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的例子

如题所述

揠苗助长与庖丁解牛两个典故便是对这一问题的绝妙说明。

有个急性子的宋国人,日夜盼望稻田里的稻子快些长大。可是,稻子是要慢慢长的,不能照他想的那样长的那么快。

有一天,他想出了一个妙计:下得田去,把每棵稻子都从土里拔高了一些。“好累啊!辛辛苦苦干了一整天!不过,田里的稻子倒是都长高好些了。”

他的儿子听说田里的稻子长高了好些,连忙跑到田里去看。可是,糟糕得很,田里的稻苗的叶子,都开始枯萎了。这说明了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扩展资料

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必须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其次,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第一,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第二,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第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26
(1)主观能动性亦称自觉能动性,是指主观对客观的能动作用,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和能力。主观能动性为人类所特有,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规律是事物和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与本质、必然性是同等程度的概念,把握了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把握了事物的必然性,就把握了事物的规律。规律具有客观性、稳定性和重复性及普遍性的特点。
(2)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客观规律性是属于物质世界自身;主观能动性是属于意识。但两者又都统一于世界的物质性。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
①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②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首先,客观规律向主观意识的转化,这是说人们在实践中认识了事物的规律,用观念去把握这种规律,这时客观规律便转化为人的主观意识。
其次,人的意识再把自己认识的规律同目的、理想结合起来,形成计划、方案、政策、方针等,并把它付诸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使之又转化为客观的东西。上述的全部过程都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所以尊重客观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尽管规律是客观的、不可抗拒的,但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毫无作为,恰恰相反,人们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仅可以认识规律,而且可以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意识的能动性,总是受客观物质的制约和决定。人的行动、目的、主张、计划等产生和实现的原因,只能从客观现实中去寻找;人们的目的、主张、计划等能否实现,归根到底取决于其思想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同时,还要看是否具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反对“精神万能”论,也要反对否认意识能动性的机械论。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再联系一自然灾害的例子具体谈谈即可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