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

  有一个旅游爱好者,在旅游中经常迷路。

  “你经常在外旅游,有丰富的旅游经验,怎么还会迷路呢?”朋友不解地问。

  “每次迷路,都是走上了歧路。”

  “为什么会走上歧路呢?”

  “因为歧路上有迷人的风景,看着看着,就忍不住走进去了;走着走着,就走不出来了。”

  请你根据读后的联想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

  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
绝处逢生行吗

原文地址:[整理]材料作文:清末封疆大吏左宗棠告老还乡作者:秋空悠云
材料作文:清末封疆大吏左宗棠告老还乡,在长沙大兴土木,为子孙后代留下豪华府第,他总怕工匠偷工减料,亲自拄着拐杖到工地督工,这儿摸摸,那儿敲敲。有位老工匠看他如此不放心,就说:大人,放心吧。我活了这么大一把年纪,在长沙城造了不知多少府第,从来没有倒塌过,但屋主易人却是经常的事。左宗棠听了,不觉满面羞愧,叹息而去。

角度一:
1、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2、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3、做事要有信心,要相信自己。
4、要养成亲自尝试的习惯。
5、生活不可过于奢侈,多用于国家建设。
6、谈贪污腐化。(奢侈是灭亡的开端)
7、谈左宗棠的为人。
8、不要过分苛求别人,要完善自己。
9、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
角度二:老工匠
1、做事要问心无愧。
2、劝谏须妙法,讽谏要柔攻。
3、敢于为自己辩护。
4、揭露真相的是勇者。
5、敢于直视别人的怀疑
较好角度:
1.应该给子孙留下些什么
2.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3.教育儿孙自立自强
4.“造屋”不如“树人” “造屋”不如“树人” 清末封疆大使左宗棠告老还乡之后,为子孙建造豪华府第,他怕工匠偷工减料,府第造得不坚固。一位老工匠对他说:“在我手上造的府第,从来没有倒塌过,但屋主易人却是常有的事。”这段话使我们领悟到一个深刻的哲理:“造屋”不如“树人”。 左宗棠满腹经纶,雄才大略,但在给子孙留下什么遗产的问题上却显得老愚昏聩,远不如一介布衣老工匠的世事洞明。从秦始皇到清末,有多少封建帝王、达官贵人、富商豪绅为子孙造屋,又有几个子孙守住了?秦始皇平定六国,大兴土木,修建连绵三百里的阿房宫,指望传给子孙万代,结果二世而亡,成为千古笑柄。盐商巨贾在扬州营造的徐园、个园、何园,想遗泽子孙,结果园主多易,已成梦幻。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现代许许多多的人在教育后代上远比左宗棠高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不为儿女“造屋”,而是身教言传,赋诗叮咛,教导儿女严于律己,学习马列,精通业务,努力工作,为国效力。现在的山西省委书记胡国富,教育儿子不图享受,深入基层,埋头苦干,建功立业。我们的领导干部,不为子孙“造屋”,着力“树人”,为广大人民群众作出了榜样,受到了大家的称赞。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教儿孙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学习,勤勤恳恳工作,让儿孙早日成为国家有用之才。教儿女自立成材,已成为时代的主流。 当前,仍然有一些人思想糊涂,继续步左宗棠的后尘。有些领导干部为子孙寻求舒适豪华的居室,谋求轻松愉快的工作,选择丰厚实惠的单位;有些刚富起来的人为儿女建造高楼大厦,购置高档物品,准备大量钱财。但是,他们的子孙,有的好吃懒做,随意挥霍,成了败家子;有的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变成社会渣滓;有的凶狠蛮横,欺压百姓,成为地方恶少。做父母的,只顾“造屋”,不知“树人”,结果祸及子孙,贻害无穷!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牛马,这是至理名言。在为儿孙留下什么的问题上,明智之举是“树人”不“造屋”,多留精神财富,少留物质财富,教育子孙明辨是非,识别真伪,积善养德,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人
满意请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9-24
绝处逢生?材料的中心思想是拒绝诱惑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