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格律诗与词在句法和压韵上有什么差异。

如题所述

差异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我简要归纳一下,大概有以下几类:
1、格律诗都是五言或七言的齐言诗;而词是长短句。
2、格律诗从字数上分有五言、七言两种,从句数上分有绝句、律诗、排律三种;词通过词牌来进行规范,每一个词牌都有其对应的字数、句数要求,种类非常繁多。
3、格律诗每一句的平仄有四种基本句式(在此基础上存在种种有规律的变体),句与句之间有严格的粘对规范;词的平仄同样要靠词牌来进行规范,需查询词谱或参照前人成作来进行创作,不同的词牌间没有什么规律可循。
4、格律诗要求偶句押韵(有时首句也入韵),押平声韵;词的押韵同样需要通过词牌规范,不同的词牌对该词韵脚的位置、韵的平仄均有要求。
5、格律诗用韵一般要求参照《平水韵》;而词的用韵则比较宽泛,宋代时没有韵书作为参考,大部分词人使用的是当时的实际语音,清代戈载曾根据宋词用韵实际,编有一部《词林正韵》,比较为后世认可,可作为填词用韵的参照。
6、在格律诗中,律诗和排律除首尾两联外,对中间各联一般都有字面意思对仗的要求;词在对仗方面同样通过词牌规范,有的词牌没有对仗要求,有的词牌则对词中部分句子有此要求,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没有参照什么书籍,只是随便想到几点,可能还有不全面之处。我依然认为格律诗和词宽泛地放在一起比对,没有什么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1-11
1、格律诗的句式都是齐句,分为五言和七言(其实也还有六言,只是很少人去写,所以六言被淡忘啦),其中又分为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通常十句以上,五言居多,七言很少,排律很难写,除首尾外,中间无论多少联都要对仗,就是古人也很少去写,特别还要是佳篇,就更难啦,如《省试湘灵鼓瑟》这篇不错)。格律诗一般押平韵,有时古人也押仄韵,其实也可以,不要认为一押仄韵就是古体诗,格律诗是讲究粘对、平仄的,韵并不是其唯一标准。现在认为,写诗是可以通押的,即可以押邻韵,例如一东二冬韵通押,这是可以的。对仗是律诗和排律所必须的,律诗中间两联对仗,也有八句全部对仗的,如杜甫的《登高》,绝句没有规定必须对仗,所以很自由。
2、词,又称诗余,也不能说词和诗完全没有关系,在词中,看见七言或者五言句时,大部分都合诗律,也有人借诗律来对其句子进行修改,就如拗救一般,我认为这是可以的。词的填写需要词谱,有《钦定词谱》、《白香词谱》等,词的押韵是根据各自词谱的规定来押,不过压平韵居多(其中分为平韵、仄韵、平仄通押、平仄交错押、平仄两用、平仄转换押这六类),有的词也要对仗,不过词的对仗要比诗的宽松许多,有时不对仗也可以,词句为长短句,适宜抒情,词中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明朝之后的叫法,现在沿用,不过在宋朝,分为令、引、近、慢四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