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显微镜放大倍数计算

显微镜接着电脑,然后在电脑上会显示放大物体的图片,那么从这个图片上如何计算出物体的实际大少呢?

计算公式:
电脑显示器尺寸×25.4mm÷CCD或是数码相机的版面×物镜倍数×适配镜倍数×显微镜系统放大倍数

例如:
用17寸电脑,连接1/3版面的CCD,放大的物镜是40倍,适配镜0.44倍,系统放大是1倍。
公式:
17*25.4*6*40*0.44*1≈45598mm
在此状态下显示放大物体的图片的倍数455.98倍
或是用目镜测微尺进行标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6-21
光学显微镜上有两种镜片,一种是目镜,既靠近眼睛的镜片,一种是物镜,既对着所观察物体的镜片,两种镜片是都标有乘以多少的数字,比如目镜所标的是*10。而物镜上所标的是*20。那么这个显微镜的实际放大倍数就是200倍了。一般来说目镜是不更换的,要进行不同倍数的显微操作,只改变物镜就可以了,一般的显微镜一般有三个物镜,使用时只需要转动一下就行,非常方便的。
第2个回答  2019-06-20
一般是说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最小分辨率即有效放大倍数的关系。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理论上这个放大倍数是可以任意的,只要把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做的足够大。
但实际上,受到光源波长的限制,根据瑞利判据,分辨率不能小于观察波长的1/2,
可见光波长约400-700nm,即采用短波长的紫光的情况下,最小分辨距离越200nm。
实际上光学显微镜最多可以做到放大1000倍(油镜可以做到大一些,约1400倍)大于这个倍数的光学显微镜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图像模糊。
提高这个极限的方法是改用波长更短的“光源”,于是短波长的电子显微镜便应运而生了。
第3个回答  2007-06-27
计算公式:
电脑显示器尺寸×25.4mm÷CCD或是数码相机的版面×物镜倍数×适配镜倍数×显微镜系统放大倍数

例如:
用17寸电脑,连接1/3版面的CCD,放大的物镜是40倍,适配镜0.44倍,系统放大是1倍。
公式:
17*25.4*6*40*0.44*1≈45598mm
在此状态下显示放大物体的图片的倍数455.98倍
或是用目镜测微尺进行标定

楼上的回答原理是对的 但可以在详细点么
第4个回答  2007-06-21
用显微镜看尺子,再与真实尺子对比,方可知道倍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