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题,加工零件提高效率的问题,请高手回答,要能让小学生看懂!

加工一批零件,先加工120件后效率提高25%,可提前40分钟完成;如果一开始效率就提高20%,可提前1小时完成。问:原计划生产多少零件?
不能用二元一次方程

工作效率就提高20%的话,就可提前1小时完成,
工效之比是(1+20%):1=6:5
原定时间1÷(6-5)×6=6(小时)
如果按照原计划加工120个零件后,工作效率提高25%,可提前40分钟完成,
那么工效比是(1+25%):1=5:4
时间比是4:5
工作效率提高25%后用时40÷(1-4/5)=200(分钟)=10/3小时
原来的工效120÷(6-10/3)=45(个/小时)
原计划生产零件45×6=270(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16
一开始效率就提高20%,可提前1小时完成
那么原计划总共需要的时间为:(1+20%)/20%=6小时

一开始效率就提高25%,需要时间为6/(1+25%)=4.8小时。可提前1.2小时即72分钟
先加工120件后效率提高25%,可提前40分钟完成,说明120件如果提高25%效率可节省32分钟(=72-40)
那么总零件数=120*72/32=270件
第2个回答  2011-06-16
设:原计划每小时加工X个零件。
工作效率提高25%,那一个小时就加工 (1+25%)X 个零件
总共要120/(1+25%)X 小时,提前三小时,那原计划要
120/(1+25%)X +3

工作效率提高20%,那一个小时就加工 (1+20%)X 个零件
总共要120/(1+20%)X 小时,提前一小时,那原计划要
120/(1+20%)X +1

原计划时间相等列出方程:
120/(1+25%)X +3= 120/(1+20%)X +1

最终求出 X=270追问

注意是:先加工120件后...

追答

现工效与原工效的比:(1+20%):1=6:5
原时间:1÷(6-5)×6=6小时
做120个后,加快的工效与原工效的比: (1+25%):1=5:4
做120个后按原工效还需要做的时间: 40分=2/3时 2/3÷(5-4)×5=10/3小时
做120个的时间: 6-10/3=8/3小时
原来每小时加工零件个数: 120÷8/3=45个
原计划生产零件45×6=270个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47240547.html

第3个回答  2011-06-17
一开始提高提高20%,可提前1小时完成。则原现工效比为1:1.2=5:6
需要时间比为6:5
1/(6-5)*6=6(小时)
设一开始就提高25%,则需要6*4/5=4.8(小时)完成。
提前6-4.8=1.2(小时)=72分钟完成。
比实际多提前72-40=32分钟。
这是因为120件没有提高效率的结果。32:120=72:全部工作量
解比例得全部工作量为270件。
第4个回答  2011-06-16
一开始效率就提高20%,每分钟多做1/6
多做的1/6是提前1小时完成的时间做的,
意思是1小时做了1/6,
所以全部做完的时间是6小时
40分钟可以做全部的40/(6*60)=1/9

先加工120件后效率提高25%,可提前40分钟完成
做完120个后做的占(1/9)/(1/5)=5/9份
所以,前面的120个占1-5/9=4/9份
所以总共有120/(4/9)=270个零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