰难程度可以想象。

  商周时代,出现殷代王室的“六工”和周代的“八才”,说明木雕已经被纳入国家管理范围。遗留下来的木雕多为礼器,装饰方法已有施漆、镶嵌和雕花等多种。

  春秋战国的木雕工艺分成了建筑装饰木雕、木俑、宗教造像、礼祭等不同的木雕行业。盛行漆绘木雕,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战国木雕女俑,俑体以长木削成,形体仅具轮廓大形,面貌、服饰皆为彩绘、鬓发整齐,是代表作品。

  汉代墓葬出土了很多动物木雕,如牛、羊、马、狗、猪、鸡、鸭等,另外也有车、马、船、耳环等器物。俑的体态表情生动,有男女侍、人首兽身俑、说唱俑、仪仗俑、武士俑、骑马俑、生肖俑、动物俑、神兽俑、乐俑等。木材易腐烂,汉代以前的木雕流传至今非常不容易。

  晋代以后出现木偶,蜚声中外的福建漳州布袋木偶“源于晋、兴于宋、盛于明”。隋代至五代时,木雕的佛、菩萨、罗汉等寺院造像最为引人注目。

 唐宋以来,越来越多的木雕多用于殿堂楼阁、庙宇民居的建筑装饰。日用品上的雕刻更为丰富多彩。唐代是中国工艺技术大放光彩的时期,木雕工艺也日趋完美。许多保存至今的木雕佛像,是中国古代艺术品中的杰作,具有造型凝练、刀法熟练流畅、线条清晰明快的工艺特点,成为当今海内外艺术市场上的“宠儿”。明清时代的木雕品题材,多见为生活风俗、神话故事,诸如吉庆有余、王谷丰登、龙凤呈祥、平安如意、松鹤延年等木雕作品,深受当时社会欢迎。

  木雕种类纷繁复杂,归纳起来有四大种类:东阳木雕、东清黄杨木雕、福建龙眼木雕和广东金漆木雕。这四大流派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形成各自独特的工艺风格,享誉全国,东阳木雕涎生于宋代的浙江东阳,擅长雕刻,图案优美、结构精巧。清代乾隆年间,被称之“雕花之乡”的东阳地区,竟有十多名工艺师被召进京城,修缮宫殿;乐清黄杨木雕从清代中期起就成为中国民间木雕工艺品之一,以雕小型黄杨木陈设品而闻名中外;明初有长乐人孔氏,利用天然疤痕树根进行雕刻,是福建龙眼木雕特有的传统工艺,被世人所重视;广东金漆木雕起源于唐代,它用樟木雕刻,再上漆贴金,金碧辉煌,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江苏木雕以其精湛的工艺,严谨的造型和细腻丰富的层次影响海内外,所雕作品如龙舟、楼图、笔筒,如意以及地屏插牌尤具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是木雕中的精品。

  现在的古玩市场可以看到明清两代的宗教造像,建筑木构件上的木雕装饰,家具的雕刻等等。尤其是清代,木雕技术达到了高峰,许多木雕工艺品作坊还从民间走向官办,并相继形成浙江东阳、乐清、福建福州、莆田、泉州,台湾鹿港、大溪、三义,广东湖州、汕头,山东曲阜、云南剑川、江苏、湖北、上海、四川等许多地方色彩鲜明的民间木雕流派。其中浙江东阳、福建福州、广东潮州被称之为我国木雕三大产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25
不同时期,不同地域都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1、东阳木雕
浙江东阳是木雕的传统产地,被称为“雕花之乡”。产区主要在东阳,故名。据东阳县南寺塔(
建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遗留的佛像等实物考查,已有1000多年历史。东阳著名的明代建筑肃
雍堂,建筑上的木雕极为壮丽。清代乾隆年间,约有400多名匠师进京修缮宫殿、雕制宫灯。现北京
故宫、杭州灵隐寺等处,尚保存有当年的东阳木雕作品。1910年后,在上海和杭州,集中不少东阳
木雕艺人,雕刻中西结合的家具和用具出口。建国后,技艺上有很大发展和提高,出现了壁挂、条
屏等艺术性较高的欣赏品。内容多为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图案采用“满花”手法。画面布满纹饰,
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现生产的品种花色达2700多种,其中箱、橱、凳、椅、台、几等实用产
品,占总产值90%,外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业人员有数千名。东阳木雕以浮雕技法为主。在设计上,借鉴传统的散点透视、鸟瞰式透视等构图,讲究布局丰满,散不松,多不乱,层次分明,突出主
题,表现情节,具有以小观大的艺术效果,特别适合表现故事性强的内容。1957年,为杭州灵隐寺
大雄宝殿雕制的“释迦牟尼”大佛,高19米;制作的玻璃灯,重2吨多,获好评。1981年,为新加坡
“董宫大厦”雕刻14条大型条屏等,辉煌华贵。1982年全国艺术美术品百花奖评审,东阳木雕荣获银杯奖。
2、黄杨木雕
中国民间木雕工艺品之一。因用黄杨木作雕刻用材而得名。黄杨木生长缓慢,俗有“千年矮”之称。
质地坚韧光洁,纹理细密,色黄温润,具有象牙效果,年久色愈深,古朴美观。适宜刻雕小型陈设品
。浙江是黄杨木雕传统重点产区,主要分布于乐清和温州。浙江黄杨木雕发源于乐清县,距今约150年
。起源于龙灯骨架上装饰的木雕小佛像,清末发展成为艺术欣赏品。本世纪初,朱子常创作的“捉迷
藏”等优秀作品,在南洋劝业会和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奖。建国后,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
上,涌现不少优秀作品。技法上,除圆雕、镂雕、深浅浮雕外,还创作了镶嵌等过种方法。著名艺人王
凤祚创作的“苏武放羊”,曾参加在莫斯科举办的“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1959年,他为
北京历史博物馆创作的大型木雕“毕升”,作为长期陈列展品。名艺人叶润周擅长镂雕技艺,他创
作了很多优秀作品,有的作为国家礼品,有的出国展览,曾荣获浙江省创作设计一等奖。现在浙江
黄杨木雕产品,畅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的黄杨木雕产地,除浙江的乐清、温州外,还有广东 的潮州和上海等地。

3、龙眼木雕
福建著名工艺品。龙眼,南国异果,干果即桂元。龙眼树,姿态万状,材质坚实,木纹细密,色泽柔
和。老的龙眼树干,特别是根部,虬根疤节,姿态万端,是木雕良材。龙眼木雕在清代已有发展。龙
眼木雕,是相形度势,进行雕刻,以天然逼真取胜。传统产品以人物为主,鸟兽花果次之。这种树根
雕和利用树身天然疤节,雕刻成的作品,又称为“天然疤”。产品不论是利用木材本色,或染成棕褐
色,经磨光打蜡,光亮异常,近似红木,显得古朴、稳重、大方、精美。主要产地有福州、泉州和惠安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1-25
雕刻分为打坯、修光、磨光、上色、打蜡、嵌铜丝、嵌牙目等几道工序:打坯是木雕创作十分关键的工序。艺人根据设计稿,先锯掉木料多余部分,再用斧头将作品的大体造型劈出块面,谓之“头过坯”。然后将木坯置于珰上,逐步凿出形体结构,谓之“二过坯”。“三过坯”则是将作品进一步凿实。打坯要求比例准确、虚实得体,要掌握相纹运刀,打虚留实,先整体后局部,先前面面后后等要领。

  修光是雕刻过程的最后一道精加工,行话道“坯光五五对四五”,可见修光的重要性。打坯过程中出现的不足或缺陷,可由修光来补救,谓之“打坯不足修光补”。修光时,首先用修光刀将木坯不实部分修除,接着精细刻划形体的各个部 位,如人物的面部五官、衣裙、饰品等,表现出质感舆神韵。修光要领是:“灵、纯、飘、薄、松、软、柔、顺”。

  磨光工序,一般先用玻璃片顺木纹遍刮作品,再用砂纸细磨,然后用木贼草进行水磨和干磨直到作品光顺。

  上色是福州木雕独特的染色工艺,用皂矾、桅子、红柴皮、颜料、生漆等原料,根据作品的需要配裂成龙眼核、荔枝核、古铜、桔黄、黄杨本色等不同色泽, 经过复杂的工序,使作品色泽凝重浑厚。

  打蜡工序先后以竹筅沾蜂蜡、川蜡在作品表面均匀地刷动,使作品光润明亮。福州木雕还常镶嵌精美的铜丝图案,其方法是将铜片一边剪平,一边挫成利口嵌入作品,然径磨平。有些木雕要镶嵌“牙、目”,眼睛采用有色玻璃吹制,牙齿则用动物骨筒刻制而成,嵌入人物或动物的眼眶与牙床。
第3个回答  2013-11-25
帮你找了点资料.希望对你有用.

中国木雕:

中国的木雕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期,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文化,已出现木雕鱼。秦汉两代木雕工艺趋于成熟,绘画,雕刻技术精致完美。施彩木雕的出现,标志着古代木雕工艺已达到向当水平。

中国木雕的雕刻材料分类:
一般选用质地细密坚韧,不易变形的树种如楠木、紫檀、樟木、柏木、银杏、沉香、红木、龙眼等。采用自然形态的树根雕刻艺术品则为“树根雕刻”。木雕有圆雕、浮雕、镂雕或几种技法并用。有的还涂色施彩用以保护木质和美化。战国和汉代即有大量木雕俑和动物雕刻,唐宋时有人物、仙佛、鸟兽等木雕。明清时代小型木雕摆件、建筑木雕装饰和木雕日用器物大为发展。

中国木雕有分为很多流派,如:东阳木雕、广东金漆木雕,福建龙眼木雕,白族木雕,徽州木雕,鹤庆木雕,云南剑川木雕,等等。可以说流派繁多,争奇斗艳,百花齐放;中国木雕已成为艺术殿堂的一朵奇葩。

首先介绍一下木雕的种类。我国的木雕种类繁多,遍布于大江南北,最著名的是:浙江东阳木雕、广东金漆木雕、温州黄杨木雕,福建龙眼木雕,人称“四大名雕 ”。其它种类如:曲阜楷木雕,南京仿古木雕、苏州红木雕、剑川云木雕、上海白木雕、永陵桦木雕、泉州彩木雕……这些木雕都是因产地、选材或工艺特色而得名,有的历史悠久,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和传统特色,能工巧匠,树帜各地;有的虽是后起之秀,但木雕技艺日趋精湛,造型也日臻完美,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木雕的种类还分工艺木雕和艺术木雕二大类。工艺木雕通常是指流传在民间,有悠久的历史和强烈的民族传统色彩,讲究精雕细镂、巧夺天工的木雕工艺品。工艺木雕又分纯观赏性和实用性二类。观赏性木雕是陈列、摆设于橱、窗、台、几、案、架之上,供人观赏的小型的、单独的艺术品。它是利用立体圆雕或半圆雕的工艺技术雕制,表现的题材、内容广泛,有花卉、飞禽、走兽、仕女、历史人物等,还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有思想意义的作品。如温州黄杨木雕,产品受清末文人画的造型风格和线条影响,刀法纯朴圆润、结构虚实相生,有诗情画意的特色。实用性木雕是指利用木雕工艺装饰的、实用与艺术相结合的艺术品。如:宫灯、落地灯、屏风、镜架、笔架、镜框、钟座、首饰盒、佛龛以及建筑部件、家具雕饰等。还有专为其他工艺品配制装饰的几、案、座、架,如玉器、牙雕、花瓶、首饰,瓷器等,这些艺术品配以木雕装饰,烘托了主体,丰富了整体,并增加了艺术欣赏价值。

在木雕艺术中,工艺木雕虽然是根据某种装饰需要(它们大到传统建筑、古典家具、寺庙、神坛;小到生活用具、案头摆设),但却是雕刻艺术中的精华部分。由于这种木雕需要量大,应用范围广,所以一般是由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的老艺人或工艺美术师设计雕制,再由工艺娴熟的工人大量雕刻复制的。因此在题材上表现形式上就有一定的规范和程式,制作工序也很明确,分出坯、修细、打磨、上光、配置、底座等流水作业。艺术木雕通常是指构思精巧内涵深刻,有独创性,能反映作者审美观、艺术方法和艺术技巧的作品。艺术木雕一般都是由作者一手设计制作完成的,所以他能始终贯穿并把握创作的意念与追求。艺术木雕的创作方法除了与其它雕塑材料一样是用形体来表现客观世界的人和物,或写实、或夸张、或抽象,还要结合利用木材的特性,从原始材料的形态属性中挖掘美的要素,以充分体现木雕艺术的趣味和材质美。艺术木雕的题材内容及表现形式一方面取决于作者的艺术素养及兴趣爱好,另一方面也是取决于木材的天然造型和自然纹理,也就是“因材施艺”。艺术木雕的表现手法丰富且不拘一格,有大刀阔斧、粗犷有力;有精雕细刻、线条流畅;有简洁概括,巧用自然美。好的艺术木雕不仅是雕刻家心灵手巧的产物,而且也是装饰、美化环境、陶冶性情、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故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与所有的雕刻一样,木雕的形式大致可分为二种,一种是“独立式”一种是“依附式”。前者是指可以用来自由放置,并且从任何方向任何角度都能看见的所谓三维空间艺术的圆雕而言,通常是被作为室内的陈设品或案头摆件。后者是指用于装饰建筑物室内墙面或门窗等固定空间的浮雕而言。这类浮雕通常采用高、低、镂、透、通等多种手法来表现。雕像略微突出的称作低浮雕;雕像在底面上十分突出的称作高浮雕;浮雕的周围被镂空使雕像如剪纸般显出清晰的影象效果被称为镂空雕;雕像的构图层次多,一层一层雕进去,除了最后的背景,前面部分与底面没有关系的又被称为透通雕。透通雕的特点主要融合各种雕法在一个画面上,是表现多层次的作微俯立体型的全面镂空雕刻,作品有玲珑剔透的艺术效果,主要用于传统的古建筑木雕装饰上,如广东的金漆木雕就是把人物山
第4个回答  2021-01-13

木雕:承载着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化,又体现了极高的木雕艺术价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