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在与梁漱溟哲学对台的争辩中,讥梁先生的话中,关于“持管”“扪烛”的笑话是什么意思?

————北大哲学系有几位名教授,有打“哲学对台”的传统。胡适和梁漱溟便在北大红楼打过“哲学对台”。二人同时在楼上楼下的两间教室里讲课,胡适主张用西方文化代替东方文化;梁漱溟认为只有中国文化的复兴才是人类的出路所在。二人各执己见,学生好奇,不免向老师发出疑问。于是,胡适议论梁漱溟,说:“他连电影院都没进去过,怎么可以讲东西文化,印度哲学?岂不同‘持管’、‘扪烛’的笑话故事一样?”梁漱溟在回答学生的疑问时,则说:“胡先生根本不懂啥叫哲学,正犯着老圣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毛病。”惟听讲的人都佩服他们学问精湛,各有专长,而且又都有专门著作,所以这出对台戏足足唱了一年,叫座的情况不稍衰退。

“持管”典故出处是《庄子》,与后来的管中窥豹、管窥蠡测意义接近。有一句古诗是“持管谬窥天”是这里的变形。
成语解释:持管窥天 (chí guǎn kuī tiān)
解释:管:竹管;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通过竹管子的孔看天。比喻见闻狭隘或看事片面。
出处:《庄子·秋水》:“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

“扪烛”典故出自苏轼的《日喻》
原文是: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这两者的意思是很接近的。
回答完毕。
希望能够采纳,都是我自己手写的,如果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你可以追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1-06
苏轼《日喻》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扪烛典出此处。
持管不知其典从何来,不过凭字面意思来解,应该和扪烛类似。这是胡适先生讽刺梁先生学问片面,不能得窥全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