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生平

如题所述

  斯塔夫三世
  古斯塔夫三世(Gustavus III,1746-1792),瑞典国王(1771-1792)。Adolphus Frederick的儿子和继承者。当古斯塔夫登上王位时,发现国家被内争撕碎了。农民、贵族、教士和官员的冲突之外,还有积极的拥法国派和保守的拥俄国派的冲突,他调和的努力失败,于是通过政变获得控制(1772年)。他经济改革,创建数一数二的舰队,宗教宽容。模仿凡尔赛宫廷。1788年与卡瑟琳女皇开战,一个高级军官的叛变危害甚大,同时丹麦人也在俄国挑唆下入侵,英国和普鲁士声援。通过又一次政变(1789),古斯塔夫加强了王权。随后打败了俄国人。正当他打算组织同盟干涉法国革命时,在蒙面舞会上他被贵族刺杀。继位者是古斯塔夫四世。
  http://baike.baidu.com/view/917237.htm
  1771年古斯塔夫三世(Gustav III)即位。其时的瑞典已被连年的战争、歉收、国会中的派系争斗、普遍的腐败搞得国势颓败,民不聊生。古斯塔夫三世在法国接受教育,并且深为法国国家绝对主义思想所影响。1772年和1789年他发动了两次不流血的军事政变,通过新的政府法令,废除了自由时期所有的基本法律,国会的权力受到限制,而国家的行政权力得到增强,1766年的《出版自由法》被一项新的对新闻出版自由进行严格限制的法律所替代,新闻出版自由回到压制和事先审查的状态。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世纪初期。19世纪初,古斯塔夫三世的继承人因战败被迫退位,在内忧外患的压力下,瑞典于1809年进行了宪法改革,并于1810年制定了新的《出版自由法》,重新确立了出版自由,但是不久又出现反复。拿破仑手下的一位法国将军成为瑞典国王(卡尔·约翰,Karl John),他就任后不久就暴露了其专制独裁的本性,实行了秘密警察制度,并且在1812年以一项新的更为苛严的法律取代了2年前制定的《出版自由法》,该法规定了一个没收程序,对新闻出版自由进行进一步的限制,规定政府不经审判就有权没收任何报社。然而,卡尔·约翰专制统治没有能够维持长久,到他统治的后期,特别是他的儿子在位时,国王的权力受到国会以及各种社会力量的有力制约,瑞典社会再次进入一个自由的时期,上述针对新闻媒体的没收程序被废除。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时的需要,政府颁布了一些限制出版自由的措施。战后有必要取消这些措施,恢复并扩大公民的新闻出版自由,为此,1949年瑞典国会通过了现行的《出版自由法》,并在经过长期争论后,于1991年制定了《表达自由法》,作为《出版自由法》的补充。
  --------------------------------------------------------
  瑞典历史学家安德松说:“瑞典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帝王史。”这观点即使在瑞典也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国王在瑞典历史上,尤其是在中近代历史中曾起过重大,有时甚至是决定性作用。古斯塔夫•瓦萨是现代瑞典的缔造者,是他建立起中央集权的、世袭的瑞典封建王国;其孙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南征北战,开疆拓土,使瑞典成为欧洲强国;卡尔十四世则是瑞典现行的和平中立政策的奠基人。王族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瑞典的历史。
  瑞典作为国家,形成于11世纪,即海盗时期末叶(约1050年前后)。但由于缺乏详实史料,历史学家至今无法对其具体形成过程给予出明确解释。
  在历经近千年的历史变迁中,瑞典先后共有69位国王(女王)*登上了御座,这也包括当今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
  通过拙作,读者不难发现瑞典王族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建立在古代原始民主基础上的民主传统。这种民主传统不同于现代民主,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为现代民主的建立和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海盗时期(8-12世纪)的瑞典仍停留在欧洲大陆古代的氏族社会里,实行部落议事制。据说那时海盗被捕后,人人都说他们自己是首领。史学家认为,他们集体行动的各种事项也许确是经全体成员讨论决定的。瑞典人至为其海盗时期振奋人心的历史骄傲。他们奉海盗为顶天立地的英雄,颂扬他们骁勇善战,充满豪气;南征北讨,所向无敌;在波涛汹涌的海上与自然搏斗的大无畏精神和高超的造船技术。海盗为他们留下一部惊天动地的历史,也为他们留下尊重民主的精神。
  据可靠文字记载,瑞典各地从9世纪起就建立起三级公民大会制度:村民大会、教区大会和省级大会。各级公民大会按期召开,讨论和决定各自范围之内的事,如订立村约民规、解决纠纷,决定何时播种、何时收割、何时海盗船出海等。省级公民大会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选举或废黜国王。
  埃里克•塞盖尔斯萨尔(“常胜国王”)也许是瑞典历史上第一个被当时大部分地区首领承认的国王。据说他在塞格图纳建城,于公元985年左右在乌普萨拉附近大败入侵海盗而一举成名,继而南征,迫使哥特兰、丹麦臣服。他和他的后代统治瑞典一百多年。
  中古时期的瑞典人信奉传说中的神明奥丁。他们认为国王是奥丁的后代,是天子,因而王权是神圣的,国王只能由王族里的人担任。但王权不是绝对的,不是世袭的。王位空缺后要由省级公民大会在数个合法的王位继承人中选举产生。国王不能独继专行,而必须服从公民大会决议。冰岛史学家斯图尔鲁松对1030年在乌普萨拉举行的一次公民大会有段生动的记载。
  当时挪威与瑞典发生冲突。挪威国王哈罗德提议谈判解决纠纷,而瑞典国王埃立克松则要用武力决一雌雄,并准备发动战争。他的好战态度遭到其他家族的强烈反对。在公民大会上托尼发言,警告国王说:“如果你不按我们的要求办事,我们决不容忍你这个无法无天的捣乱鬼,我们将与你为敌,并且杀掉你。我们的祖先就是这样做的。在姆拉坪已经有5个像你一样傲慢的国王被丢进了井里。好啦 ,快回答,你究竟何去何从?”与会者以热烈的喝彩对发言人表示支持。国王当即表示服从大众意志。他承认国王历来是与农民一起并且按照农民的意愿来治理一切。
  直到中世纪末瑞典的版图还几乎是长方形的:从南部卡尔马,到北方拉普人集居的丛林地区,从西边的约塔河畔的勒德瑟,到东部与沙俄接壤的维堡,全国分成20个区。各区以森林、山岗、湖泊为自然疆界,地理上、经济上自成一体。南部和中部土地肥沃,是最重要的农垦区;北部为森林区。十三世纪前国王多居南方的哥特兰岛,他的王权实际也只限于哥特兰岛及其附近地区。只有当国王一年一度去各地巡狩时,才显示他是全国的主宰。平时各地区首领是当地的实际统治者。不过国王在这些地区设一侯爵,为其代表,侯爵拥有兵权,统率他所辖之军队(称之为leding,即海盗时期沿袭下来的军事组织),因而国金有权调动一定数量的战船厂,控制波罗的海的海岸。
  1125年埃立克家族的第12个国王被谋杀,各路诸侯揭竿而起,自立为王。这种混乱局面持续了一百多年,直到1245年贝尔格尔伯爵执掌大权,成为摄政王,群龙无首的状态方告结束。贝尔格尔在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和平法令、教会政策、行政管理等一系列法规都是他执政时制订的。他将首都从被烧毁的塞格图纳迁往斯德哥尔摩,是斯德哥尔摩的缔造者。他也是瑞典历史上最后一个侯爵(Jarl)因为从他以后侯爵均改为伯爵(Hentig)。其长子瓦尔德马尔1250年被选为国王。1274年他与弟妹珠达通奸,事发后被迫去了罗马,次年回国,但被胞弟马格奴斯战败,投入监狱。马格奴斯于1275年当选为国王。

  贝尔格尔的子孙统治瑞典长达140多年,直到其末代国王阿尔布雷克特与贵族和地方官吏矛盾激化,终被废黜,瑞典贵族迎奉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为瑞典女王。瑞典、丹麦、挪威于1394年在瑞典南方城市签订“卡尔马联盟”,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上的丹麦、挪威、瑞典遂统一起来,同属丹麦女王统治。“卡尔马联盟”延续一百多年。丹麦女王玛格丽特颇有雄才大略,是世界三大著名女王之一。她的后代运远远没有她的才干和威望,统治手段简单,与瑞典矛盾日趋尖锐,最终导致战争。
  年仅21岁的古斯塔夫•瓦萨在斗争中脱颖而出,经三年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丹麦统治,建立起丽萨王朝。
  古斯塔夫一世,瓦萨在位37年,立志改革,使瑞典由弱变强,他打击教会势力,没收教会土地和财产,改奉路德宗新教为国教,建立中央集权政府,确定王位世袭;他整理财政,统一全国部收制度,鼓励工商业发展;他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军事力量,建立起一支海陆军。瑞典从此走上欧洲强国的道路。他是现代瑞典的缔造者。
  瓦萨死后,祸起萧墙。他的三个同父异母儿子同室操戈,打了几十年,到他孙子古斯塔夫•阿道夫即位时,国家一贫如洗。但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是个天才的军事家。历史学家将他与凯撤大帝、亚历山大大帝齐名,他先后打败丹麦、俄国与波兰。1629年当欧洲“三十年战争”进入第三阶段,德皇与天主教联盟在德意志战场上占了明显上风之时,他毅然率军进入德意志,与神圣罗马帝国为首的天主教联盟抗衡,从德意志北部一直打到南部,布雷顿菲尔德一役威名远扬,全欧震惊,无不对他刮目相看。虽然他1632年战死在吕岑,但已为“三十年战争”奠定胜利基础。瑞典从而在此后100年中一直扮演着欧洲大国的角色。
  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对外战争胜利,基于他国内改革的巨大成就。他从组织上、训练上、战术上对军队进行一系列改革,将只有90万人口的农业国建设成一部强大的战争机器,拥有欧洲最有战斗力的军队。他发动政治改革,健全政府机构,因而他驰骋在德国战场时,国家管理仍井然有序,有条不紊。他进一步明确“等级议会”职能,确定贵族的领导地位,创建了最高法院,完善全国行政区域划分,使中央、地方畅通无阻。他创建的大学预科班(Gymnasia)沿用至今。美国史学家仅仅国内改革的成就足以使他在瑞典历史上占有最伟大国王的位置。
  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是非凡而又复杂的人物。他高大英俊,做事果断,智慧过人,能力超群;但也阴险狡诈,好冲动,多幻梦。他使瑞典成为欧洲当时治理的最好的国家之一,但也使瑞典上一条无法走通的道路,“他……不明白一个帝国是不能建立……在敌国领土作战的基础之上,即使建立了也不能永久保持;他不明白瑞典迟早会论落到二流或三流国家行列。”
  卡尔十世、十一世和十二世继续向外扩张,同时进一步强化国内封建专制统治。卡尔十二是古今罕见的马背上的国王。他18岁即位后,便统率大军攻打凡麦,从此再未生还首都斯德哥尔摩。他戎马一生,迫瑞典宿敌丹麦就范,又横扫波罗的海沿岸国家,令波兰俯首称臣,令奥地利和法国皇帝胆战心惊,继而又东征,攻打俄罗斯,波尔塔瓦一战败于俄国的彼得大帝手下,从此一蹶不振。1718年12月一颗至今也未查明来自何方的子弹击穿他的头颅,当即倒在战壕里,一命呜呼。瑞典不幸被英国人言中,从称雄一时的北欧强国沦为一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小国,瑞典王室势力从此大大削弱,国王成了一枚“橡皮图章”,国内政治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实权操在贵族手中。

  1772年古斯塔夫三世发动“不流血政变”夺回王权,但这只是封建专制统治的回光返照。古斯塔夫三世是瑞典历史上褒贬最多的国王之一。他梦想重振王室雄风,恢复瑞典昔日大国地位,但他生不逢时,国力衰败和国库的空虚使他无法实现自己的美梦。他试图这行某些改革,如货币改革、土地改革(农民可以买卖土地)、废除苛刑、提倡新闻自由等,伏尔泰、卢梭等大思想家为此也曾为他喝彩,但他的改革有始无终,一一流产。他一度鼓吹新闻自由,很快又亲手将它扼杀。他被暗杀后,贵族重新操纵实权,并通过1809年宪法,对君主权力作了明确限制。王权从此直线下降。
  1866年“议会改革”是瑞典历史的分水岭。随着贵族阶级控制的“等级议会”解体和上下两院的建立,贵族渐渐让位于新兴的资产阶级。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古斯塔夫五世国王曾为夺回王权作了最后尝试。他选择国防问题为突破口,主张加强军事力量在群众集会上大喊“我的海军……我的陆军……”结果自讨没趣,被社会民主党和自由党击退。国王从此再不过问政治,国家大事全凭政府处理。1975年议会通过新宪法,替代沿用了一个半多世纪的1809年宪法,明确国王只是象征性国家元首,不再拥有任何政治权力。80年代以前瑞典废除君主的呼声时有所闻,近年来已绝于耳。瑞典人解释说这是因为他们崇尚传统,国王是他们历史、文化的一部分,一定程度上能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一般认为只要王室成员(尤其是君主本人)循规蹈矩,王室当安然无恙。因此对王室存亡威胁最大的是王室自己。
  http://www.firsttravel.com.cn/ma/sweden/sweden-022.htm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6-29
古斯塔夫1746年1月13日(新历1月24日)出生于斯德哥尔摩,父亲是国王阿道夫弗雷德里克,母亲路易莎乌尔利卡皇后,是普鲁士国王弗雷德里希大帝的妹妹。自从1718年始,贵族已经控制了瑞典政府,国王仅仅成为一个象征。当古斯塔夫软弱的父亲温顺地接受傀儡的角色时,路易莎乌尔利卡则仍然不停地图谋从贵族的掌握中为自己的丈夫和她自己夺回更多的权力。
古斯塔夫就是熟睹著这些精明强硬的人物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而长大的。当他还是个孩子时,他对音乐、对戏剧的兴趣和天赋便显而易见,不象他的舅舅弗雷德里希大帝(这位普鲁士国王的文艺爱好受到其父王的严重压制,最终导致弗雷德里希的挚友被其父王所杀的流血惨剧),他被允许沉湎于自己的爱好之中。他编写法语剧本,还自导自演以娱乐他的母亲以及他母亲的扈从;他甚至还自己设计服装道具。
出于政治原因,古斯塔夫五岁时就与丹麦的索非亚。玛格达莱纳订了婚。1766年,古斯塔夫二十岁,两人成了亲,尽管这场婚姻后来被证明令谁——古斯塔夫还是索非亚——都不满意。
1771年2月12日,古斯塔夫在法国出游时听到了父亲猝死的噩耗。
精心策划下,古斯塔夫先是给瑞典议会透出口风:他很重视议会的支持,并保证他们他将继续其父王的政策。这样一来,古斯塔夫便打消了贵族们可能会有的任何疑虑,在继续完成他在凡尔赛的访问,并在普鲁士停留与他的舅舅弗雷德里希大帝商讨对策之后,他不紧不慢地回到了瑞典。
当代学者和历史学家都认为古斯塔夫是在演戏。关于他一生的众多记述都表明他有著欺骗、撒谎和掩饰的习性。有人认为他对戏剧的爱好使得他一生中都像个演员。或许作为一个同性恋者,他很早就学会了掩盖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论如何,古斯塔夫确实在他继位伊始成功地施与瑞典贵族们一种虚假的安全感。
在他的几个亲信和弟弟的帮助下,古斯塔夫夺回了所有关键要塞的控制权,并保障了军队对他的支持。到8月时,他继承王位仅六个月的功夫,古斯塔夫便象他在普鲁士和俄国的对手——弗雷德里希大帝和卡特琳娜女王——一样拥有了绝对的王权。
尽管他疏远了贵族,但是资产阶级和下层民众都拥护他。虽然后来瑞典卷入了与丹麦和俄国的一系列纷争之中,但古斯塔夫最终引导瑞典度过混乱时期,并赢得欧洲的尊敬。
在古斯塔夫的鼓励和庇护下,戏剧、文学、美术、音乐和歌剧迎来了全面的兴盛。事实上,这一时期后来被称为“古斯塔夫时代”并不是因为瑞典在这段时间里的军事或政治成就;而文艺的兴盛才是将这一时期冠上国王名字的主要原因。
瑞典的语言学院,文学、历史和文物学院,音乐学院,以及美术学院全都起源自古斯塔夫的统治时期。尽管他延伸了对罗马天主教和犹太人的宗教宽容,但他对出版物实施严格审查。古斯塔夫热爱自由,不过只当这自由符合他的目的。
令人惊讶的是,1778年,皇后索非亚玛格达莱纳生了一个儿子。
尽管没有完全证实,不过当代学者认为古斯塔夫和皇后索非亚。玛格达莱纳曾秘密离婚,之后皇后又秘密地嫁给了富尔凯拉的阿道尔夫。
弗雷德里克蒙克伯爵,他才是孩子的父亲。
相似地,当古斯塔夫的弟媳——她的丈夫也是同性恋者——宣布自己怀孕时,又是谣言四起,人们说这不过是个幌子,用以掩盖古斯塔夫的妹妹未婚先孕的事实。在这两次事件中,皇太后路易莎。乌尔利卡都大吃一惊,她明确表示不相信她这两个儿子中的任何一个能够为人之父。
非常巧合,歌剧悲剧和政治悲剧在古斯塔夫生命的终点汇聚到了一起。1792年3月16日,在斯德哥尔摩皇家歌剧院的午夜假面舞会上,一个愤愤不平的贵族,约翰。雅克布安卡斯特罗姆朝古斯塔夫背后开了一枪。古斯塔夫死于3月29日。
1859年,威尔第根据古斯塔夫的刺杀事件创作了歌剧《假面舞会》——想象一下古斯塔夫多么地喜爱歌剧,这对他或许再合适不过了。
第2个回答  2007-06-30
在熠熠生辉的启蒙专制时代,当对学识,文化,教养的推崇横扫欧洲宫廷时,古斯塔夫三世则努力在这一片开明君主的群星中放射出更夺目的光芒。在他的统治下,瑞典文化奋起直追,堪与凡尔赛、柏林、维也纳和圣彼得堡的显赫朝廷相媲美。文学、音乐、戏剧一片繁荣昌盛景象,而古斯塔夫在其中的积极作用则功不可灭。
古斯塔夫在自己身边聚拢一群才华横溢的男人们;而他对女人,包括他的妻子,则没有流露出一点儿罗曼蒂克的兴趣。他基本上被人们认为是同性恋者;而他的母亲则明确断言他就是。尽管他的兴趣爱好主要在文化领域,不过他并没有疏忽自己的政治责任。然而不幸的是,他的政略与他的性取向一样,与那些瑞典权贵阶层之间存在著严重的抵触,而他最终成为这一矛盾的牺牲品。
古斯塔夫1746年1月13日(新历1月24日)出生于斯德哥尔摩,父亲是国王阿道夫弗雷德里克,母亲路易莎乌尔利卡皇后,是普鲁士国王弗雷德里希大帝的妹妹。自从1718年始,贵族已经控制了瑞典政府,国王仅仅成为一个象征。当古斯塔夫软弱的父亲温顺地接受傀儡的角色时,路易莎乌尔利卡则仍然不停地图谋从贵族的掌握中为自己的丈夫和她自己夺回更多的权力。
古斯塔夫就是熟睹著这些精明强硬的人物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而长大的。当他还是个孩子时,他对音乐、对戏剧的兴趣和天赋便显而易见,不象他的舅舅弗雷德里希大帝(这位普鲁士国王的文艺爱好受到其父王的严重压制,最终导致弗雷德里希的挚友被其父王所杀的流血惨剧),他被允许沉湎于自己的爱好之中。他编写法语剧本,还自导自演以娱乐他的母亲以及他母亲的扈从;他甚至还自己设计服装道具。
出于政治原因,古斯塔夫五岁时就与丹麦的索非亚。玛格达莱纳订了婚。1766年,古斯塔夫二十岁,两人成了亲,尽管这场婚姻后来被证明令谁——古斯塔夫还是索非亚——都不满意。
1771年2月12日,古斯塔夫在法国出游时听到了父亲猝死的噩耗。
精心策划下,古斯塔夫先是给瑞典议会透出口风:他很重视议会的支持,并保证他们他将继续其父王的政策。这样一来,古斯塔夫便打消了贵族们可能会有的任何疑虑,在继续完成他在凡尔赛的访问,并在普鲁士停留与他的舅舅弗雷德里希大帝商讨对策之后,他不紧不慢地回到了瑞典。
当代学者和历史学家都认为古斯塔夫是在演戏。关于他一生的众多记述都表明他有著欺骗、撒谎和掩饰的习性。有人认为他对戏剧的爱好使得他一生中都像个演员。或许作为一个同性恋者,他很早就学会了掩盖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论如何,古斯塔夫确实在他继位伊始成功地施与瑞典贵族们一种虚假的安全感。
在他的几个亲信和弟弟的帮助下,古斯塔夫夺回了所有关键要塞的控制权,并保障了军队对他的支持。到8月时,他继承王位仅六个月的功夫,古斯塔夫便象他在普鲁士和俄国的对手——弗雷德里希大帝和卡特琳娜女王——一样拥有了绝对的王权。
尽管他疏远了贵族,但是资产阶级和下层民众都拥护他。虽然后来瑞典卷入了与丹麦和俄国的一系列纷争之中,但古斯塔夫最终引导瑞典度过混乱时期,并赢得欧洲的尊敬。
在古斯塔夫的鼓励和庇护下,戏剧、文学、美术、音乐和歌剧迎来了全面的兴盛。事实上,这一时期后来被称为“古斯塔夫时代”并不是因为瑞典在这段时间里的军事或政治成就;而文艺的兴盛才是将这一时期冠上国王名字的主要原因。
瑞典的语言学院,文学、历史和文物学院,音乐学院,以及美术学院全都起源自古斯塔夫的统治时期。尽管他延伸了对罗马天主教和犹太人的宗教宽容,但他对出版物实施严格审查。古斯塔夫热爱自由,不过只当这自由符合他的目的。
令人惊讶的是,1778年,皇后索非亚玛格达莱纳生了一个儿子。
尽管没有完全证实,不过当代学者认为古斯塔夫和皇后索非亚。玛格达莱纳曾秘密离婚,之后皇后又秘密地嫁给了富尔凯拉的阿道尔夫。
弗雷德里克蒙克伯爵,他才是孩子的父亲。
相似地,当古斯塔夫的弟媳——她的丈夫也是同性恋者——宣布自己怀孕时,又是谣言四起,人们说这不过是个幌子,用以掩盖古斯塔夫的妹妹未婚先孕的事实。在这两次事件中,皇太后路易莎。乌尔利卡都大吃一惊,她明确表示不相信她这两个儿子中的任何一个能够为人之父。
非常巧合,歌剧悲剧和政治悲剧在古斯塔夫生命的终点汇聚到了一起。1792年3月16日,在斯德哥尔摩皇家歌剧院的午夜假面舞会上,一个愤愤不平的贵族,约翰。雅克布安卡斯特罗姆朝古斯塔夫背后开了一枪。古斯塔夫死于3月29日。
1859年,威尔第根据古斯塔夫的刺杀事件创作了歌剧《假面舞会》——想象一下古斯塔夫多么地喜爱歌剧,这对他或许再合适不过了。
第3个回答  2007-06-29
古斯塔夫三世
古斯塔夫三世(Gustav Ⅲ,1742-1792)瑞典国王(1771-1792),阿道尔夫•腓特列国王之子。生于斯德哥尔摩。早年游历法国,接触过法国启蒙思想,倾向建立开明君主专制统治。即位后利用国内礼帽派和便帽派之争,于1772年颁布新宪法,加强了王权。又实行财政、司法和行政改革,采取宗教宽容政策,大力发展海军。面对俄国扩张威胁,并为转移国内反对派视线,于1788年发动对俄战争。1789年促使议会通过“统一安全法”,对贵族严加约束。翌年结束对俄战争。法国大革命期间,同情王党分子,力主对法进行干涉。在一次化妆舞会上遇刺身亡。生前写过许多剧作和诗歌,并于1786年创建瑞典艺术学会。

http://free.21cn.com/forum/bbsMessageList.act?currentPage=1&bbsThreadId=1406083
第4个回答  2007-06-29
古斯塔夫三世(Gustavus III,1746-1792),瑞典国王(1771-1792)。Adolphus Frederick的儿子和继承者。当古斯塔夫登上王位时,发现国家被内争撕碎了。农民、贵族、教士和官员的冲突之外,还有积极的拥法国派和保守的拥俄国派的冲突,他调和的努力失败,于是通过政变获得控制(1772年)。他经济改革,创建数一数二的舰队,宗教宽容。模仿凡尔赛宫廷。1788年与卡瑟琳女皇开战,一个高级军官的叛变危害甚大,同时丹麦人也在俄国挑唆下入侵,英国和普鲁士声援。通过又一次政变(1789),古斯塔夫加强了王权。随后打败了俄国人。正当他打算组织同盟干涉法国革命时,在蒙面舞会上他被贵族刺杀。继位者是古斯塔夫四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