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有那些要点?

如题所述

综合布线系统应是开放式结构,应能支持电话及多种计算机数据系统,还应能支持会议电视、监视电视等系统的需要。
综合布线系统可划分成6个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
水平干线子系统。
垂直干线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
整个建筑的综合布线系统是将各种不同组成部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像传统的布线那样自成体系,互不相干,也很难互通。图4-7表示出了楼宇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

1.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又称为服务区子系统(Work Area Subsystem),它是由RJ-45跳线与信 息座所连接的设备(终端或工作站)组成的。其中,信息座有墙上型、地面型、桌上型等 多种。
在进行终端设备和I/O连接时,可能需要某种传输电子装置,但这种装置并不是工作区子系统的一部分。例如,调制解调器,它能为终端与其他设备之间的兼容性传输距离的延长提供所需的转换信号,但不能说是工作区子系统的一部分。
工作区子系统中所使用的连接器必须具备有国际ISDN标准的8位接口,这种接口能接收楼宇自动化系统所有低压信号以及高速数据网络信息和数码声频信号。工作区子系统设计时要注意如下要点:
(1)从RJ-45插座到设备间的连线用双绞线,一般不要超过5m。
(2)RJ-45插座必须安装在墙壁上或不易碰到的地方,插座距离地面30cm以上。
(3)插座和插头(与双绞线)不要接错线头。
2.水平干线子系统
水平干线子系统(Horizontal Subsystem)也称为水平子系统。水平干线子系统是整个布线系统的一部分,它是从工作区的信息插座开始到管理间子系统的配线架。结构一般为星状结构,它与垂直干线子系统的区别在于:水平干线子系统总是在一个楼层上,仅与信息插座、管理间连接。在综合布线系统中,水平干线子系统由4对UTP(非屏蔽双绞线)组成,能支持大多数现代化通信设备,如果有磁场干扰或信息保密时可用屏蔽双绞线。在高宽带应用时,可以采用光缆。
从用户工作区的信息插座开始,水平布线子系统在交叉处连接,或在小型通信系统中的以下任何一处进行互联:远程(卫星)通信接线间、干线接线间或设备间。在设备间中,当终端设备位于同一楼层时,水平干线子系统将在干线接线间或远程通信(卫星)接线间的交叉连接处连接。在水平干线子系统的设计中,综合布线的设计必须具有全面介质设 施方面的知识,能够向用户或用户的决策者提供完善而又经济的设计。设计时要注意如下要点:
(1)水平干线子系统用线一般为双绞线。
(2)长度一般不超过90m。
(3)用线必须走线槽或在天花板吊顶内布线,尽量不走地面线槽。
(4)用3类双绞线可传输速率为16Mb/s,用5类双绞线可传输速度为100Mb/s。
(5)确定介质布线方法和线缆的走向。
(6)确定距服务接线间距离最近的I/O位置。
(7)确定距服务接线间距离最远的I/O位置。
(8)计算水平区所需线缆长度。
3.管理间子系统
管理间子系统(Administration Subsystem)由交连、互联和I/O组成。管理间为连接其他子系统提供手段,它是连接垂直干线子系统和水平干线子系统的设备,其主要设备是配线架、HUB和机柜、电源。
交连和互联允许将通信线路定位或重定位在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以便能更容易地管理通信线路。I/O位于用户工作区和其他房间或办公室,使在移动终端设备时能够方便地进行插拔。在使用跨接线或插入线时,交叉连接允许将端接在单元一端的电缆上的通信线路连接到端接在单元另一端的电缆上的线路。跨接线是一根很短的单根导线,可将交叉连接处的二根导线端点连接起来;插入线包含几根导线,而且每根导线末端均有一个连接器。插入线为重新安排线路提供了一种简易的方法。
互联与交叉连接的目的相同,但它不使用跨接线或插入线,只使用带插头的导线、插座、适配器。互联和交叉连接也适用于光纤。在远程通信(卫星)接线区,如果是安装在墙上的布线区,交叉连接可以不要插入线,因为线路经常是通过跨接线连接到I/O上的。
设计时要注意如下要点:
(1)配线架的配线对数可由管理的信息点数决定。
(2)利用配线架的跳线功能,可使布线系统实现灵活、多功能的能力。
(3)配线架一般由光配线盒和铜配线架组成。
(4)管理间子系统应有足够的空间放置配线架和网络设备(HUB、交换器等)。
(5)有HUB、交换器的地方要配有专用稳压电源。
(6)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保养好设备。
4.垂直干线子系统
垂直干线子系统也称骨干子系统(Riser Backbone Subsystem),它是整个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的一部分。它提供建筑物的干线电缆,负责连接管理间子系统到设备间子系统的子系统,一般使用光缆或选用大对数的非屏蔽双绞线。它也提供了建筑物垂直干线电缆的路由。该子系统通常是在两个单元之间,特别是在位于中央结点的公共系统设备处提供多个线路设施。该子系统由所有的布线电缆组成,或由导线和光缆以及将此光缆连到其他地方的相关支撑硬件组合而成。传输介质可能包括一幢多层建筑物的楼层之间垂直布线的内部电缆或从主要单元如计算机房或设备间和其他干线接线间来的电缆。
为了与建筑群的其他建筑物进行通信,干线子系统将中继线交叉连接点和网络接口(由电话局提供的网络设施的一部分)连接起来。网络接口通常放在设备相邻的房间。
垂直干线子系统还包括如下几项。
(1)垂直干线或远程通信(卫星)接线间、设备间之间的竖向或横向的电缆走向用的通道。
(2)设备间和网络接口之间的连接电缆或设备与建筑群子系统各设施间的电缆。
(3)垂直干线接线间与各远程通信(卫星)接线间之间的连接电缆。
(4)主设备间和计算机主机房之间的干线电缆。
设计时要注意如下要点:
(1)垂直干线子系统一般选用光缆,以提高传输速率。
(2)光缆可选用多模的(室外远距离的),也可以是单模的(室内)。
(3)垂直干线电缆的拐弯处不要直角拐弯,应有相当的弧度,以防光缆受损。
(4)垂直干线电缆要防上遭到破坏(如埋在路面下,要防止挖路、修路对电缆造成危害),架空电缆要防止雷击。
(5)确定每层楼的干线要求和防雷电的设施。
(6)满足整幢大楼干线要求和防雷击的设施。
5.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也称设备子系统(Equipment Room Subsystem)。设备间子系统由电缆、连接器和相关支撑硬件组成。它把各种公共系统设备的多种不同设备互联起来,其中包括邮电部门的光缆、同轴电缆、程控交换机等。设计时注意要点如下:
(1)设备间要有足够的空间保障设备的存放。
(2)设备间要有良好的工作环境(温度、湿度)。
(3)设备间的建设标准应按机房建设标准设计。
6.楼宇(建筑群)子系统
楼宇(建筑群)子系统也称校园子系统(Campus Backbone Subsystem),它是将一个建筑物中的电缆延伸到另一个建筑物的通信设备和装置,通常由光缆和相应设备组成,建筑群子系统是综合布线系统的一部分,它支持楼宇之间通信所需的硬件,其中包括导线电缆、光缆以及防止电缆上的脉冲电压进入建筑物的电气保护装置。
在建筑群子系统中,会遇到室外敷设电缆问题,一般有3种情况:架空电缆、直埋电缆、地下管道电缆,或者是这3种的任何组合,具体情况应根据现场的环境来决定。设计时的要点与垂直干线子系统相同。
7.智能建筑与智能建筑园区的综合布线简述
智能小区布线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布线系统的新热点。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标准已经成熟,1998年9月,TIA/EIA TR委员会的TR—41.8.2工作组正式修订及更新了小区布线的标准,并重新命名为ANSI/EIA/TIA-570—A小区电信布线标准。另外一个原因是市场的推动,即有越来越多的家庭办公或在家上网,并且多数家庭已不止一部电话和一台电视,对带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家庭也需要一套系统来对这些接线进行有效的管理。智能小区布线正是针对这样的一个市场提出来的。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选择以下3种类型的综合布线系统:
(1)基本型:适用于综合布线系统中配置标准较低的场合,用铜芯双绞线电缆组网。基本型综合布线系统的配置如下:
每个工作区有一个信息插座。
每个工作区的配线电缆为1条4对双绞线电缆。
采用夹接式交接硬件。
每个工作区的干线电缆至少有1对双绞线。
特性如下:
能够支持所有语音和数据传输应用。
支持语音、综合型语音/数据高速传输。
便于维护人员维护、管理。
能够支持众多厂家的产品设备和特殊信息的传输。
(2)增强型:适用于综合布线系统中中等配置标准的场合,用铜芯双绞电缆组网。增强型综合布线系统的配置如下:
每个工作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信息插座。
每个工作区的配线电缆为两条4对双绞电缆。
采用夹接式或插接交接硬件。
每个工作区的干线电缆至少有两对双绞线。
特点如下:
每个工作区有两个信息插座,灵活方便、功能齐全。
任何一个插座都可以提供语音和高速数据传输。
便于管理与维护。
能够为众多厂商提供服务环境的布线方案。
(3)综合型:适用于综合布线系统中配置标准较高的场合,用光缆和铜芯双绞电缆混合组网。综合型综合布线系统配置如下;
在建筑、建筑群的干线或水平布线子系统中配置62.5μm的光缆。
在每个工作区的电缆内配有4对双绞线。
每个工作区的电缆中应有两对以上的双绞线。
特点如下:
每个工作区有两个以上的信息插座,不仅灵活方便而且功能齐全。
任何一个信息插座都可以供语音和高速数据传输。
有一个很好的环境为客户提供服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7-20
1.各类线必须弄整齐,做好标示,以免出现问题后好检查,要充分考虑日后的维护与管理
2.机房位置选择要适当
3.选择适当的布线方式
4.电源插座的功率和类型要适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