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塔,塔玲珑绕口令 全文是什么啊?

如题所述

玲珑塔是西河大鼓中的名段,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现今在快板、相声等多种表演形式也有当成绕口令或是贯口使用的。

《玲珑塔》原文:

高高山上一老僧,身穿衲头几千层。

若问老僧年高迈?曾记得黄河九澄清。

五百年前,清一澄,总共是四千五百冬。

老僧收了八个徒弟,八个弟子都有法名。

大徒弟名字就叫青头愣,二徒弟名叫愣头青。

三徒弟名字就叫僧三点,四徒弟名字就叫做点三僧。

五徒弟名叫蹦葫芦把儿,六徒弟名叫把儿葫芦蹦。

七徒弟名字就叫随风倒,八徒弟名字就叫做倒随风。

老师傅教给他们八宗艺,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青头愣会打磬,愣头青会撞钟。

僧三点会吹管,点三僧会捧笙。

蹦葫芦把儿会打鼓,把儿葫芦蹦会念经。

随风倒他会扫地,这个倒随风他会点灯。

老师傅叫他们换上了一换,不知道换成换不成。

这个愣头青他打不了这青头愣的磬,

青头愣就撞不了愣头青的钟。

点三僧吹不了这僧三点的管,

这个僧三点捧不了点三僧的笙。

把儿葫芦蹦打不了蹦葫芦把儿的鼓,

蹦葫芦把儿他念不了把儿葫芦蹦的经。

倒随风他扫不了这随风倒的地,

哪个随风倒他点不了这倒随风的灯。

老师傅一见有了气,要打徒弟整八名。

眼睁睁,八位徒弟个顶个的就要挨打,

从外面,又来了五位云游的僧。

五位僧人把情讲,罚他们后面去数塔玲珑。

玲珑宝塔,十三层,临去数单层,回来数双层,

谁要是数过来谁就是大师兄。

谁要是数不过来玲珑塔,叫他罚跪到天明。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一层。

一张高桌四条腿,一个和尚一本经,

一个铙钹一口磬,一个木鱼一盏灯。

一个金铃,整四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三层。

三张高桌十二条腿,三个和尚三本经,

三个铙钹三口磬,三个木鱼三盏灯。

三个金铃,十二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五层。

五张高桌二十条腿,五个和尚五本经,

五个铙钹五口磬,五个木鱼五盏灯。

五个金铃,二十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七层。

七张高桌二十八条腿,七个和尚七本经,

七个铙钹七口磬,七个木鱼七盏灯。

七个金铃,二十八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九层。

九张高桌三十六条腿,九个和尚九本经,

九个铙钹九口磬,九个木鱼九盏灯。

九个金铃,三十六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十一层。

十一张高桌四十四条腿,十一个和尚十一本经,

十一个铙钹十一口磬,十一个木鱼十一盏灯。

十一个金铃,四十四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十三层。

十三张高桌五十二条腿,十三个和尚十三本经,

十三个铙钹十三口磬,十三个木鱼十三盏灯。

十三个金铃,五十二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往回数。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十二层。

十二张高桌四十八条腿,十二个和尚十二本经,

十二个铙钹十二口磬,十二个木鱼十二盏灯。

十二个金铃,四十八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十层。

十张高桌四十条腿,十个和尚十本经,

十个铙钹十口磬,十个木鱼十盏灯。

十个金铃,四十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八层。

八张高桌三十二条腿,八个和尚八本经,

八个铙钹八口磬,八个木鱼八盏灯。

八个金铃,三十二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六层。

六张高桌二十四条腿,六个和尚六本经,

六个铙钹六口磬,六个木鱼六盏灯。

六个金铃,二十四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四层。

四张高桌十六条腿,四个和尚四本经,

四个铙钹四口磬,四个木鱼四盏灯。

四个金铃,十六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两层。

两张高桌八条腿,两个和尚两本经,

两个铙钹两口磬,两个木鱼两盏灯。

两个金铃,整八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僧人数罢玲珑塔,抬头看,满天星。地上看,有个坑。

坑里看,冻着冰。冰上看,一棵松。

松上看,落着鹰。屋里看,一老僧。

僧前看,一本经。经前看,点着灯。

墙上看,钉着钉。钉上看,挂着弓。

看著看著,眯了眼,西北乾天,刮大风。说大风,好大的风。

十个人见了,九个人惊,

刮散了满天星,刮平了地上坑,

刮化了坑里冰,刮倒了冰上松,

刮飞了松上鹰,刮走了一老僧,

刮翻了僧前经,刮灭了经前灯,

刮掉了墙上钉,刮崩了钉上弓。

霎时间,只刮得,星散、坑平、冰化、松倒、鹰飞、僧走、经翻、灯灭、钉掉、弓崩。

“玲珑塔”的演唱者:马增芬

马增芬,女,1921年出生于北京,西河大鼓演员。五岁随父马连登学艺,七岁登台,曾在平、津一带演出。建国后,任中央广播说唱团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1960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擅唱短段,与其父共创西河大鼓“马派”唱腔。擅演曲目有《薛家将》、《花唱绕口令》,《江竹筠》、《一分钱一两米》等。

马增芬天资聪慧,不但自幼学唱西河大鼓,而且学习弹三弦。5岁时开始跟随父亲马连登先生在天津撂地演唱西河大鼓,同时还兼为马老先生三弦伴奏。7岁时,在天津大观楼首次登台演唱西河大鼓而走红出名。11岁、12岁时,便在律京唐及河北地区的戏曲曲艺表演界小有名气。她超凡的艺术才能、娴熟的表演技巧,博得广大观众的喜爱。

15岁时同著名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刘宝全、白云鹏、孙小轩、骆玉笙及相声表演艺术家常宝堃、张寿臣等同台演出。解放前她演出的主要传统曲目有《杨家将》、《呼家将》、《薛刚反唐》、《隋唐演义》、《玲珑塔》、《马前泼水》、《游湖》等。

在17岁那年,她以超群的艺术功力首次成功地灌制了她的首张个人唱片《玲珑塔》,至今这脍炙人口的唱段仍为人们赞叹。马增芬歌喉嘹亮, 可以用“华”、“美”、“甜”、“脆”四个字来概括。她的唱腔挺秀豪放、跳跃活泼、感情丰富,有新鲜感、流动感、感染力强,很注意音乐造型,充满时代气息。

马增芬的生命是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的。她在追求艺术上尽善尽美的同时努力完善着自己。她倾心她的艺术,同时又用西河大鼓作为武器去战斗,当好宣传员,做 广播战线上的尖兵。在广播局(后广电部)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她作为广播事业的优秀代表出席全国先进工作者大会,她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她多次被邀请 到中南海为中央首长演出,并荣幸的被邀为周恩来总理的客人共进午餐。她多次上山乡、到农村、下部队、去工厂演唱,练兵场射击场、车间里机床旁、田间地头打 谷场都是她的舞台。深受广大工农兵的喜爱。

扩展资料:

民国二十四年(1935),上海英国百代唱片公司拟灌制西河大鼓《玲珑塔绕口令》唱片,因原定的人选焦秀兰一时没找到,便选中了当时年仅十四岁但已崭露头角的马增芬。唱片发行后,并由此大大提高了马增芬的知名度。

1954年中央广播说唱团马增芬将传统相声《十八愁绕口令》整理成西河大鼓曲词演唱。原相声中不同的绕口令共有十六段,整理时精选了其中七段活泼有趣的加工成西河大鼓曲词表演。1956年由中国唱片社灌制成唱片,发行全国。

绕口令原是说的,所以有一些下句的末一个字用仄声字押韵,而西河大鼓在规格上要求所有下句的末一个字都用平声字押韵,绕口令中有些儿化韵的词汇也很难上口。马增芬勇于突破旧格律,用数着唱、跳着唱、虚着唱、似说似唱等新方法来演唱,要求三弦伴奏像数板配乐似的快慢跳宕,节奏鲜明,临到结尾,越唱越快,戛然而止。然后转成两句〔二板〕:“我一言唱不尽绕口令儿,我唱得不好,您多把意见提。”缓缓结束,听来既有趣又有回味。

马增芬不但完整地继承西河大鼓艺术的优秀精华,而且不断的创新以能描述刻画时代人物。比如演唱志愿军战士邱少云的唱段《邱少云》,一改她习惯的活泼流畅的 唱腔,整个基调都是庄严的。为了加进感情渲染、她不加花腔,多用拉腔、下扎腔去充实演唱效果。在开始时她用凝重的语调配乐朗诵四句诗句,将听众带进战火纷 飞的朝鲜战争的环境中去。唱段的中间加进说白,使说唱相间,增加表现力。

《花唱绕口令》七段绕口令七种辙韵依次是:

一、“六十六岁刘老六”,油求辙。

二、“十道儿黑”,      灰堆辙。

三、“出前门往正南”,  言前辙。

四、“板凳宽扁担长”,  江洋辙。

五、“姐妹二人去逛灯”,中东辙。

六、“高高山上小庙儿”,遥条辙。

七、“闲来没事出城西”,一七辙。

七段绕口令选用七种辙韵,这种唱词辙韵的结构称“花辙”,所以在标题上称“花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玲珑塔 (西河大鼓名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02

玲珑塔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西河大鼓中的名段,其内容如下:

高高山上一老僧,身穿衲头几千层。

若问老僧年高迈?曾记得黄河九澄清。

五百年前,清一澄,总共是四千五百冬。

老僧收了八个徒弟,八个弟子都有法名。

大徒弟名字就叫青头愣,二徒弟名叫愣头青

三徒弟名字就叫僧三点,四徒弟名字就叫做点三僧。

五徒弟名叫蹦葫芦把儿,六徒弟名叫把儿葫芦蹦。

七徒弟名字就叫随风倒,八徒弟名字就叫做倒随风。

老师傅教给他们八宗艺,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青头愣会打磬,愣头青会撞钟。

僧三点会吹管,点三僧会捧笙。

蹦葫芦把儿会打鼓,把儿葫芦蹦会念经。

随风倒他会扫地,这个倒随风他会点灯。

老师傅叫他们换上了一换,不知道换成换不成。

这个愣头青他打不了这青头愣的磬,

青头愣就撞不了愣头青的钟。

点三僧吹不了这僧三点的管,

这个僧三点捧不了点三僧的笙。

把儿葫芦蹦打不了蹦葫芦把儿的鼓,

蹦葫芦把儿他念不了把儿葫芦蹦的经。

倒随风他扫不了这随风倒的地,

哪个随风倒他点不了这倒随风的灯。

老师傅一见有了气,要打徒弟整八名。

眼睁睁,八位徒弟个顶个的就要挨打,

从外面,又来了五位云游的僧。

五位僧人把情讲,罚他们后面去数塔玲珑。

玲珑宝塔,十三层,临去数单层,回来数双层,

谁要是数过来谁就是大师兄

谁要是数不过来玲珑塔,叫他罚跪到天明。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一层。

一张高桌四条腿,一个和尚一本经,

一个铙钹一口磬,一个木鱼一盏灯。

一个金铃,整四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三层。

三张高桌十二条腿,三个和尚三本经,

三个铙钹三口磬,三个木鱼三盏灯。

三个金铃,十二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五层。

五张高桌二十条腿,五个和尚五本经,

五个铙钹五口磬,五个木鱼五盏灯。

五个金铃,二十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七层。

七张高桌二十八条腿,七个和尚七本经,

七个铙钹七口磬,七个木鱼七盏灯。

七个金铃,二十八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九层。

九张高桌三十六条腿,九个和尚九本经,

九个铙钹九口磬,九个木鱼九盏灯。

九个金铃,三十六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十一层。

十一张高桌四十四条腿,十一个和尚十一本经,

十一个铙钹十一口磬,十一个木鱼十一盏灯。

十一个金铃,四十四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十三层。

十三张高桌五十二条腿,十三个和尚十三本经,

十三个铙钹十三口磬,十三个木鱼十三盏灯。

十三个金铃,五十二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扩展资料

西河大鼓的变迁

早年在河北省中部就流传着演员以小三弦自弹自唱的“弦子书”和演员只敲击鼓板演唱的“单鼓板”。

至乾隆中期保定艺人刘传经、赵传璧、王路等,将弦子书与单鼓板结合一起,搭伴演出,形成以演员敲击鼓板,由另一人弹小三弦伴奏的演出形式,形成早期的木板大鼓,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的一种“说书”形式。很快在冀中地区得到普及。 

辛亥革命前后,由木板大鼓向西河大鼓的转变已然成熟,在农村以“赶庙会”的方式说唱中篇书为主,在河北省农村普遍流行,有部分艺人便进入城市谋生。

与其发源地最近的城市便是天津,最早到天津的演员有张双来、焦永泉、焦永顺、张士德、张士泉、白文生、白文明等,当时尚无西河大鼓之名,仍沿用在农村的叫法称为“犁铧片”或“梅花调”,也有的就叫“说书”。

1924年易县的王凤咏在天津“四海升平”与刘宝全等名家合作,在写海报时,因天津已有金万昌演唱的梅花大鼓(也称“梅花调”),为区别起见定名为“西河大鼓”。

因为这个曲种来自大清河、子牙河流域,天津人习惯称此两河为西河和下西河,故而得名。虽然这是在一种偶然的情况下定名,但由于它符合曲种的实际情况,而得到同行的认可,一直沿用至今。

西河大鼓进入天津后,最初在西城根儿一带“撂地说书”,后来移进草创时期的说书棚,多年来以书馆、茶社为主要演出场地,逐步发展成为说唱长篇书的形式,使许多演员在“书路”上不断提高,其唱腔反而放在次要地位。

这样的结果,使一部分人弃唱改说,成为评书演员,如咸士章、张起荣、张树兴、赵田亮等。这些人改说评书以后,仍以原来鼓书的“书路”进行表演,一般来说缺乏评书那种细腻的描绘、知识穿插和对书情书理的评论,但却能以情节紧凑为长,也能受到许多观众的欢迎,与评书形成平分秋色之势。

另一部分人则以演唱短段为主,参加各种综合曲艺场演出,他们在原有的小段的基础上,又向当时流行的京韵大鼓等鼓曲学习,运用西河大鼓曲调,演唱固定的脚本,在唱腔上加以丰富,提高了演唱技艺,演出于综合曲艺场。

如往返京津的焦秀兰、焦秀云,从北京定居天津的马增芬、马增芳及王艳芬等,都在发展西河大鼓的短段上取得一定的成就。

至20世纪30年代,在天津又出现了以赵玉峰为代表的“赵派”;郝英吉及其子女(郝庆轩、郝艳霞等)所形成的“郝派”;建国前后又有以马连登、马增芬父女为代表的“马派”,使西河大鼓流派纷呈,展现出多彩多姿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西河大鼓的变迁_中华相声网

玲珑塔西河大鼓名段_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0-05

高高山上一老僧,身穿衲头几千层。

若问老僧年高迈?曾记得黄河九澄清。

五百年前,清一澄,总共是四千五百冬。

老僧收了八个徒弟,八个弟子都有法名。

大徒弟名字就叫青头愣,二徒弟名叫愣头青。

三徒弟名字就叫僧三点,四徒弟名字就叫做点三僧。

五徒弟名叫蹦葫芦把儿,六徒弟名叫把儿葫芦蹦。

七徒弟名字就叫随风倒,八徒弟名字就叫做倒随风。

老师傅教给他们八宗艺,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青头愣会打磬,愣头青会撞钟。

僧三点会吹管,点三僧会捧笙。

蹦葫芦把儿会打鼓,把儿葫芦蹦会念经。

随风倒他会扫地,这个倒随风他会点灯。

老师傅叫他们换上了一换,不知道换成换不成。

这个愣头青他打不了这青头愣的磬,

青头愣就撞不了愣头青的钟。

点三僧吹不了这僧三点的管,

这个僧三点捧不了点三僧的笙。

把儿葫芦蹦打不了蹦葫芦把儿的鼓,

蹦葫芦把儿他念不了把儿葫芦蹦的经。

倒随风他扫不了这随风倒的地,

那个随风倒他点不了这倒随风的灯。

老师傅一见有了气,要打徒弟整八名。

眼睁睁,八位徒弟个顶个的就要挨打,

从外面,又来了五位云游的僧。

五位僧人把情讲,罚他们后面去数塔玲珑。

玲珑宝塔,十三层,临去数单层,回来数双层,

谁要是数过来谁就是大师兄。

谁要是数不过来玲珑塔,叫他罚跪到天明。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一层。

一张高桌四条腿,一个和尚一本经,

一个铙钹一口磬,一个木鱼一盏灯。

一个金铃,整四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三层。

三张高桌十二条腿,三个和尚三本经,

三个铙钹三口磬,三个木鱼三盏灯。

三个金铃,十二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五层。

五张高桌二十条腿,五个和尚五本经,

五个铙钹五口磬,五个木鱼五盏灯。

五个金铃,二十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七层。

七张高桌二十八条腿,七个和尚七本经,

七个铙钹七口磬,七个木鱼七盏灯。

七个金铃,二十八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九层。

九张高桌三十六条腿,九个和尚九本经,

九个铙钹九口磬,九个木鱼九盏灯。

九个金铃,三十六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十一层。

十一张高桌四十四条腿,十一个和尚十一本经,

十一个铙钹十一口磬,十一个木鱼十一盏灯。

十一个金铃,四十四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十三层。

十三张高桌五十二条腿,十三个和尚十三本经,

十三个铙钹十三口磬,十三个木鱼十三盏灯。

十三个金铃,五十二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往回数。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十二层。

十二张高桌四十八条腿,十二个和尚十二本经,

十二个铙钹十二口磬,十二个木鱼十二盏灯。

十二个金铃,四十八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十层。

十张高桌四十条腿,十个和尚十本经,

十个铙钹十口磬,十个木鱼十盏灯。

十个金铃,四十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八层。

八张高桌三十二条腿,八个和尚八本经,

八个铙钹八口磬,八个木鱼八盏灯。

八个金铃,三十二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六层。

六张高桌二十四条腿,六个和尚六本经,

六个铙钹六口磬,六个木鱼六盏灯。

六个金铃,二十四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四层。

四张高桌十六条腿,四个和尚四本经,

四个铙钹四口磬,四个木鱼四盏灯。

四个金铃,十六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两层。

两张高桌八条腿,两个和尚两本经,

两个铙钹两口磬,两个木鱼两盏灯。

两个金铃,整八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僧人数罢玲珑塔,抬头看,满天星。地上看,有个坑。

坑里看,冻着冰。冰上看,一棵松。

松上看,落着鹰。屋里看,一老僧。

僧前看,一本经。经前看,点着灯。

墙上看,钉着钉。钉上看,挂着弓。

看著看著,眯了眼,西北乾天,刮大风。说大风,好大的风。

十个人见了,九个人惊,

刮散了满天星,刮平了地上坑,

刮化了坑里冰,刮倒了冰上松,

刮飞了松上鹰,刮走了一老僧,

刮翻了僧前经,刮灭了经前灯,

刮掉了墙上钉,刮崩了钉上弓。

霎时间,只刮得,星散、坑平、冰化、松倒、鹰飞、

僧走、经翻、灯灭、钉掉、弓崩。

扩展资料:

玲珑塔是西河大鼓中的名段,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其演唱者为马增芬,系西河大鼓演员,北京人。其父马连登系著名评书演员。

演唱者:

马增芬

西河大鼓演员。

北京人。其父马连登系著名评书演员。其兄弟姐妹还有马增锟、马增惠、马增祥(马岐)。

她5岁开始学艺,7岁时全家搬到天津以卖艺为生。8岁时开始到地场说书,9岁到茶馆说《杨家将》,11岁在天津谦德庄茶舍与老艺人唱对口书《薛刚反唐》、《盗马金枪》,13岁时同老艺人乔清秀、王佩臣、段德贵等同台演出,同时灌制了《玲珑塔》、《马前泼水》、《闹天宫》等唱片。

15岁时同著名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刘宝全、白云鹏、孙小轩、骆玉笙及相声表演艺术家常宝堃、张寿臣等同台演出。解放前她演出的主要传统曲目有《杨家将》、《呼家将》、《薛刚反唐》、《隋唐演义》、《玲珑塔》、《马前泼水》、《游湖》等。

玲珑塔(上古十大神器之一)

    全名八宝玲珑剔透舍利子如意黄金宝塔,有收妖魔,镇鬼煞之能,原为天界重宝,拥有浩大无俦之力,据说能降伏一切妖魔鬼怪,必要时仙神也能被收服。

    玲珑塔内共有七件举世无双的法宝,分别是三足金乌、瑰仙剑、惊神戟、乾坤尺、天罗伞、净世拂尘和战天刺。玲珑塔最神奇之处不在于塔内的宝物,而是它有着类似纳善镜中芥子乾坤般的另外一个世界,状若七层但不必七层,以逞道法之变化。

传说,李靖夫人殷氏怀孕三年零六个月,得梦生下个肉球,李靖大惊,一剑砍去,分开肉球,跳出一个孩子。他手套金镯,腹围红绫,满地上走。这金镯和红绫系金光洞镇洞之宝——“乾坤圈”和“混天绫”,故当时满地红光,满屋异香。第二天,太乙真人登门道贺,收孩子为徒弟,取名“哪吒”。

哪吒七岁,五月的一天,到九湾河东海口洗澡,惊动了龙宫。东海龙王派巡海夜叉李艮来查问,发生口角。李艮一斧劈来,哪吒躲过,用乾坤圈把夜叉打得脑浆迸流。龙王三公子敖丙气势汹汹赶来抓他,又被他用混天绫裹住,抽筋而亡。东海龙王到天宫上本,又在宝德门遭到他的痛打,还被他抓下四、五十片鳞甲,鲜血淋漓,狼狈不堪。

闯下这“灭门绝户”的大祸,他毫不在意,还轻描淡写地说是由于“一时性急”。当四海龙王敖光、敖顺、敖明、敖吉联名奏准玉帝来拿李靖夫妇问罪时,哪吒说:“一人行事一人当,我打死敖丙、李艮,我当偿命,岂有子连累父母之理!”为了不连累双亲,他断臂剖腹,剜肠剔骨,还于父母。

他的孝道感动了玉帝,李靖夫妇亦因此得赦。但李靖却对哪吒不能谅解,还对他的魂魄继续进行无理逼迫,这使哪吒无法容忍。他认为骨肉已经归还父母,便不再相干,如仍要加害,则成了仇敌。于是他经师父太乙真人的帮助,借莲花再度化身成形后,立即下山找李靖报仇。

他来到陈塘关直闯帅府,见了李靖,大声斥责:“李靖!我骨肉已交还于你,我与你无相干碍,你为何往翠屏山鞭打我的金身,火烧我的行宫?今日拿你,报一鞭之恨!”李靖还没有回话,哪吒就已把枪一晃,劈脑刺去。李靖败走,哪吒紧追不舍。

后来李靖遇到文殊广法天尊及燃灯道人,燃灯送了他玲珑塔这件法宝,专门用来收服哪吒,再后来,燃灯道人助其成就“托塔天王”之名,并名为天兵之首。

玲珑塔曾用于镇压九尾狐,最后失落在人间,无人知晓其下落。 

玲珑塔也是游族网络出品的网页游戏《轩辕变》中的十大神器之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玲珑塔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5-08
玲珑塔来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一层。
一张高桌四条腿,一个和尚一本经,一个铙钹一口磬,一个木鱼一盏灯。
一个金钟,整四两,西北风一刮,纹儿了纹儿了响纹儿了嗡。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三层。
三张高桌十二条腿,三个和尚三本经,三个铙钹三口磬,三个木鱼三盏灯。
三个金钟,十二两,西北风一刮,纹儿了纹儿了响纹儿了嗡。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五层。
五张高桌二十条腿,五个和尚五本经,五个铙钹五口磬,五个木鱼五盏灯。
五个金钟,二十两,西北风一刮,纹儿了纹儿了响纹儿了嗡。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七层。
七张高桌二十八条腿,七个和尚七本经,七个铙钹七口磬,七个木鱼七盏灯。
七个金钟,二十八两,西北风一刮,纹儿了纹儿了响纹儿了嗡。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九层。
九张高桌三十六条腿,九个和尚九本经,九个铙钹九口磬,九个木鱼九盏灯。
九个金钟,三十六两,西北风一刮,纹儿了纹儿了响纹儿了嗡。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十一层。
十一张高桌条四十四条腿,十一个和尚十一本经,十一个铙钹十一口磬,
十一个木鱼盏灯。十一个金钟,四十四两,西北风一刮,纹儿了纹儿了响纹儿了嗡。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十三层。
十三张高桌五十二条腿,十三个和尚十三本经,十三个铙钹十三口磬,
十三个木鱼盏灯。十三个金钟,五十二两,西北风一刮,纹儿了纹儿了响纹儿了嗡。
玲珑塔来塔玲珑,玲珑宝塔十二层。
十二张高桌四十八条腿,十二个和尚十二本经,十二个铙钹十二口磬,
十二个木鱼十二盏灯。十二个金钟,四十八两,西北风一刮,纹儿了纹儿了响纹儿了嗡。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十层。
十张高桌四十条腿,十个和尚十本经,十个铙钹十口磬,十个木鱼十盏灯。
十个金钟,四十两,西北风一刮,纹儿了纹儿了响纹儿了嗡。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八层。
八张高桌三十二条腿,八个和尚八本经,八个铙钹八口磬,
八个木鱼八盏灯。八个金钟,三十二两,西北风一刮,纹儿了纹儿了响纹儿了嗡。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六层。
六张高桌二十四条腿,六个和尚六本经,六个铙钹六口磬,
六个木鱼六盏灯。六个金钟,二十四两,西北风一刮,纹儿了纹儿了响纹儿了嗡。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四层。
四张高桌十六条腿,四个和尚四本经,四个铙钹四口磬,
四个木鱼四盏灯。四个金钟,十六两,西北风一刮,纹儿了纹儿了响纹儿了嗡。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两层。
两张高桌八条腿,两个和尚两本经,两个铙钹两口磬,
两个木鱼两盏灯。两个金钟,整八两,西北风一刮,纹儿了纹儿了响纹儿了嗡。
僧人正数玲珑塔,抬起头来看分明:
天上看,满天星。地上看,有个坑。
坑上看,冻着冰。冰上看,长着松。
松上看,落着鹰。山前看,一老僧。
僧前看,一本经。屋里看,点着灯。
墙上看,钉着钉。钉上看,挂着弓。
看着看着花了眼,可不好了,西北乾天起了大风。
说大风,好大的风,十个人见了九个人惊。
刮散了,满天星。刮平了,地上坑。
刮化了,坑上冰。刮倒了,冰上松。
刮飞了,松上鹰。刮跑了,一老僧。
刮碎了,一本经。刮灭了,屋里灯。
刮掉了,墙上钉。刮翻了,钉上弓。
第4个回答  2013-11-03
高高山上到有一位老僧,身穿着衲头几千层。
  你要问老僧年纪有多么大,曾记得黄河九澄清。
  五百年才澄一澄,总共是四千五百冬。
  老僧收了八个徒弟,八个弟子个个的有法名。
  大徒弟名字就叫青头愣,二徒弟名叫愣头青。
  三徒弟名字就叫僧三点,四徒弟名字就叫做点三僧。
  五徒弟名叫蹦葫芦棒,六徒弟名叫棒葫芦蹦。
  七徒弟名字就叫随风倒,八徒弟就叫做倒随风。
  八个徒弟,学会了八种艺,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青头愣会打磬,愣头青会撞钟。
  僧三点会吹管,点三僧会捧笙。
  蹦葫芦棒会打鼓,棒葫芦蹦会念经。
  随风倒他会扫地,这倒随风他会点灯。
  老师傅叫他们换上了一换,不知道换成换不成。
  这个愣头青他打不了这青头愣的磬,青头愣撞不了愣头青的钟。
  点三僧吹不了这僧三点的管,僧三点捧不了点三僧的笙。
  棒葫芦蹦打不了蹦葫芦棒的鼓,蹦葫芦棒他念不了棒葫芦蹦的经。
  倒随风他扫不了这随风倒的地,随风倒他点不了这倒随风的灯。
  老师傅一见有了气,要打徒弟整八名。
  眼睁睁,八位徒弟个个的就要挨打,从外面,又来了五位云游的僧。
  五位僧人把情讲,罚他们后面去数塔玲珑。
  玲珑宝塔,十三起儿,临去数单层,回来数双层,谁要是数过来谁就是大师兄。
  谁要是数不过来玲珑塔,叫他一夜罚跪,到天明。
  玲珑塔来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一层。
  一张高桌四条腿,一个和尚一本经,一个铙钹一口磬,一个木鱼一盏灯。
  一个金钟,整四两,西北风一刮,纹儿了纹儿了响纹儿了嗡。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三层。
  三张高桌十二条腿,三个和尚三本经,三个铙钹三口磬,三个木鱼三盏灯。
  三个金钟,十二两,西北风一刮,纹儿了纹儿了响纹儿了嗡。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五层。
  五张高桌二十条腿,五个和尚五本经,五个铙钹五口磬,五个木鱼五盏灯。
  五个金钟,二十两,西北风一刮,纹儿了纹儿了响纹儿了嗡。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七层。
  七张高桌二十八条腿,七个和尚七本经,七个铙钹七口磬,七个木鱼七盏灯。
  七个金钟,二十八两,西北风一刮,纹儿了纹儿了响纹儿了嗡。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九层。
  九张高桌三十六条腿,九个和尚九本经,九个铙钹九口磬,九个木鱼九盏灯。
  九个金钟,三十六两,西北风一刮,纹儿了纹儿了响纹儿了嗡。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十一层。
  十一张高桌条四十四条腿,十一个和尚十一本经,十一个铙钹十一口磬,
  十一个木鱼盏灯。十一个金钟,四十四两,西北风一刮,纹儿了纹儿了响纹儿了嗡。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十三层。
  十三张高桌五十六条腿,十三个和尚十三本经,十三个铙钹十三口磬,
  十三个木鱼盏灯。十三个金钟,五十六两,西北风一刮,纹儿了纹儿了响纹儿了嗡。
  玲珑塔来塔玲珑,玲珑宝塔十二层。
  十二张高桌四十八条腿,十二个和尚十二本经,十二个铙钹十二口磬,
  十二个木鱼十二盏灯。十二个金钟,四十八两,西北风一刮,纹儿了纹儿了响纹儿了嗡。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十层。
  十张高桌四十条腿,十个和尚十本经,十个铙钹十口磬,十个木鱼十盏灯。
  十个金钟,四十两,西北风一刮,纹儿了纹儿了响纹儿了嗡。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八层。
  八张高桌三十二条腿,八个和尚八本经,八个铙钹八口磬,
  八个木鱼八盏灯。八个金钟,三十二两,西北风一刮,纹儿了纹儿了响纹儿了嗡。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六层。
  六张高桌二十四条腿,六个和尚六本经,六个铙钹六口磬,
  六个木鱼六盏灯。里个金钟,二十四两,西北风一刮,纹儿了纹儿了响纹儿了嗡。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四层。
  四张高桌十六条腿,四个和尚四本经,四个铙钹四口磬,
  四个木鱼四盏灯。四个金钟,十六两,西北风一刮,纹儿了纹儿了响纹儿了嗡。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两层。
  两张高桌八条腿,两个和尚两本经,两个铙钹两口磬,
  两个木鱼两盏灯。两个金钟,整八两,西北风一刮,纹儿了纹儿了响纹儿了嗡。
  僧人正数玲珑塔,抬起头来看分明:
  天上看,满天星。地上看,有个坑。
  坑上看,冻着冰。冰上看,长着松。
  松上看,落着鹰。山前看,一老僧。
  僧前看,一本经。屋里看,点着灯。
  墙上看,钉着钉。钉上看,挂着弓。
  看着看着花了眼,可不好了,西北乾天起了大风。
  说大风,好大的风,十个人见了九个人惊。
  刮散了,满天星。刮平了,地上坑。
  刮化了,坑上冰。刮倒了,冰上松。
  刮飞了,松上鹰。刮跑了,一老僧。
  刮碎了,一本经。刮灭了,屋里灯。
  刮掉了,墙上钉。刮翻了,钉上弓。
  直刮的:星散坑平冰化松倒鹰飞僧走经碎灯灭钉掉弓翻这么一段绕口令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