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对全国的统一有什么重大的意义?

简略回答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古代中国自东晋十六国以来270多年分裂割据、战乱不止的局面,使中华大地重新统一于中央政权之下,这是隋王朝对中国历史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此外,隋朝把陈后主和文武官员、衣冠世族、百工杂技以及乘服、图藉与法物等,运送到隋朝首都大兴城(今陕西西安市),运送的行列,前后达五百里。自晋室南渡后在江南保存两百多年的中国正统文物,至此重返北方。

扩展资料:

隋朝大一统后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采取的措施:

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政治初创三省六部制,完善于唐朝,巩固中央集权,正式推行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现象,另外建立政事堂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这些都强化了政府机制,根据南北朝的经验而改革政治,兴建了隋唐大运河以及驰道改善水陆交通线。

在军事上继续推行和完善府兵制,经济上一方面实行均田制并改定赋役,减轻农民生产压力,另一方面采取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等清查户口措施,以增加财政收入。

外交方面,隋朝盛世也使得当时周边国家和境内的少数民族如高昌、倭国、高句丽、新罗、百济与臣服的东突厥等国皆深受隋朝文化与典章制度的影响,外交以日本的遣隋使最为著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隋朝统一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隋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2-24
秦朝与隋朝都是特别短命的帝国,前者只存在了十五年,后者也只有三十八年。巧合的是,秦始皇扫荡六国,
统一天下用了九年时间,而隋文帝杨坚扫除南朝最后一个小王朝后陈,也是九年。同时中国最大的两个人造工程——长城和运河也都分别产生于这两个朝代,有点不谋而合的意味。更为有趣的是,这两个王朝都那么短命,基本是二世而亡。秦始皇统一文字、语言,以及计量标准等,而隋文帝则开创了影响深远的科举制度和新型文官制度,统一钱币,这些都称得上是开山之作,对后世影响很大。这两个王朝所建立的制度又都被后世承继,所以被称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更为有趣的是,在它们之后的汉代和唐代,都是中国历史上最富盛名的朝代。

秦 ⒈统一文字,使其成为一个民族的基础,并延用至今;
  ⒉废封国,立郡县,成为以后中国统一后管理的标准模式.历时数千年之久;
  ⒊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在商业上大大便利国内交流.;
  ⒋车同轨,道同距,修建秦直道大大便利国内交通;
  ⒌焚诗书,客观来讲统一了思想,避免因为历史问题而导致国家分裂;但是毁掉的各国古籍使得中国相当部分古
文化断层、古代史断代,这点确是遗憾;
  ⒍修建灵渠,加强了对珠江流域的控制,并使该地区永远成为中国的版图;
  ⒎修建长城,使其成为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天然分界,长城长期成为国界;
  ⒏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并使该地区永远成为中国的版图。

隋文帝在位期间,对国家管理体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在西方人眼中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
首先,确立三省六部制度。中央设尚书、门下、内史三省,以尚书令、纳言、内史令为长官,行使宰相职能,辅助皇帝处理国家事务。内史省和门下省系机要之司,内史省负责起草并宣行皇帝的制诏;门下省负责审查内史省起草的制诏和尚书省拟制的奏抄。尚书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其下设吏部、礼部、兵部、都官、度支、工部6部。每部设尚书为长官。尚书令下有尚书左、右仆射各一,左仆射分管吏、礼、兵三部事,右仆射分管度支、都官、工部三部。这样不仅加强了中央集权,而且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三权分立体制的新阶段。
其次,简化地方行政机构。南北朝时期,地方纷乱,各自为政,州、郡、县三级政区极其混乱,统治者为了让自己的亲戚朋友能当官,不惜滥增行政机构,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户不满千,二郡分领。至隋初,全国竟有241州、608郡、1524县,合计有2373个县以上行政建制。鉴于这种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弊病,本着存要去闲、并小为大的原则,隋文帝于开皇三年大刀阔斧进行机构改革,通过废郡,实行州县两级制,以州辖县,同时又省并了一些州县。隋炀帝大业三年,改州为郡,把州县制恢复为秦汉的郡县制。至隋炀帝时,全国已精简地方机构达40%,仅存郡190,县1255个。在精简行政机构的同时,隋文帝还严格实行定编定岗:上上州官吏的编制为323人,到下下州递减为167人;上上县官吏编制为99人,到下下县递减为49人。这不但大大节省了国家开支,减轻了百姓负担,而且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再次,废除酷刑,修订《开皇律》。对前代81条死罪、150条流罪、1000余条徒、杖等酷刑以及灭族等恶法,都一概废止,大大减少了法律的残酷和野蛮性,在中国法制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第四,继续实行均田制度。隋初,在前朝均田制的基础上,隋文帝规定:丁男、中男受露田(种植五谷)80亩,永业田20亩,妇女受露田40亩。露田在受田者死后归还,永业田则无须归还。对一般农民,实行轻徭薄赋鼓励农桑的政策;对于豪强贵族兼并土地的行为,则给予打击。从而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国家赋税收入。
第五,设置义仓赈济饥民。隋文帝所设的义仓,又称社仓,设置于乡间,其储粮由百姓捐纳,以备饥荒时赈济灾民。而且明确规定民户捐粮于社仓的标准:“上户不过一石,中户不过七斗,下户不过四斗。”一般百姓都捐献得起,对穷苦百姓是一项有效的社会保障。2 G4 j& C) k0 c7 B- a( n# v' U
  
第六,建立科举选士制度。隋以前,门阀世族垄断朝政。隋文帝实行科举选士制度,重才学而不重门第,虽庶族寒门,只要有才能也有机会当官。这种“任人唯贤”的改革,削弱了门阀大族世袭特权,对后代影响很大。) V* h1 m) ~8 X0 x
  
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史书这样记载“每旦听朝,日昃忘倦,居处服玩,务存节俭,令行禁止,上下化之。”隋高祖从五更起就驾临听朝,从早到晚,不知疲倦,乐此不疲。
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亲民也是最深入基层了解民意的皇帝。
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澄清吏治,注重奖良惩贪的皇帝。
隋文帝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位也是惟一的创造了古往今来世界上无与伦比的世界第一城的皇帝。
隋文帝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位禁止宦官、外戚、女人干政的皇帝。
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统一天下后,不但没有杀敌国的投降战俘,而且厚待其亡国之君的仁慈皇帝。
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用纸张代替竹简作为公文奏章处理朝政的皇帝。
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杯酒释兵权”的皇帝,
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北方最强大游牧民族可汗尊为圣人可汗的中国皇帝,也是第一位令外族可汗表示愿为藩属永世归顺的中国皇帝。
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确立死刑三复奏制度的皇帝,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位规定死刑的复核是由国家最高权力部门来履行的皇帝。
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解除名山大川河泽之禁的皇帝,第一位与民同乐开放重要景区允许平民百姓在五岳游览观光并且可以狩猎的皇帝。
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三宫六院实行“精兵简政”的皇帝,与独孤皇后白头到老,不但没有传说中的“三千宠爱六宫粉黛”,而且后宫清简朴素,虚嫔妾之位,不设三妃。
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黄袍加身的皇帝,《读通鉴论》:“开皇元年,隋主服黄,定黄为上服之尊,建为永制。”自隋文帝开始穿黄袍以后,从此中国后代皇帝都穿黄色的衣服了。
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开国后只用了短短三年就打败了北方最强大游牧少数民族的皇帝。
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把新疆东部与南部、整个青海、整个宁夏、西藏东部与东北部、蒙古南部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皇帝。
隋文帝是创造中国历史上经济繁荣达到历代最高峰的太平全盛期的皇帝,开皇十二年财政部门上言隋文帝:“府藏皆满,无所容,积于廊庑。”隋文帝曰:“朕既薄赋于民,又大经赐用,何得尔也?”对曰:“入者常多于出,略计每年赐用,至数百万段,曾无减省。”于是更辟左藏院以受之。隋文帝诏曰:“宁积于人,无藏府库。河北、河东今年田租三分减一,兵减半功,调全免。”“开皇十七年,户口滋盛,中外仓库,无不盈积。所有赉给,不逾经费,京司帑屋既充,积于廓庑之下,上遂停此年正赋,以赐黎元。”这使人不由得联想起汉武帝初期“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从彼时起,整整经过七百多年,才重见这般富庶景象。两相比较,汉代先后通过了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五代帝王前仆后继的努力整整积蓄了七十多年才到达这个水平,而隋文帝只用了十余年时间就在经济富裕繁荣上超过了汉武帝刘彻时期全盛水平。
隋文帝下令制订的《开皇律》,对后世律法影响深远
隋文帝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位发明军区制的皇帝
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修建大运河的皇帝。
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发明国子监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命令由国家创办数学教育的皇帝。
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令琉球群岛归降中国成为中国附属国的皇帝。
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发明三省六部制的皇帝。
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行州、县两级制的皇帝。
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发明科举制,废除九品中正制的皇帝。
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不拘一格打破常规提拔人才的皇帝。
隋文帝时期的藏书量是中国历代最多的,隋朝藏书最多时有37万卷,77,000多类的图书。
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不惜巨金大赏犒劳有功将士的皇帝。
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正式建立府兵制的皇帝
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亲自对为国家战事而阵亡的士兵家属或伤兵进行抚恤慰问的皇帝。
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发明中文“自由”一词的皇帝。
隋文帝时期的地理学成就突出,在中国和世界地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诞生了世界上第一部全国性地图《区宇图志》。
隋文帝时期出现了中国第一部极为精准的历法《皇极历》,《皇极历》与汉武帝颁布的《太初历》不同,《太初历》多存谬误还没有四分历精确,而《皇极历》已经与现代科学得出的结论无异,许多细处与至今现行的数值几乎分毫不差。公元600年,刘焯创《皇极历》,首次考虑到太阳视运动的不均性,创立“等间距二次内插法公式”来计算日、月、五星的运行速度。推日行盈缩,黄道月道损益,日月食的多少及出现的地点和时间,这都比以前诸历精密。“定朔法”、“定气法”也是他的创见。《皇极历》推定的每76.5年春分点在黄道上西移一度的岁差,与现行数值非常接近,对后世的历法产生了巨大影响。
隋文帝时期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术——雕版印刷,为“四大发明”之一。
隋文帝时期开始设置邢窑烧制白瓷,首先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透影细白瓷技术,
隋文帝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银行——柜坊,
隋文帝时期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彩色纸张。
隋文帝时期隋朝已能制造玻璃了,李静训墓中发现了碧色玻璃瓶,这就是考古发掘中的铁证。
隋文帝时期的医学成就,至今仍盛传于世。
隋与秦相似,对统一中国,改革和开创各项事业都曾作出过开创性的贡献,但由于他们的改革力度过大,不但触犯了诸多方面的利益,而且超越了民心国力的承受能力,以至于都成了短命的过渡朝代。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7
隋朝的统一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它结束了自东晋十六国以来延续了270多年的南北分裂局面,使经济上同样繁荣的黄河、长江两流域统一在一个政权之下,推动了民族融合,消除了南北经济交流的障碍,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同时也为唐朝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清人王夫之曾经评论说:“隋统一天下,……以启唐二百余年承平之运。”隋文帝统一南北所起的作用,其功绩可与秦始皇相提并论。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7-28
隋文帝杨坚
隋文帝杨坚(541-604),隋朝开国皇帝。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百年严重分裂的中国,开创先进的选官制度,发展文化经济。使得中国成为盛世之国。文帝在位期间,隋朝开皇年间疆域辽阔,人口达到890万户 ,是人类历史上农耕文明的颠峰时期。杨坚是西方人眼中最伟大的中国皇帝。被尊为“圣人可汗”。581年,周静帝以杨坚众望有归下诏宣布禅让。杨坚三让而受天命,自相府常服入宫,备礼即皇帝位于临光殿,定国号为大隋,改元开皇,宣布大赦天下。   东汉灭亡后,中国经历了漫长而混乱的四分五裂的时期。汉民族陷入了长达三个半世纪的厮杀战乱之中。像仿于罗马帝国分裂后的欧洲的黑暗时代。当东晋在江南建国的同时,中国的北方则陷入分裂混战,黄河流域成为匈奴、羯、鲜卑、氐、羌等五个主要少数民族和汉族争杀的战场,并分别建立了自己的国家,相互争霸,不断有国家成立和灭亡。因东晋偏安江南,整个世家大族都不忠心于司马氏,同时各士族之间常为了争权而北伐。    据《晋书》记载,塞外内附有三十万人,入塞匈奴有数十万人,羯族和其它进入中原大地的十九种种族有一百多万人。而这些只是有记载的。南北朝时期,更是各种蛮族大批的进入中原,人数已经多于中原人。就是说北方少数民族已经占据统治地位,把中原瓜分了。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在中原的土地上建立了自己的国家。   公元306年,巴氐族人李雄称帝,定都四川成都,建国号大成,史称成汉。 西元315年,拓跋族人猗卢称王,建国号代,占有蒙古地区。   公元319年,汉臣刘曜称帝,定都陕西西安,改汉为赵,史称前赵。前赵臣羯族人石勒称王。 西元337年,东晋臣鲜卑人慕容晃建燕,史称前燕。   公元351年,后赵臣氐族人符坚称王,定都陕西西安,建国号大秦,史称前秦。 西元384年,前秦臣鲜卑人慕容泓称王,建国号燕,史称西燕,占有陕西地区。前秦臣鲜卑人慕容垂称王,建国号燕,史称后燕,占有河北地区。   公元386年,前秦臣羌族人姚苌称帝,定都陕西西安,建国号大秦,史称后秦。前秦臣拓跋圭称王,建国号魏,史称北魏。   公元407年,匈奴人赫连勃勃称大单于,建国号大夏…… 五胡、十六国乱我中国。这时的中原人已不是汉时的中原人,汉朝的原有人口早已不足的一半。 中国开始蛮夷化,比起汉朝完全是一种经济文化的倒退。   多年的战乱使中国的文化、建筑遭到严重破坏,多少百年的文明古城成为灰烬。多少文化宗卷遭焚毁。战国、秦汉时期的艺术基本是看不到了。外来的宗教文化逐渐统治中国,中原大地上到处兴建大大小小的庙宇,供奉着外来的神。外来的佛教已远远的压过汉人推崇的儒教。异族的音乐、舞蹈、佛教的雕塑、绘画完全统治了中国。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除西晋有一较短时间的统一外,全国基本上处于分裂割据状态。这一时期,由于南北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民族的大融合,实现统一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全中国各阶层各族人民的迫切要求。   这时在中国黑暗的历史上出现了一个闪光的名字,一个伟大的皇帝,隋文帝杨坚。   581年二月甲子日,周静帝以杨坚众望有归下诏宣布禅让。杨坚三让而受天命,自相府常服入宫,备礼即皇帝位于临光殿,定国号为大隋,改元开皇,宣布大赦天下。   杨坚登基当天,长安城出现了八百年一次的祥瑞天象——庆云,仿佛上天也在热烈庆祝大隋皇朝的成立。 隋朝的李德林《天命论》中说隋文帝,“帝体貌多奇,其面有日月河海,赤龙自通,天角洪大,双上权骨,弯回抱目,口如四字,声若钏鼓,手内有王文,乃受九锡。昊天成命,于是乎在。顾盼闲雅,望之如神,气调精灵,括囊宇宙,威范也可敬,慈爱也可亲,早任公卿,声望自重。”   在中国历朝历代中,他被公认为是才智最高的皇帝,也是最为仁慈的圣皇天子。他精心治理,隋朝迅速强大繁荣起来。他不仅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还使隋朝成为政权稳固,社会安定,户口锐长,垦田速增,积蓄充盈,文化发展,甲兵强锐,威动殊俗的强盛国家。后人一般将隋文帝的大治誉为“开皇之治”。589年,隋灭了陈,统一了全国,同年琉球群岛归降隋朝,突厥可汗尊杨坚为圣人天可汗,表示愿为藩属永世归顺,千万世为圣朝典牛马。隋文帝结束了中国长期混乱的局面、征服各族蛮夷使中国又回到了和平年代。大隋朝建立以后,在政治、经济等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史称开皇之治。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将地方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地方官吏概由中央任免,由此巩固了中央集权。 五铢钱
开皇盛世气象恢宏磅礴,隋文帝下令修建西京大兴城(即后来长安城)和东京洛阳城,大兴城的修建不仅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规划高超水平的标志,也是当时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综合体现。大兴城乃当时的“世界第一城”,它的设计和布局思想,对后世都市建设及日本、朝鲜都市建设都有深刻的影响……   隋文帝于西元584年命宇文恺率众开漕渠。自大兴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汉代漕渠故道而东,至潼关入黄河,长150多公里,名广通渠。这是修建大运河的开始……   大运河对于中国来说远比长城对于中国更重要。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大隋留给我们子孙后代的财富、对后世中国造成深远的影响却很多。如三省六部制、开皇律、州县两级制、均田制、大运河、科举制、长安城、洛阳城、义仓的创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第4个回答  2013-02-26
1,结束了长期战乱的局势,为后来唐帝国的繁盛打下了基础:
2,隋朝的统一为经济的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人口逐渐增多,生产力得到提高,商业开始繁荣;
3,结束了地方割据,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做出了贡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