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实的成名经历

急求陈忠实的成名经历

第1个回答  2011-07-20
陈忠实
陈忠实,一个厚积薄发的作者,1993年以长篇小说《白鹿原》一举成名,该作品集家庭史民族史于一体,以厚重的历史感和复杂的人物形象而在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杰作之一。

个人简历:1942年6月生,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人。中共党员。1962年毕业于西安市第三十四中学。历任西安郊区毛西公社蒋村小学教师,毛西公社农业中学教师及团支部书记、公社革委会副主任及党委副书记,西安郊区文化馆副馆长,西安市灞桥区文化局副局长,桐城县文化馆副馆长,陕西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中共第十三、十四大代表,中共陕西省委第七、八届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委员。1965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中篇小说集《初夏》、《四妹子》,《陈忠实小说自选集》(3卷),《陈忠实文集》(5卷),散文集《告别白鸽》等。短篇小说《信任》获1979年全国优秀作品奖、《立身篇》获1980年《飞天》文学奖,中篇小说《康家小院》获上海首届《小说界》文学奖、《初夏》获1984年《当代》文学奖、《十八岁的哥哥》获1985年《长城》文学奖,报告文学《渭北高原,关于一个人的记忆》获全国1990年-1991年报告文学奖,长篇小说《白鹿原》获1993年陕西双五文学奖、199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炎黄杯文学奖、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从一个农村孩子顺利走到现在主要还是依赖于阅读,在此历程中他认识了社会、认识了世界,也认识了自己。文、史、哲、艺等各种书籍对于开拓人的视野、开启人的思维,甚至是对人的生活态度都是有很大影响。多少年过去了,1958年暑假的一段阅读经历仍然历历在目。那年他16岁,即将上初三,很偶然得到了名著《静静的顿河》。“那是我读到的第一本翻译读物,犹如眼前打开了一扇窗,发现了很多未从见识过的新鲜事物。虽然,当时对那本书半懂不懂。但,那件事对一个农村学生的影响是空前的,也是终身受用的。我知道了这个世界上还有个苏联、顿河及一个叫哥萨克的民族。从此,我的视线不再局限于灞河边,也不再囿于白鹿原下狭小的区域……”

不平凡的阅读经历

文革中,除了毛选和少量的文学著作,几乎所有的书籍都被禁止阅读。在新华书店里,只能找到浩然的《艳阳天》(柳青的《创业史》最初也是在禁读之列)。1968、1969年,也就是在文革最肆虐的时候。陈忠实说,自己通过一个被下派管图书的中学校长找到几本文学名著,有了一段不平凡的阅读经历。图书馆已遭人哄抢,剩下的书被随意堆在墙角。在自己再三要求下,那位校长趁着夜黑带他去书堆里翻找。在手电光微弱的光晕中,陈忠实回忆说,他居然找到《悲惨的世界》等4本被撕掉书皮的文学名著。他把书用毛选的红封皮包住,白天锁在抽屉里,听着阶级斗争的宣传,晚上再冒着被打成“封、资、修”传播者的危险,偷偷阅读。读到好书,内心很激动,却只能以此矫正自己的行为,而无法与别人交流阅读的愉悦,也是种痛苦。

随便翻翻也受益

“现在读书倒是没人限制了,但时间却太有限。” 陈忠实说,“只有那些在文坛上口碑极佳的作品,自己才会抽时间去专门阅读。现在的主要精力都用在为写序和开研讨会的阅读上了。”要写序就不能不读作品而信口开河,为他人开研讨会,不读作品根本就无法张嘴。有些作家将其大半生的心血之作累积成书,邀请他写序。 陈忠实说:“我把它当作一个很严肃、很庄重的事情,去认真思考并付诸笔端。不管作者年龄大小,也不管名气大小,我都认真对待,将其视为对作者艺术创作、艺术探索的一种尊重。这样一来,读书时间就很少了。但是,多年的阅读惯性还是让我一有空就想看书。有时也不一定非要读多高深或多有名的书。即使写得不好的书,读过之后仍会有所收获——会明白其缺点所在。总之,要多读书读好书,哪怕是随便翻翻。”

阅读内容选择很关键

对于网络阅读是否对传统阅读有冲击,陈忠实说他不甚了解。但,他认为只是载体的区别,读者觉得哪个方便就借助哪种途径阅读。阅读内容的选择很关键,有艺术含量、思想含量的读物固然很重要,轻松阅读也不是不可以,它们给人的阅读快感是有区别的。人的思想、情感和兴趣均不相同,要吸收色彩丰富的读物,不应太局限。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最终产生倾向性的阅读选择,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