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语文阅读题目

文章别太短,出的题目要附加答案(请语文水平高的人帮帮我)好的加分

慈善的不是钱,是心
2007年2月16日,刚刚卸任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庄园里举行了一场慈善晚宴。应邀参加晚宴的都是富商和社会名流。当一个叫露西的小女孩儿捧着她的全部储蓄来到庄园,要求进去参加慈善晚宴的时候,遇到了保安的阻止。小露西说:“叔叔,慈善的不是钱,是心,对吗?”她的话让保安愣住了。这句话打动了正要进去的沃伦.巴菲特先生。他带小露西进了庄园。当天慈善晚宴的主角不是倡议者的安南,不是捐出300万美元的巴菲特,而是仅仅捐出30美元零25美分的小露西。而晚宴的主题标语也变成了这样一句话:“慈善的不是钱,是心。”

多么纯真善良的童心!在小露西的心灵里,爱心是不分钱多钱少的。30美元零25美分相对于300万美元来说,不值一提,然而,这却是小露西的全部所有,她奉出了全部的爱心,毫无保留!保安是以地位来看待来客的,而小露西却能在保安面前不卑不亢,那是因为她认为自己是来奉爱心的。爱心不分贫富,爱心是不以金钱的数量来衡量的。奉献爱心,只要是尽自己所能,就是义举。善良的心是不分高低贵贱的。只要怀有真诚的慈善,你的心灵就是高贵的。

无独有偶,有一位小男孩,在学校要捐款的时候,妈妈给了他五元钱,小男孩觉得自己没有很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因为他所就读的学校是“贵族学校”,他的同学捐的不是五十,就是一百。当妈妈看出了他的心思,抬起他的头,对他说了这样一番话:“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妈妈的一番话让小男孩子接受了一次最好的关于金钱的教育。当小男孩第一次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时候,是妈妈让他懂得了“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当老师在宣布全班筹款成绩的时候,小男孩子一直抬起头听着。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
善良,坚强,忠诚,乐观,自信,这些是建就高贵心灵的宝石。无论富贵还是贫穷,无论是权倾天下还是默默无闻,无论是满腹经文还是目不识丁,只要拥有它们,你便是精神的贵族。拥有高尚的心灵,让心灵站在高于世俗的高度,书写一个大书写的人,人生也会因此更富有意义。

1选文重点写了哪两件事,请概括。

2下面的句子阐明了“拥有高尚心灵的人,他们的人生也会更富有意义”这一观点,请你说说它是怎样传达出这种效果的。
善良,坚强,忠诚,乐观,自信,这些是建就高贵心灵的宝石。无论富贵还是贫穷,无论是权倾天下还是默默无闻,无论是满腹经文还是目不识丁,只要拥有它们,你便是精神的贵族。

3“她的话让保安愣住了”,请你结合全文回答,保安为什么“愣住了”?

1选文重点写了哪两件事,请概括
第一件事:一问名叫露西的小女孩想参加慈善活动却被保安拦在了门外。露西说认为,慈善的不是钱,是心,保安了愣住了,结果小露西不但参加了晚宴还成了主角。
第二件事:一个小男孩因家中贫困学校布置捐款是只捐了五元。小男孩觉得太少,小男孩的妈妈教育他:这对他们来说是最大的努力了,小男孩变得有自信了。
下面的句子阐明了“拥有高尚心灵的人,他们的人生也会更富有意义”这一观点,请你说说它是怎样传达出这种效果的。
善良,坚强,忠诚,乐观,自信,这些是建就高贵心灵的宝石。无论富贵还是贫穷,无论是权倾天下还是默默无闻,无论是满腹经文还是目不识丁,只要拥有它们,你便是精神的贵族。
用了比喻,使句子优美,令人印象深刻。
3“她的话让保安愣住了”,请你结合全文回答,保安为什么“愣住了”?
保安觉的小女孩说的有道理,慈善不在于钱,而在于自己的心意。

春是春天的春》
春是春节的春。小孩子像一堆红萝卜四处滚动,他们兜里多了钱,还有鞭炮,眼睛东张西望。柴禾垛的积雪把孩子脸蛋映衬得鲜红。春节驾到,它被厨房大团的蒸汽蒸出来,天生富足。人集体换上同样的表情:憧憬的、采购的、赴约的、疲倦的,打底是豪迈的表情,即春节的表情。一只小白狗往车轮撒尿做记号,一会儿车开了,上哪儿找这个记号呢?春节把小狗乐糊涂了。春节是家家召开的总结表彰大会、烹饪大会、时装发布会、项目规划会,参与人士为全体国民。

春是春雪的春。正月的雪,是天送给地的一笔厚礼。若半尺厚,春小麦就有了一床暄暖的厚被。雪沃大地,黑龙江省进入童话,吉林省进入版画,辽宁的雪呆不上几天就化,气温高。春雪飘落,带着伞翼,旋转而下,把枯草包裹晶莹。屋顶的雪借阳光变为参差耀眼的檐冰,一边淌水,一边延伸。

春是春分的春。每年3月21日前后,太阳抵达黄经零度,昼夜均,寒暑平,阴阳相半。这天正午,在太阳的脚步落下那一刻,被天文学视为北半球春季的开始。保定农谚唱: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春是春水的春。庾信《燕歌行》:“洛阳游丝百丈连,黄河春冰千片穿”。春冰薄如蝉翼,捡一片放在手心,透出鲜红的掌纹,与玻璃一般。俄尔缩为水。春水浩荡,越岭翻山。旧日的东北土匪,此际出山拆冰。桃花水下来,冰块拥塞河道,影响木排运输。商人请胡子(匪)拆冰,匪们喝过酒,上冰,撑木杆左支右绌,轰隆一声,冰泄河通。胡子或永久失踪,或从哪个地方爬上岸,挣的是舍命钱。大部分江河,冰化水,如鱼下锅,酥了,碎了。我的感觉,冰在春夜比白昼化得快。春水流桃花,落红搭上了薄冰的小舟。想起黎锦晖那首《桃花江》:“有人说,说什么?桃花江是美人窝。桃花千万朵,不如美人多。”

春是春草的春。柳枝在河面练习书法,字被波纹抹掉。不觉间,地上浮现密密麻麻的字,连成片是草书,它们是春草。草是春天的信函,连篇累牍,蘸着绿色的墨汁,写到天涯海角。有人说,画兰须备书法功底,苛求于“笔”,“墨”则次之。而草的象形书法,撇捺通脱,开张奔放,是米芾的行草。这些草书,叫“大地回春帖”,被大地当衣裳披在身上,向夏天走去。

春是春耕的春。祭土神的春社过了,“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春牛登场,地表阳升。农人扶犁挥鞭,头顶有燕子飞掠。庄稼人开始忙了,把粮食从地里忙进仓里,春耕是头一天。

春是春天的春。唐代称酒为春,“软脚春”、“垆头春”等。曲艺界称相声为春,“宁送一锭金,不教一口春”。诗经里,思慕异性是春,“有女怀春”。在大自然看来,只有春天才是春。杜甫《腊月》诗:“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春天所以为春,是万物皆萌,四季轮回的新一轮又开始了。春天所以叫天,是天的心情很好,江河风雨,温润和顺,柳絮乱飞也没惹老天爷生气。春天里,管弦乐队应该去田野里演奏。鲍罗丁《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或者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均广大深厚,田野吐出带甜味的呼吸。在春天,大地的胸膛潮湿澎湃,让生长的生长,让冬眠的醒来,让花朵在坚硬的枝头站成一排排蝴蝶,让孩子在乡村的学堂里朗读。

教员(温柔):春……

孩子(倔犟):春!

教员(端正):春天的春……

孩子(强烈):春天的春!

喊声太大了,屋檐的小鸟惊飞,风从树林跑过来,看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1.本文以什么为线索描绘了春天里美丽的图景?
2.本文在层次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请举例分析。
3.赏析“在春天,大地的胸膛潮湿澎湃,让生长的生长,让冬眠的醒来,让花朵在坚硬的枝头站成一排排蝴蝶,让孩子在乡村的学堂里朗读。”
1、春节后的热闹 。
2、“总分”的结构。
3、自己写吧,抓住它的比喻来赏析。

参考资料:实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1-05
火车6年不到站

我到武警医院看望哥哥时,意外遇到两个老乡。他们是兄弟俩,弟弟因为车祸住进医院。
“你弟弟住院多久了?”
“六年。”
“六年?”我震惊。
他弟弟能说能笑,只是走不了路,记忆力很差。他记不起任何人,除了他哥哥。
半夜,我听到弟弟说:“哥,什么时候下车,别忘了喊我起来。”
“知道了。”
这样的对话,一晚上至少有五次。第二天,我问起这事,他告诉我,弟弟是在6年前春节回家时被车撞的,出事时,刚下火车,所以醒来后,一直以为自己还在火车上。
他总是趁弟弟睡着的时候,默默地踱到外面抽会儿烟。他从25岁到现在,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全耗在这个医院。
这天,弟弟吃了药,睡得很沉。他找到我,说:“你去不去逛街?”我惊讶地问:“这里有街吗?”他兴冲冲地说:“我带你去。”
从医院走出来,他兴奋地说,他要去买件衣服,很久没有买新衣服了。这里是开发区,很荒凉,过了河才有集市。我们乘船过去,那里只有十几家商铺,他却来来回回逛了好几趟。最后,他买了只烧鸡,说他弟弟从小就爱吃烧鸡。
准备往回走的时候,他看着手表惊呼:“下午4时了,弟弟一定醒了。”我们飞快地往回跑,到了江边,发现一只船停在岸边。他扯开喉咙喊:“开船的呢?”旁边的商店老板说,那人回家吃饭去了,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回来。他很着急,我安慰他:“你弟弟醒来,护士会照顾他的。”他不听,开始脱衣服。
我惊呼:“你干吗?”
“我游过去。”
“天这么冷,你会冻坏的!”
他挣脱我的手,跳进河里。那可是冬天啊!
街上的人全跑来看热闹:“有人跳河了……”
我看着河面,他把衣服和烧鸡顶在头上,一点一点地向对岸游去。直到他上岸,我才松了口气。他在对岸向我挥挥手,然后一边穿衣服一边向医院跑去。
两小时后,我回到医院,看到他换了衣服,坐在床上看着弟弟吃烧鸡。弟弟好像哭了很久,一边抽泣,一边吃烧鸡:“哥,我以为你先下车了呢。”
“怎么会呢?要下车,我一定会喊你一起的。”
弟弟点点头:“那我们大概什么时候可以下车?”他肯定地说:“明天就到了。”

我转过头,泪流满面。这路真长,火车一坐就是6年,也许,还要坐很多年……

22.有人认为将题目改为“那车一开,就是6年”更贴切,简要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
23.文章重点描写了哥哥担心弟弟醒来,着急赶回医院的情形。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作描写,依次填写在横线上。(3分)
惊呼—→ —→脱衣服—→ —→向对岸游去—→
24.文中两次写到“弟弟”和“哥哥”的对话,试分析第二次对话描写的作用。
答:

25.对本文分析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 】
A.本文采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线索明晰,情节简单。
B.本文运用了对话、动作等描写方法,人物形象生动感人。
C.文中的“哥哥”非常善良,富有责任感,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D.本文通过刻画“哥哥”这个人物,赞美了不离不弃的浓浓亲情,歌颂了真诚、善良等美好品德。

参考答案:22.示例:①原标题好,因为对弟弟的照顾并未完结,强调这种责任的持久性,突出了哥哥对弟弟的手足深情和高度的责任感。②改后的题好,突出了哥哥6年如一日付出的艰辛,强调“不容易”,难能可贵。(答①好,3分;答②好,2分。开放题。共3分) 23.(3分)飞快地往回跑(或“跑”,或“扯开喉咙喊”) 跳进河里(或“跳”) 一边穿衣服一边向医院跑去(或“跑”)
24.内容上表现出哥哥对弟弟的悉心呵护,不离不弃,突出人物品质,使文章主题更鲜明;结构上与前文第一次对话相呼应(或前后照应)。(答对两点即给满分;答对其中一点,理由充足,表达流畅也得满分)
25.A(第一人称,“我”是“哥哥”行为的叙述者、见证人)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1-06
火车6年不到站

我到武警医院看望哥哥时,意外遇到两个老乡。他们是兄弟俩,弟弟因为车祸住进医院。
“你弟弟住院多久了?”
“六年。”
“六年?”我震惊。
他弟弟能说能笑,只是走不了路,记忆力很差。他记不起任何人,除了他哥哥。
半夜,我听到弟弟说:“哥,什么时候下车,别忘了喊我起来。”
“知道了。”
这样的对话,一晚上至少有五次。第二天,我问起这事,他告诉我,弟弟是在6年前春节回家时被车撞的,出事时,刚下火车,所以醒来后,一直以为自己还在火车上。
他总是趁弟弟睡着的时候,默默地踱到外面抽会儿烟。他从25岁到现在,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全耗在这个医院。
这天,弟弟吃了药,睡得很沉。他找到我,说:“你去不去逛街?”我惊讶地问:“这里有街吗?”他兴冲冲地说:“我带你去。”
从医院走出来,他兴奋地说,他要去买件衣服,很久没有买新衣服了。这里是开发区,很荒凉,过了河才有集市。我们乘船过去,那里只有十几家商铺,他却来来回回逛了好几趟。最后,他买了只烧鸡,说他弟弟从小就爱吃烧鸡。
准备往回走的时候,他看着手表惊呼:“下午4时了,弟弟一定醒了。”我们飞快地往回跑,到了江边,发现一只船停在岸边。他扯开喉咙喊:“开船的呢?”旁边的商店老板说,那人回家吃饭去了,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回来。他很着急,我安慰他:“你弟弟醒来,护士会照顾他的。”他不听,开始脱衣服。
我惊呼:“你干吗?”
“我游过去。”
“天这么冷,你会冻坏的!”
他挣脱我的手,跳进河里。那可是冬天啊!
街上的人全跑来看热闹:“有人跳河了……”
我看着河面,他把衣服和烧鸡顶在头上,一点一点地向对岸游去。直到他上岸,我才松了口气。他在对岸向我挥挥手,然后一边穿衣服一边向医院跑去。
两小时后,我回到医院,看到他换了衣服,坐在床上看着弟弟吃烧鸡。弟弟好像哭了很久,一边抽泣,一边吃烧鸡:“哥,我以为你先下车了呢。”
“怎么会呢?要下车,我一定会喊你一起的。”
弟弟点点头:“那我们大概什么时候可以下车?”他肯定地说:“明天就到了。”

我转过头,泪流满面。这路真长,火车一坐就是6年,也许,还要坐很多年……

22.有人认为将题目改为“那车一开,就是6年”更贴切,简要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
23.文章重点描写了哥哥担心弟弟醒来,着急赶回医院的情形。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作描写,依次填写在横线上。(3分)
惊呼—→ —→脱衣服—→ —→向对岸游去—→
24.文中两次写到“弟弟”和“哥哥”的对话,试分析第二次对话描写的作用。
答:

25.对本文分析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 】
A.本文采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线索明晰,情节简单。
B.本文运用了对话、动作等描写方法,人物形象生动感人。
C.文中的“哥哥”非常善良,富有责任感,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D.本文通过刻画“哥哥”这个人物,赞美了不离不弃的浓浓亲情,歌颂了真诚、善良等美好品德。

参考答案:22.示例:①原标题好,因为对弟弟的照顾并未完结,强调这种责任的持久性,突出了哥哥对弟弟的手足深情和高度的责任感。②改后的题好,突出了哥哥6年如一日付出的艰辛,强调“不容易”,难能可贵。(答①好,3分;答②好,2分。开放题。共3分) 23.(3分)飞快地往回跑(或“跑”,或“扯开喉咙喊”) 跳进河里(或“跳”) 一边穿衣服一边向医院跑
第3个回答  2011-01-05
dfhfgh gf g jgh j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