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责任的名篇,附加赏析。谢谢啊

如题所述

一、责任之爱国篇
引读:热爱祖国,不忘国耻,这是不同民族的共同责任。法国巴黎油画院有普法交战图,法国画家“自绘败状”,是为了教人勿忘国耻;强大的美国为了让人们记住珍珠港事件,把12月7日定为“国耻纪念日”,也是为了提醒民众莫忘历史,加强国防。勿忘国耻,历史才不会重演,勿忘国耻,我们才会能更好地开创未来;勿忘国耻,我们才会时时提醒自己肩承的重大责任……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热爱国家,为国献身的美德,“位卑未敢忘国忧”,正是有了这种强烈的责任感,才有了今天的和平安定。然而今天,人们面对民族灾难的遗迹,是否还牢记着奇耻大辱、爱国的责任?《哭泣的圆明园》从另一角度向我们提出了深沉的反思。
名作一:
哭泣的圆明园
张晓惠
一直以为,圆明园是哭泣的。八国联军蹂躏着她的肌体,摧毁着她的骨骼,冲天大火燃烧的是一个民族的自尊,百多年的疼痛如那西洋楼的残肴断垣穿越百年的风雨永远存在一一伫立在那西洋楼大水法的遗址前,我无法不感受圆明园的疼痛,感受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痛,是那种切肤的痛。
是十年前,去的回明园。没有人愿去,说是那么远,又没啥看的。我说我肯定要去。
是阴凄凄的天,是冷嗖嗖的细雨,和着秋风如刀子一般刮在脸上。沿着浩淼的湖水,我走啊走的,不见一个人影儿。最后,终于走到了那大水法遗址——尽管多少次从图片上,从教科书中见过这遗址的照片,可当我立在苍苍的天空下,真实地面对着这一片一地一旷野的玉白石块时,仍感到那来自心底的震憾!依旧华美一一我抚摸着那冰冰凉凉的玉石纹理;依旧精致一一那欧式的曲线流畅又不羁?依旧贵族一一断碎的罗马石柱在苍天下笔直出一派伟岸和傲然。后来我就流泪了,好在周围没人。我没带相机,但那石块、石柱、石雕连同那灰苍苍的天空一起烙在了脑海,成为心房上一幅永不磨灭的壁画。
十年后的今日,我说,再去圆明园。对我来说,去圆明园是一种凭吊,一种拜谒,甚至是一种提醒。说出这些我不怕别人说我矫情,我就是这样想的。
进了圆明园,才发现今非昔比。十年前的清寂不复存在,曾经寂静的圆明园一片喧嚣.柳绿桃红藤紫,满目春色也罢,昔日皇族的休闲园址,也该平常百姓流连赏目;门票从五角涨到二十五元也罢,这遗址这偌大的园子要人管理也得养活自己。装饰华丽的人力车左右缠着:去福海?去绮春风?就十元,拖您去西洋楼您哪!谢了您哪,我说,我就想自个走走。
往前,沿着湖边再往前,穿过紫藤架,右拐,是了,是遗址,大水法遗址。
想不到的是西洋楼遗址这儿,竟也有这许多的人!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孩子尖叫着互掷着石子;一群看来是高中生或是中专生的少男少女咬着冰棍儿在海宴堂遗址前高声唱着 “对面的女孩走过来走过来”;几位看上去似干部样的人笑咪咪地摆好阵势在镌刻着“圆明园“字样的大理石碑前照像,那捧着相机的说:笑!笑啊!这群人就腆着发福的肚皮蠢蠢地笑了。在大水法遗址前,就是小时在书中看到,十年前在那儿哭泣的五根大罗马柱那儿,一对情侣旁若无人地拥抱亲吻!
刹那,我有点不知所措。亲吻示爱干嘛到这大水法遗址前呢?在这样残破颓败的乱石间,怎么笑得出来?要唱歌蛮好去那桃红绿柳的绮春园、长春园或是泛舟福海啊!看着这群在破碎的石块遗址前欢笑的老老少少,仰首凝视那高高而破残的罗马柱,眼眶和心口就都隐隐地疼起来。历史呢?耻辱呢?血性呢?!
前些年,曾经围绕这圆明园需不需要重建有过争论,结果是理智的人们理解了废墟的价值,尊重了历史留给我们残酷的真实,这片废墟留下了。当时,我是为留下拍案叫好。可今日见到这么多在废墟上在遗址前欢笑嘻闹的人群,我有点怀疑留下的必要了,在经过那么岁月之后,眼前这般断壁残垣,还能提醒人们对一个多世纪前那场噩梦的记忆,那场中华民族的灾难与奇耻大辱?!
该是来圆明园,天就要阴的。一阵沙尘扑面而来,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劈头劈脸。欢笑的人群直往外冲。剩下我一人,静静地,在洁白的石块上坐下,对着这大水法遗址,对着这华美残破的罗马石柱,和苍天,和这些断壁残垣一起落泪哭泣……
(选自《中国共青团网站》)
赏析: 文题就充满了沉重的痛感,一个最能体现国耻的圆明园遗址也最能够激发国人的爱国情怀,提醒人们肩负着国家民族的重任。可今天圆明园似乎成了游览风景之地:桃红柳绿藤紫,一片喧嚣。更有甚者国民面对残破颓败的乱石,嘻闹、笑、亲吻、高歌这又怎么不令人心疼、悲叹!
作者选取圆明园的西洋楼大水法遗址来着力刻画突出中心,通过自己十年前后两次去圆明园的所见所闻所感,提出了令人沉痛的深思:面对欢笑嘻闹的人群,眼前这般断壁残垣,还能提醒人们对一个多世纪前那场噩梦的记忆,那场中华民族的灾难与奇耻大辱?!痛心和激愤流露于笔端,颇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慨。而这些都是通过十年前后所见情景的对比描写刻画也来的。
细读作者两次去大水法遗址的描写,字里行间洋溢着深情。十年前,心灵震憾,流泪了,“但那些石块、石柱、石雕连同那灰苍苍的天空一起烙在了脑海,成为心房上一幅永不磨灭的壁画。”十年后,眼眶和心口隐隐疼起来,发出对历史、耻辱、血性的呼唤!“对着这大水法遗址,对着这华美残破的罗马石柱,和苍天,和这些断壁残垣一起落泪哭泣……”震憾和心疼,两次落泪,情景交融,足以引起读者的震憾和反思:不忘国耻,肩负起爱国责任。紧扣文题,突出了主旨。

二、责任之职业篇
引读: 人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从事着不同的职业,职业的本身是无高低贵贱之分的,从事职业的人却都在承担着重大责任。医生以救死扶伤为已任,教师以育人为本份。前者有立竿见影之效,后者有百年大计之功。教师的一举止一投足往往对学生的一生产生着重大深远的影响。教师的责任往往体现在教育教学的一点一滴中,体现在教师的一言一语中。它往往很难立刻体现功效,但却无时不在肩负着职业的责任,它是一种无形的责任,有着一种职业道德的责任感。作家冯骥才《哦,中学时代》就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师职业的责任。
名作二:
哦,中学时代……
冯骥才
人近中年,常常懊悔青少年时由于贪玩或不明事理,滥用了许多珍贵的时光.想想我的中学时代,我可算是个名副其实的“玩将”呢!下棋、画画、打球、说相声、钓鱼、拘鸟窝等等,玩的花样可多哩!
我还喜欢文学。我那时记忆力极好,虽不能“过目成诵”,但一首诗念两遮就能吮吮巴巴背下来。也许如此,就不肯一字一句细嚼慢咽,所记住的诗歌常常不准确.我还写诗,自己插图,这种事有时上课时做。一心不能二用,便听不进老师在讲台上说些什么了。
我的语文老师姓刘,他的古文底子颇好,要求学生分外严格,而严格的老师往往都是不留情面的。他那双富有捕捉力的目光,能发觉任何一个学生不守纪律的行动。瞧!这一次他发现我了.不等我解释就没收了我的诗集。晚间祀时巴我叫去,将诗集往桌上一拍,并不指责我上课写诗,而是说:“你自己看看里边有多少错?这都是不该错的地方,上课时我全都讲过了!”他的神色十分严厉,好像刁很生气。我不敢再说什么,拿了诗集走去。后来,我带着那本诗集,也就是那些对文学浓浓的兴趣和经不住推敲的知识离开学校,走进社会。 社会给了我更多的知识。但我时时觉得,我离不开、甚至必须经常使用青少年时学到的知识,由此而感到那知识贫薄、残缺、有限.有时,在严厉的编辑挑出的许许多多错别字、病句或误用的标点符号时,只好窘笑。一次,我写了篇文章,引了一首古诗,我自以为记性颇好,没有核对原诗,结果收到一封读者客气又认真的来信,指出错处。我知道,不是自己的记性差了,而是当初记得不认真。这时我就生出一种懊悔的心情,恨不得重新回到中学时代,回到不留情面的刘老师身边。在那个时光充裕、头脑敏捷的年岁里,纠正记忆中所有的错误,填满知识的空白处。把那些由于贪玩而荒废掉的时光,都变成学习和刻苦努力的时光。峨,中学时代,多好的时代!
当然,这是一种梦想。谁也不能回到过去。只有抓住自己的今天,自己的现在,才是最现实的。而且我还深深地认识到,青年时以为自己光阴无限,很少有时间的紧迫感。如果你正当年少,趁着时光正在煌煌而亲热地围绕着你,你就要牢牢抓住它。那么,你就有可能把时光变成希望的一切。你如果这样做了,你长大不仅会做出一番成就,而且会成为一个真正懂得生命价值的人!
(选自《冯骥才名篇文库》)
赏析:本文是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创作的一篇回忆录。作者以满含深情的笔触抒写了自己对中学时代生活的留恋以及在中学时代没有打好的基本功的追愧。文中的语文老师刘老师曾经没收了作者少年时代创作的诗集并十分严厉地批评了他,并不指责他上课写诗,而是批评他诗集中不该错的地方。刘老师把对学生的爱体现在严格要求上,但他并没有扼杀作者对文学浓浓的兴趣,这一小小的做法,体现了刘老师肩负的教育教学的责任。
阅读这篇短文,很多读者容易忽略文中这个典型事例:语文老师批评“我”的诗集里有语言方面的错误的运用。其实从文章开始叙述自己贪玩就为这个中心事件的出现蓄了势,而随着这个事件后写到自己在写作过程中遭遇的尴尬正是对这一事件的延伸,同时也自然强调了这一事件对作者一生的影响。由此看来,阅读本文,懂得这一事件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三、责任之家庭篇
引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也就是承担着社会责任。家庭的责任常常通过亲情之爱体现出来,而点点滴滴的无私的父母之爱,正是最好的体现。说父母像大海,胞怀博大宽广;父母像太阳,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父母像大山,给儿女以不屈和坚强;父母像船上的竹篙,给儿女前进的力量……这些比喻赞美父母的言语,实际上是在赞美父母的爱产生的责任。父母的爱通过什么方式来传递的?读了肖复兴的《生命不仅属于自己》后,相信我们会另有一番感悟吧!
名作三:
生命不仅属于自己
肖复兴
母亲已经去世十几年了,怪得很,还是在梦中常常见到,而且是那样清晰。一个人与一个人的生命是这样系在一起,并不因为生命的结束而终止。
记得那一年母亲终于大病初愈了,那时,我刚刚大学毕业.一直躺在病床上,母亲消瘦了许多,体力明显不支,但总算可以不再吃药了,我和母亲都舒了一口气.记不得从哪一天的清早开始,我忽然被外屋的动静弄醒,有些害怕.因为母亲以前得的是幻听式精神分裂症,常常是在半夜和清晨时突然醒来跳下床,我真是生怕她的旧病复发.我悄悄地爬起来往外看,只见母亲穿好了衣服,站在地上甩胳膊伸腿弯腰的,有规律地反复地动作着,显然是她自己编出来的早操.我的心里一下子静了下来,母亲知道练身体了,这是好事,再老的人对生命也有着本能的向往。
大概母亲后来发现了每早的锻炼吵醒了我的懒觉,便到外面的院子里去练她自己杜撰的那一套早操,她的胳膊腿比以前有劲儿多了,饭量也好多了.正是冬天,清晨的天气很冷,我对母亲说:“妈,您就在屋子里练吧,不碍事的,我睡觉死。”母亲却说:“外面的空气好。”
也许到这时我也没能明白母亲坚持每早的锻炼为了什么。后来有一次我开玩笑说她:“妈,你可真行,这么冷,天天都能坚持!”她说:“咳,练练吧,我身子骨硬朗点儿,省得以后给你们添累赘。”这话说得我的心头一沉,我才知母亲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孩子,她把生命的意义看得是这样的直接和明了。在以后的很多日子里,我常常想起母亲的这话和她每天清早锻炼身体的情景,便常让我感动不已.一直到母亲去世的那一天,她都没给孩子添一点儿累赘。母亲是无疾而终,临终的那一天,她都将自己的衣服包括林子和手绢洗得干干净净,整齐地叠放在拒门里。
也许,只有母亲才会这样对待生命。她将生命不仅仅看成自己的,而是关系着每一个孩子,将她的爱通过生命的方式传递。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这样的,都不仅仅属于自己,都会天然地联系着他人,尤其是自己的亲人。只是有时我们不那么想或想得不周,总以为生命是属于自己,自己痛苦就痛苦罢了,而不那么善待甚至珍惜,不知道这样是会连及亲人的,他们现在会为我们日夜担心,日后会为我们辛苦操劳.这样的例子不止一人,我的弟弟就是其一。他饮酒成性,喝得胃出血,一边吃药一边照样攥着酒瓶不放。大家常常劝他,他却死猪不怕开水烫。不止一个人说他:“你得注意点儿身体,要不会喝出病来的,弄不好连命都得搭进去。”他却说一句:“无所谓.”照样以酒为乐,以酒为荣,根本没考虑到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包括我在内会也是那样轻巧的无所谓吗?他连起码想想如果有一天真是喝出病来不可收拾的时候会给亲人带来多少痛苦都没有。
每次看到他这样子,我便想起母亲,我也曾将母亲当时锻炼的情景告诉给他,但似乎他无动于衷。想想,他没有亲身感受到那情景,母亲每天清晨雄炼身体而想着包括我和他在内的孩子的当时,他喝酒喝得正痛快淋漓着呢.或许,这就是孩子和母亲的区别.只有孩子才始终是母亲的连心肉,孩子脱离母体之后总以为是飞跑了的蒲公英可以随处飘落而找不到了根系。
我们常说一个人和一个人感情是可以相通的,其实,一个人和一个人的生命更是可以相连的。
(选自《时文选粹》)
赏析:作者通过回忆母亲善待生命的态度,提出自己对生命的看法:生命不仅属于自己。文章主要是对母亲大病后坚持锻炼身体的言行细节描写突出母亲所做一切是为孩子,不想以后给孩子们添累赘。作者因此认识到母亲不仅把生命看成是自己的,“而是关系着每一个孩子,将她的爱通过生命的方式传递。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这样的,都不仅仅属于自己,都会天然地联系着他人,尤其是亲人。”从而得出“一个人和一个人的感情是可以相通的,其实,一个人和一个人的生命更是可以相连的。”作者的这种感悟是从独特的角度提出来的。不是简单从家庭爱的角度而是从生命的角度提出来的。
生命是弥足珍贵的,特别是当它和众多的生命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尊重自己的生命,就是不让生命成为别人的眼泪,不让生命在岁月里脱水,不让生命在季风中找不到方向。尊重自己的生命就是尊重别人的生命。尊重生命也就是承担着家庭的责任。这应该是我们读过本文后的感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