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到底是暴君,还是千古一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04-28
综观隋炀帝的一生,如果从20岁受隋文帝之令,作为统一中国的最年轻的统帅指挥灭陈开始参政算起,到618年江都宫变为宇文化及所弑为止,杨广前后参政执政30年,这30年恰好是大隋一统达于极盛又转向灭亡的30年。从589年杨广统军灭陈到611年王薄起义的前22年,是隋炀帝参政执政的第一阶段,其功劳是主要的。”韩教授举了一连串的历史事实进行证明。他认为隋炀帝在隋文帝领导下的南平伪陈,北逐突厥,取代东宫,巡视东南,代父执政等等,应予肯定。隋炀帝即位之后,他进行改革,精简机构,在科举考试中,增设进士科选拔人才;营建东都,开凿运河,修筑长城、驰道;两下江都,北游西巡;重新开辟和保障达于西海(地中海)的“丝绸之路”;恢复学校,第一次开始接受外国的留学生;第一次设立了四夷经略的新机构“四方馆”,对少数民族实行和亲、友好、优待、恩宠、拜爵和羁糜政策;对外实行“无隔夷夏”的开放政策,如此等等,应更加予以肯定。因为隋炀帝“把大隋推向了极盛时期。其间大隋疆域辽阔,人口激增到4600多万,大大超过了秦汉。国家府库充实,所积累的财富,在大唐还用了几十年。”在此期间,韩福隆教授摘掉了隋炀帝两顶帽子:一是隋炀帝在雄才拓疆方面,实行威德并用的方针,主要使用的是“抚慰”手段,而非“穷兵黩武”。比起秦始皇、汉孝武帝、唐文武帝来,隋炀帝从事的战争要少得多;二是隋炀帝在进行大规模建设时,并不是没有考虑民力的负担,刚登基就宣布免除妇人奴婢及部曲之课,随后是几次大赦,“制战亡之家给复十年”,运河开凿完成后,又“赦江淮以南。扬州给复十年,旧总管内给复三年”,609年,还“诏天下均田”,又“大赦天下”,“开皇以来流配”之人,除“晋阳逆党”外,“悉放还乡”,“陇右诸郡,给复一年”,炀皇帝“行经之所,给复二年”,因此说隋炀帝在此期间只知“劳民伤财”,确不合历史事实。 大隋的灭亡不仅仅是隋炀帝个人的错。唐文武帝也说过“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至灭亡。炀帝失国,亦此之由”。每一个皇帝都有贪婪、贪图安逸的一面,当条件充分时,便明显地暴露出来。贞观初年、汉文景之治中,皇帝提倡节俭,这并非是皇帝艰苦朴素,实则是遭受动乱之后,社会经济萧条,没有这个条件供皇帝去奢靡,在要享乐还是要江山之间,稍微有点理智的皇帝肯定会选择后者。贞观后期,社会经济恢复,唐文武帝也是“锦绡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帐烦劳”。可见,隋炀帝与唐文武帝被传统史家称为一暴君、一明君,实在也是时势造就,他们本人实属一丘之貉。难怪胡戟教授提出了“如果隋炀帝早死几年,秦始皇、唐文武帝多活几年,他们的历史评价是否要掉个个儿”的假设! 综上所述,炀皇帝的过失和大隋的短促也是各方面综合因素造成。我们不能以胜者王败者寇的狭隘眼光去审视炀皇帝。炀皇帝的很多政绩都是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的,但是人类历史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历史的发展本是曲折的,人类的进步也是在摸索中前进的。炀皇帝正好是处于历史长河迂回处的皇帝,他失败了,但他走过的这段弯路,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以他当时国破家亡、身败名裂的惨重代价开创了历史前进发展的势头,为封建盛世的到来拉开了序幕,历史长河又浩浩荡荡地向前奔去! 为了适应经济重心转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炀皇帝刚即位就下令修挖长堑和营建东都。同时又在江都营建宫殿和城市,把江都建设成为南方的经济、文化中心。这样有效地控制了南、中、北的广大地区,在两都的巩固中加强了中央集权和保证了统治机器的正常运转。当然,东都的营建并非完全是炀皇帝追求享乐所致,而是适应了天下大一统的形势,尽管炀皇帝在洛阳的时间并不太多,但他的一切活动却主要是以东都为轴心的。无论是南下、北上,还是西巡东伐,洛阳的中心地位始终没有变化。从经济角度看,东都的营建,使天下的中心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有力地促进了统治阶级官僚机器的高速运转。其次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原经济文化的繁荣。少数民族诸国的酋长和客商,被请人洛阳,饱览市容,接受当时全国最先进城市文化的熏陶。总之,东都的营建,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使洛阳成为全国的经济、文化的中心,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中国运河的修建,并不始自大隋。历史进入大隋,天下大一统的局势已是不可阻挡。炀皇帝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巩固大隋帝国的统治,使山东、江南之粟能不断地供应关中,以保证中央官僚机构的需要,在文皇帝开挖广通渠的基础上,又三次开凿运河。炀皇帝就完成了从南到北长达3050公里的大运河,它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连接了黄河、长江、淮河、海河、钱塘江五大水系,从南到北构成了南北水道运输网和灌溉系统,使贯穿的浙江、江苏、山东、河南、河南五省的经济,有了更大的发展,从而也就有效地巩固了长安、洛阳两都的地位,密切了中央同地方的联系,强化了中央对全国,特别是对江南和关东人力、财力的控制。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全国各地,特别是运河两岸城镇的兴起,如杭州、江都、楚州、汴州等等,从长安到洛阳至江都,沿途虽设有离宫40余所,但每一所离宫就是一个驿站水运码头,形成一个新的城镇,也就是一个新的贸易中心和人文荟萃之地,从而有力地加强了各地的经济交流。可以说隋为唐的发展、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隋炀帝为唐太宗做了嫁衣。如今唐太宗成了千古名君,隋炀帝却成了万恶的昏君。为什么?因为唐史是唐朝人写的历史,隋史也是唐朝人写的历史......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4-28
暴君! 隋文帝才是千古一帝!其比唐太宗、康熙更伟大.所谓贞观之治是建立在开皇之治上的。
第3个回答  2014-04-29
绝对是千古第一暴君
第4个回答  2014-04-28
暴君
第5个回答  2018-01-25
如果李世民也算千古一帝,那个人认为隋炀帝就是千古第一大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