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和《荀子》的异同?

如题所述

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性本恶”,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所以要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荀子主张统治者施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巨大,认为“人之性恶”,认为人生来本性是恶的,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荀子还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具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中国古代提出了许多关于人性论的观点,如孟子的性善说,荀子的性恶说,董仲舒的性有善恶说,告子的无善无恶说

如果从伦理学的角度去解析这些问题,是很麻烦的事情.不如我讲解一下我的观点,你可以尝试着理解.
我认为人性无法从善或恶的观点去认识的,你能说狼是恶,而羊是善的吗?不能,狼是肉食,羊是草食,狼吃羊是它的本性,羊吃草也是它的本性.善或恶的定义也不能用什么样的概念来确定,因为他们之间没有界限,也不能人为的规定一个界限.其实世间有很多的事也是如此,比如好和坏,美和丑,大和小,多和少等等.
基于此,我提出了一个观点,就是人性是趋善的,弃恶的.没有一个人不向往美好,不希望和谐,只是他们在追求理想和愿望时,因为自己以往经验和意识的原因,会采取不同的方法去实践,当人们不理解他的方法时,会误解,就又会以自己的好恶去评价.世俗的善恶观点是不足取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1-07
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性本恶”,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所以要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荀子主张统治者施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巨大,认为“人之性恶”,认为人生来本性是恶的,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荀子还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具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第2个回答  2011-01-07
孟子和荀子都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只是他们的思想不一致。
孟子主张行“王道”,施“仁政”,认为“性本善”。而荀子则隆礼重法,认为“性本恶”。
第3个回答  2011-01-07
不一样的是孟字和荀字,相同的是都带子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