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山海经》 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的翻译

如题所述

译文:精卫衔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平沧海。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

原文: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没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出自——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陶渊明 《读山海经》。

扩展资料:

1,创作背景

这诗大约作于义熙四年(408年)之前,陶渊明处于归园田居前期,耕种之余便以琴书自娱。这期间他读了《山海经》及另一些神话、历史书如《穆天子传》之类,有感而作这首诗。

2,作者简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 [1]  ),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而这田园生活也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其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安天命”等消极思想。

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陶渊明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诗文重在抒情和言志。抒情、写景、议论紧密结合,情景交融,从中反映了作者的个性,他的清高自赏和不与世俗同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陶渊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14

译文:

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平沧海。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

原文: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出处:出自东晋陶渊明的《读山海经》

即使在《山海经》的神话世界里,精卫、刑天复仇的愿望,似亦未能如愿以偿。但是,其中的反抗精神,却并非是无价值的,这种精神,其实是中国先民勇敢坚韧的品格之体现。

渊明在诗中高扬此反抗精神,“猛志固常在”,表彰此种精神之不可磨灭;“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则将此精神悲剧化,使之倍加深沉。悲尤且壮,这就使渊明此诗,获得了深切的悲剧美特质。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逯钦立认为这组诗大约作于义熙四年(408年)之前,陶渊明处于归园田居前期,耕种之余便以琴书自娱。这期间他读了《山海经》及另一些神话、历史书如《穆天子传》之类,有感而作。

渊明此诗称叹精卫、刑天之事,取其虽死无悔、猛志常在之一段精神,而加以高扬,这并不是无所寄托的。《读山海经》十三首为一组联章诗,第一首咏隐居耕读之乐,第二首至第十二首咏《山海经》、《穆天子传》所记神异事物,末首则咏齐桓公不听管仲遗言,任用佞臣,贻害己身的史事。

因此,此组诗当系作于刘裕篡晋之后。故诗中“常在”的“猛志”,当然可以包括渊明少壮时代之济世怀抱,但首先应包括着对刘裕篡晋之痛愤,与复仇雪恨之悲愿。陶渊明《咏荆轲》等写复仇之事的诗皆可与此首并读而参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5-13
[译文] 精卫口含小小的木块,将要填平深深的大海。

[出典] 晋 陶渊明 《读山海经十三首》之十

注:

1、 《读山海经》 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2、注释:

《读山海经》共十三首,成一组,本诗是第十首。《山海经》共十八卷,内容多是记述古代海内外山川异物和神话传说。

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据《山海经·北山经》及《述异记》卷上记载,古代炎帝有女名女娲,因游东海淹死,灵魂化为鸟,经常衔木石去填东海。衔:用嘴含。微木:细木。

刑天:神话人物,因和天帝争权,失败后被砍去了头,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当嘴,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山海经·海外西经》)

同物:女娲既然淹死而化为鸟,就和其它的的相同,即使再死也不过从鸟化为另一种物,所以没有什么忧虑。

化去:刑天已被杀死,化为异物,但他对以往和天帝争神之事并不悔恨。

徒:徒然、白白地。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良辰:实现壮志的好日子。讵:岂。这两句是说精卫和刑天徒然存在昔日的猛志,但实现他们理想的好日子岂是能等待得到!

3、译文:

精卫口含小小的木块,将要填平深深的大海。刑天失败仍挥舞盾斧,刚毅的精神始终存在。 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徒然胸怀昔日的雄心,美好的时刻怎可期待!

4、陶渊明生平见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5、本诗原为《读〈山海经〉》诗的第十首,诗中歌颂了精卫和刑天的坚强斗争精神,寄托着诗人慷慨不平的心情和意愿。诗中所写的“精卫”和“刑天”是《山海经》中的两个动人的故事。

陶渊明对工业东晋的灭亡十分惋惜,对恭帝被弑痛心疾首。他不仅引用历史故事,抨击刘裕代晋,而且利用古代神话传说,表示了自己的不平和反抗情绪。

诗的前半部分,歌颂了精卫和刑天。“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精卫是炎帝少女死后化为的精灵,虽然身小力薄,却常西山之木以填于东海。“微木”与“沧海”是一组多么强烈悬殊的对比,以微木填海何时方可填平?一如愚公一担一石之移山。但诗人歌颂的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与矢志靡它的决心,只要有这种精神与决心终有成功胜利的一天!“刑天舞干戚”讲的是刑天操斧执盾不甘失败的故事。刑天被天帝断首,仍然挥舞牌,刚毅的精神长留不衰。“猛志固常在”中的这个“固”字点明刑天的“猛志”本为其生来所固有而永不衰竭,无论失败还是死亡终不能使其消减。诗人在“精卫”与刑天身上看到他们这种共有的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从而加以赞颂讴歌,就隐含着诗人自身也时时以这种精神自策自励。

这首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赞扬这两个英雄顽强的斗志。尽管良机已失,徒怀雄心,但他们也不存忧虑,毫无悔意。通过精卫和刑天的行动,寄托了自己的悲愤。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前二句写“精卫”与“刑天”如此刚毅的缘由。“同物”、“化去”即物化之意。“物化”一般指死生变化而言。生与死不过是不同形式的“物化”,死只不过是生的另一种形式而已。女娲变成精卫,刑天变成乳目脐口的怪神,都是由此物化为彼物,其精神不死,故而无论衔微木填海,或舞干戚向敌,都能无虑而不悔。诗人在此以“物化”的哲学观点激励自己无虑不悔的斗争意志。最后二句是诗人思想情感又一次跌宕:表面上是感叹精卫与刑天徒然存在着昔日猛志,但如愿以偿的时机岂能等到?实际上是诗人慨叹理想的无法实现。前人认为此二句是诗人的自白之语。

由于家庭出身的影响,陶渊明和已死去的晋朝,感情上有割不断的万缕千丝。刘裕上台后诛杀异己,的行为更使他不满于刘宋政权。因此,不能正确认识刘裕及他建立的新政在历史上起的积极作用。这正是诗人的局限。但他反对刘裕代晋和憎恶时代黑暗、政治残酷是紧紧相联系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批判刘宋政权,也是批判腐朽的东晋社会的继续。

这首诗写法曲折,意义较为隐晦,风格和情调与以上所选各篇大不相同,但在豪放之中仍然保持了诗人托物寄兴、精练含蓄,说理议论自然妥帖的特点。

6、 诗的前半部分,歌颂了精卫和刑天。“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精卫是炎帝少女死后化为的精灵,虽然身小力薄,却常西山之木以填于东海。“微木”与“沧海”是一组多么强烈悬殊的对比,以微木填海何时方可填平?一如愚公一担一石之移山。但诗人歌颂的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与矢志靡它的决心,只要有这种精神与决心终有成功胜利的一天!“刑天舞干戚”讲的是刑天操斧执盾不甘失败的故事。刑天被天帝断首,仍然挥舞牌,刚毅的精神长留不衰。“猛志固常在”中的这个“固”字点明刑天的“猛志”本为其生来所固有而永不衰竭,无论失败还是死亡终不能使其消减。诗人在“精卫”与刑天身上看到他们这种共有的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从而加以赞颂讴歌,就隐含着诗人自身也时时以这种精神自策自励。

  这首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赞扬这两个英雄顽强的斗志。尽管良机已失,徒怀雄心,但他们也不存忧虑,毫无悔意。通过精卫和刑天的行动,寄托了自己的悲愤。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前二句写“精卫”与“刑天”如此刚毅的缘由。“同物”、“化去”即物化之意。“物化”一般指死生变化而言。生与死不过是不同形式的“物化”,死只不过是生的另一种形式而已。女娲变成精卫,刑天变成乳目脐口的怪神,都是由此物化为彼物,其精神不死,故而无论衔微木填海,或舞干戚向敌,都能无虑而不悔。诗人在此以“物化”的哲学观点激励自己无虑不悔的斗争意志。最后二句是诗人思想情感又一次跌宕:表面上是感叹精卫与刑天徒然存在着昔日猛志,但如愿以偿的时机岂能等到?实际上是诗人慨叹理想的无法实现。前人认为此二句是诗人的自白之语。

7、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精卫填海《山海经·北山经》

精卫的故事。在东海边上有一座山,叫做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传说这种鸟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被溺死了,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精卫痛恨大海害人,所以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一只小鸟要填平茫茫东海,看起来相当荒诞无稽,幼稚可笑,却能使人瞬间体验到人同大自然抗争的那种苍凉悲壮。精卫成为不向自然屈服,不断征服自然,顽强到底的精神象征,从而具有了永恒的艺术价值。

精卫碶而不舍的精神,善良的愿望,宏伟的志向,受到人们的尊敬。晋代诗人陶渊明在诗中写道:“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热烈赞扬精卫小鸟敢于向大海抗争的悲壮战斗精神。后世人们也常常以“精卫填海”比喻志士仁人所从事的艰巨卓绝的事业。

8、一直以来,很多学者认为我们这个民族是个缺乏想像力,缺乏创造力的民族。其实不然,看看《山海经》就知道了,上古先民的思力哪里会比古希腊、古罗马人差,只是后来的太多的个性压抑,才使我们束缚了思想,失去了创造力。到如今这个无比现实和又随处压制的社会,更是彻底遏制了思想的源泉,君不见,从小孩开始,除了一大堆的作业,还要被家长押着东奔西走,不是钢琴、就是二胡(我向来主张要学些艺术,只是现在许多人不把其当成艺术对待,而是一种技术或谋生的手段,一学就得考级,考不完的级)不是英语、就是奥数,甚至有学作文的(对此,我最不敢苟同,作文还能学得来的?我只知作文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心灵,从不知作文可以用加课的方式学到,如果这样,我看巴金、矛盾他们的后人必定能和他们一样永世都是名家了,这些作文老师的子女也必能才思高隽,青史留文了。真是这样吗?无知的家长们,请你们问问韩寒吧,天才少年是怎样炼成的。别再扼杀孩子们的童真和玩性了,这才是想像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大人们又热衷于什么呢?不是升官发财,就是贪逸享受,看书多数人也是喜欢看教人如何弄权使计,如何谋财挣钱之类的书籍。当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能也不必强求,我只是说,这样的国人是很难有创新的,思想源泉的枯竭,是不可能有创新的,即使是技术上的创新。

《山海经》的另一个让人震撼的地方是美,除了前述的各种奇玉怪石、奇树异草名字美外,具体的描写更是美得炫目。如写三株树“生赤水上,其为树如柏,叶皆为珠。”想想长满珍珠的树有多美,现在城市夜景中就有好多五光十色的仿真树,殊不知远古先民早就有比这个美得多的想像了。里面的故事也充满人性之美,如曦和沐月的故事,“东南海外,甘水之间,有曦和国。有女子名曦和,方沐月于甘渊。曦和者,帝俊之妻,生十二月。”伟大的母性曦和生了十二个月亮,于是经常在甘水亲自给她的月亮宝宝洗澡,虽然她贵为帝妻,虽然这会很累,因为是十二个宝宝嘛,可她乐此不疲,也根本不愿让下从来代劳,这比起亲手扼死自己孩子的则天圣皇帝的人性不知美了千倍万倍。你甚至可以想见美丽的曦和沐月时那充满爱意的柔和的眼神。刘再复说:“《山海经》不是一部简单的历史,它是我们中国最本真、最本然的历史。”是的,《山海经》的美是人类最原始的,最本真的美,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稀缺也最需要的美。

《山海经》中还有一种重要的精神,那就是原始的人本主义精神,对理想的渴望和不懈追求的精神。看看其中最质朴的理想吧:有对理想爱情的追求,众所周知的比翼鸟就是源出于此。书中记载“比翼鸟在其东(灭蒙鸟的东面),其为鸟青、赤,两鸟比翼。”也就是说这种鸟只有一只翅膀,雌雄各一,必须双鸟同时展翅才能飞翔。“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双栖双飞是人类对美好爱情的最高冀望;有对最美自然家园的追求,“百谷自生,冬夏播琴。鸾鸟自歌,风鸟自舞,灵寿实华,草木所聚。爰有百兽,相群爰处。”谷物自生自长,鲜花娇艳、草木茂盛,万物遵循自然,鸾鸟凤凰载歌载舞,连百兽都相安无事,这是怎样一个理想家园啊!虽然是个乌托邦,但难道不令喜吃山珍野味,喜穿貂皮裘衣,喜互相倾轧甚至互相残杀的现代人汗颜吗?现在不是讲和谐吗,去看看这里是怎样和谐的吧;更有对理想质朴的不懈的追求。“精卫填海”、“刑天舞戚”、“夸父追日”等故事无不是诠释着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难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渊明先生会折服于《山海经》了,一口气写下十三首读后感。

我常喜欢一人立于窗前或独坐树下,任思绪乱飞,无拘无束,不为什么,只是想让自己的心灵能够净化,让自己的思想能神游物外。我总在想,什么时候,我们的孩子们能真正过上无拘无束的童年,我们的大人能经常放飞思想,不为物役,多感受,多拥抱甚至多创造些美好的东西,我们的制度能容忍自由和人性,我们的国家才真正有希望。所以放下你手中的《水浒》、《三国》,还有诸如此类的书吧,我们已经有太多的权谋和杀戮,还是看看《山海经》吧,尽管它怪诞,但里面确实有我们所需要的东西。

9、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朱子语类·论文下(诗)》)又如被选家录取了《归去来兮辞》和《桃花源记》,被论客赞赏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先生,在后人的心目中,实在飘逸得太久了……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形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鲁迅全集·“题未定”草(六)》)

10、所谓本能,是与生俱来的,是自诞生之日起就有的。有的人不大喜欢讲本能,热衷于讲权能,似乎无权的人无能力落实“以人为本”。这种缩小本能、放大权能的想法和做法非常有害。如果想想“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形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鲁迅语),不等不靠不要地先做起来,肯定能全方位地推动“以人为本”不断有效的落实。不讲本能,专讲权能,以权能取代本能,是靠不住的,弄得不好,极有可能走偏方向。

11、立志创一番事业名言警句:

此生泰山重,勿作鸿毛遗。

面歧路者有行迷之虑,仰高山者有飞天之志。

千年精卫心平海,三日于菟气食牛。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至死不怕难。

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

志须预定自远到,世事岂得终无成?

我成功是因为我有决心,从不踌躇。-----拿破仑一世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2、我们宁愿在世俗物化的庸俗面前,低下高贵的头颅,丢掉真纯的本性。面对挫折,我们所表现出的是不满,甚至咒骂命运的不公平不公正。过分地苛责外在,苛责内心。所谓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孔子最喜欢的一个学生颜回,孔子对其赞叹道: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当年的陶渊明因为不愿意正装束带见他的上司,挂印而去,回归田园,只做了八十天的小官,并写有《归去来兮辞》为据。他把这八十多天看成是“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而当时他的生活是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他依然遵从内心的选择。他说,我不能以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我低下三四无非是让我衣食住行好一点,可是我让心灵受好多委屈,他不愿让自己的身形奴役自己的心。这样一个向往生命自由,向往桃园生活的人,在我们的眼里可能会把他看作是“神于天”而非“圣于地”的理想主义者,鲁迅给他的评价是“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安贫乐道不等同于放弃与妥协,当生命到圆澄的大境界时,正如泰山之巅的那副楹联,“海到尽头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我们从古人身上依然可以清晰地看他们的人格魅力以及乐观达观的生活态度,从他们为人处事的态度上看到生命的要义,从他们的成就中看到行走人生所要禀持的原则。他们不但是穿越了功利,他们的精神也穿越了时空,来到我们身边,给我们生命以信仰的支撑,给我们心灵以慰暖。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3
  原文
  《读山海经》
  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没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译文:
  精卫衔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平沧海。
  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
  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
  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
  赏析:
  陶渊明对东晋的灭亡十分惋惜,对恭帝被弑痛心疾首。他不仅引用历史故事,抨击刘裕代晋,而且利用古代神话传说,表示了自己的不平和反抗情绪。   诗的前半部分,歌颂了精卫和刑天。“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精卫是炎帝少女死后化为的精灵,虽然身小力薄,却常西山之木以填于东海。“微木”与“沧海”是一组多么强烈悬殊的对比,以微木填海何时方可填平?一如愚公一担一石之移山。但诗人歌颂的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与矢志靡它的决心,只要有这种精神与决心终有成功胜利的一天!“刑天舞干戚”讲的是刑天操斧执盾不甘失败的故事。刑天被天帝断首,仍然挥舞牌,刚毅的精神长留不衰。“猛志固常在”中的这个“固”字点明刑天的“猛志”本为其生来所固有而永不衰竭,无论失败还是死亡终不能使其消减。诗人在“精卫”与刑天身上看到他们这种共有的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从而加以赞颂讴歌,就隐含着诗人自身也时时以这种精神自策自励。   这首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赞扬这两个英雄顽强的斗志。尽管良机已失,徒怀雄心,但他们也不存忧虑,毫无悔意。通过精卫和刑天的行动,寄托了自己的悲愤。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前二句写“精卫”与“刑天”如此刚毅的缘由。“同物”、“化去”即物化之意。“物化”一般指死生变化而言。生与死不过是不同形式的“物化”,死只不过是生的另一种形式而已。炎帝的女儿——女娃变成精卫,刑天变成乳目脐口的怪神,都是由此物化为彼物,其精神不死,故而无论衔微木填海,或舞干戚向敌,都能无虑而不悔。诗人在此以“物化”的哲学观点激励自己无虑不悔的斗争意志。最后二句是诗人思想情感又一次跌宕:表面上是感叹精卫与刑天徒然存在着昔日猛志,但如愿以偿的时机岂能等到?实际上是诗人慨叹理想的无法实现。前人认为此二句是诗人的自白之语。   由于家庭出身的影响,陶渊明和已死去的晋朝,感情上有割不断的万缕千丝。刘裕上台后诛杀异己的行为更使他不满于刘宋政权。因此,不能正确认识刘裕及他建立的新政在历史上起的积极作用。这正是诗人的局限。但他反对刘裕代晋和憎恶时代黑暗、政治残酷是紧紧相联系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批判刘宋政权,也是批判腐朽的东晋社会的继续。   这首诗写法曲折,意义较为隐晦,风格和情调与以上所选各篇大不相同,但在豪放之中仍然保持了诗人托物寄兴、精练含蓄,说理议论自然妥帖的特点。   含有通假字的一句: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戚”通“器”,古代兵器,斧。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1-07-18
古诗大意 精卫口含小小的木块,将要填平深深的大海。刑天失败仍挥舞盾斧,刚毅的精神始终存在。 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徒然胸怀昔日的雄心,美好的时刻怎可期待!   ◇赏析    诗的前半部分,歌颂了精卫和刑天。“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精卫是炎帝少女死后化为的精灵,虽然身小力薄,却常西山之木以填于东海。“微木”与“沧海”是一组多么强烈悬殊的对比,以微木填海何时方可填平?一如愚公一担一石之移山。但诗人歌颂的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与矢志靡它的决心,只要有这种精神与决心终有成功胜利的一天!“刑天舞干戚”讲的是刑天操斧执盾不甘失败的故事。刑天被天帝断首,仍然挥舞牌,刚毅的精神长留不衰。“猛志固常在”中的这个“固”字点明刑天的“猛志”本为其生来所固有而永不衰竭,无论失败还是死亡终不能使其消减。诗人在“精卫”与刑天身上看到他们这种共有的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从而加以赞颂讴歌,就隐含着诗人自身也时时以这种精神自策自励。   这首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赞扬这两个英雄顽强的斗志。尽管良机已失,徒怀雄心,但他们也不存忧虑,毫无悔意。通过精卫和刑天的行动,寄托了自己的悲愤。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前二句写“精卫”与“刑天”如此刚毅的缘由。“同物”、“化去”即物化之意。“物化”一般指死生变化而言。生与死不过是不同形式的“物化”,死只不过是生的另一种形式而已。女娲变成精卫,刑天变成乳目脐口的怪神,都是由此物化为彼物,其精神不死,故而无论衔微木填海,或舞干戚向敌,都能无虑而不悔。诗人在此以“物化”的哲学观点激励自己无虑不悔的斗争意志。最后二句是诗人思想情感又一次跌宕:表面上是感叹精卫与刑天徒然存在着昔日猛志,但如愿以偿的时机岂能等到?实际上是诗人慨叹理想的无法实现。前人认为此二句是诗人的自白之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