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原点的作文

如题所述

附有点评哦

核心提示

今年的广东高考(微博)作文以《回到原点》为题,引发人们热议。有人认为不容易跑题,但也有人认为想写得好很难,拉开差距很难,因为高中生生活阅历有限。有作家甚至评论说,高中生的人生才刚起步,《回到原点》这个题目更适合有阅历的人来写。

  但在广东高考作文题目之外,题目对“回到原点”4个字进行了延伸和阐释:“回到原点”大千世界,“原点”无处不在。“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是长河的源头,可以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考题要求考生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

  如此看来,《回到原点》的题目既容易入手,又很难写好。而成人所理解的孩子的世界,永远与孩子的世界有差距,他们心目中的“原点”是什么?是与同学友情发展的起点?是渴望回到的孩童天真年代?还是曾有过的一段难忘时光、一次难忘之旅?南方日报特别策划了请小学生诗歌节选手来写高考作文的专题,请大家看看孩子心中的原点。请注意,他们也许笔锋老练、口吻深沉,可都只是小学生。

  为这些作文作评点的是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诗人杨克。

  1

  回到原点

  中山市纪中三鑫双语学校六年级13班 犹飏阳

  曾经不分彼此,嬉笑地走在一起玩闹;一同回家,在路边满心欢喜的(地)一起买零食;一有空就围在一起激动地讨论游戏。那一切,都随同时间的逝去,一去不复返。我俩的友谊,从坚不可摧,回到了那形同陌路的原点……

  上课你精彩的发言,常常博得大家佩服的目光,而我那一次次考试的不逊成绩,也让大家惊赞。一次一次的考试,两人不相上下的成绩,使我俩之间弥漫起了一层战争的硝烟。

  每每上课,我都会发现你那充满敌意的眼睛正锁定着我;次次下课,我也视你的位置为禁区。课外活动时,最亲近的二人组已不见了,自由组队时,你那熟悉的身影也不再映入我的眼帘。上学放学,本来为邻居的两人,再也没走在一起。就算不小心碰见了对方,也行(形)同陌路。只见你对一位同学说说笑笑,没把我放在眼里。再也没注意到我,我也“以牙还牙”长时间不理会你,即使你有必需的事情,极不情愿的(地)来找我,我也视而不见,忽略你的存在……

  老师同学似乎也发现了我们的不对劲,同学们常常用疑惑的眼睛盯着我俩。老师也找到了我们,“絮絮谈心”,而收获(收效)甚微。该怎样还是怎样。

  ……这是怎么了?

  曾经的一切,难道就那么不堪一击?那友谊的力量,怎么和书中说的不一样?不是友谊的力量强大无比么?为何在竞争之下转眼化为泡影?或许是这样的吧,小时候那幼稚可笑的心理,可能已经变了,变得那样的“成熟”。

  竞争真的有那么大威力使人改变吗?若我的成绩不比你,那你我之间的关系会变成这样吗?我们会这样对立吗?如不会变成这样,我宁愿抛弃那所谓的好成绩,我渴望那一份友谊,那一份从小就开始酝酿的友谊。可现在,还有用吗?

  这场冷战终于停了,在我转学的那一天。为了寻求更好的教育,我转向另一所学校。临走那天,也正是学期结束的那一天。知道我要走的消息,大家都来向我告别,都一副不舍。而我,从你的眼里看到了解脱……

  时间果然是最好的鉴真剂,可以找出所有虚假的东西,算了。既 然 这 一份 友 谊 经受 不 起 那时 间 的 考验,那倒不如让它回到原点……

  杨克点评:

  最难得在一个“真”字上。写得如此简洁,如此利落。场景与场景不断地排列,不断地叠加,让人忍不住跌入那份如闻其声,如见其面,如触其心的镜头感中。凡常而真实的细节中,心灵之声跃然而出。

  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回到原点”的过程冷静得让人吃惊。如此灿烂的年纪,却有如此的哀伤与决绝。正如孩子所说的,这是怎么了?稍让人快慰的是,孩子还是隐隐“宁愿抛弃那所谓的好成绩,渴望那一份友谊”。然而,孩子毕竟是疑惑了,叹出一句,“倒不如让它回到原点……”

  孩子的思考与疑惑,不也正是我们该思考与疑惑的。孩子说,“为了寻求更好的教育”,那是什么样的教育?

  2

  回到原点

  潮州市实验学校六年级6班 曾晓瑜

  路走久了,总会熟悉,并且习以为常。开始不关心路边新长出的嫩叶,也不去关注天空的湛蓝——— 只是在赶着自己的路,仿佛是写好的程序,一次次地重复着过程,厌倦了,漠然了,失尽了趣味——— 但这只是自己的眼睛拒绝接受罢了,每一天都有新的东西,等待发现,等待那些善意的目光,若是等待久了,也自然会老旧。

  回想孩童时期的我们,我们是一个个毫无瑕疵并且纯洁的灵魂,被毫无防备地抛在这个陌生的世界中。而人的生命具有一种不可忽略的特性——— 对未知充满向往。所以我们探索着未知,怀着一颗最真诚的心,关注着那些生命中层出不穷的新事物——— 哪怕是一滴露珠,一只蚂蚁,一朵空中飞舞的蒲公英。小时候,我居住在老家,老家的花圃里总会有杂草冒出,我的奶奶对它们恨之入骨,长一棵拔一棵。而当时的我却对它们充满了好奇,那小小圆圆的叶子,多么可爱,小小的绿色也显出不一样的生机勃勃。正是这种我丝毫未知的植物,满满充斥了我整个童年。我曾会为了一棵杂草坐在地上一个下午。记得当时还是夏天,阳光毫不留情地焦烤着我幼小的身体,汗珠成串的落下,但当时的我唯一在乎的,也只是杂草了……这就是生命初始的状态,对所有未知的细微的事物充满好奇,充满喜爱,进而拥有了一种神奇无比的力量,让小小的我在无形中拥有了飞翔的翅膀,去飞翔,去超越,并且享受着这种最初的求知所带来的无限欢乐。

  然而,岁月的流逝,童稚不再。时光的冲刷中,我们了解的多了,而那些曾经引起我们注意的美好而细微的事物,却在各种信息渠道中被冠上了各色的负面标签。而那曾令我无比着迷的小小杂草,它纯粹美好的形象,也在我对世界了解越来越多的时候破碎了,消失了。更多人告诉我杂草是害草,它让花卉无法正常生长,它还占领蔬菜的泥土,妨碍其他植物的顺利成长。慢慢的,我也对杂草失去了兴趣,它被我远远抛在了记忆深处。再后来,更多的我曾经喜爱的事物,便再也不能引发我的兴致了。我,现在的我,对曾经美好的一切越来越默(漠)然,记忆中的那株小草也早已成为我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杂物了。我再也不会对着杂草看个一下午,不会因为一棵树而驻足痴望,更不会因为一棵飞舞的蒲公英而奔跑……那种探索未知事物时的纯粹而强大的力量,早已离我远去。我的眼睛在不知不觉中蒙上白雾,我开始迷茫,开始失落……是呀,这股白雾又何止蒙住了我的双眼?!它早已遮住我的内心,也缠住了我幼年时候长出的稚嫩的翅膀……我,忘记了飞翔……

  然而当猛然回首时才发现,生命初始的我比现在日渐成熟的我快乐得多,勇敢得多,更执着得多。

  我们如果回到原点,那些崭新的令人欣喜的东西将会层出不穷的(地)涌现,那些早已厌倦了的东西,也会突(凸)显鲜明的特点。如果回到原点,我们会更深刻地认识到——— 当我们通通都被庸俗的世界屏蔽了双眼,美好的东西自然会日渐暗淡。当我们对生活投注多一些热情,生活会回报更多。所以,当你偶然发现你那同我一般,在幼年时长出的稚嫩无比的翅膀尚存的一丝丝痕迹时,也请你同我一样,抬头看一眼浩瀚的苍穹,深吸一口气!让我们减去心中的一点麻木,美好的就会明亮一些——— 那是些多么奇妙的东西,会令你感觉到它的无穷的力量,让我们足以用开阔的胸襟装下整个宇宙的欢乐。聪明的,乐比悲好,更比无趣好。我们的生活需要这些最初的美好。

  放下压力,减轻隔阂,回到生命之初,你讨厌的东西也会变得可爱。

  以孩童的视角观望整个世界,你会了解到更多东西,并且更加快乐。

  让我们回到原点,让心灵纯粹一些,让思想的脚步缓慢一些,休息一下,看看蚂蚁的劳作,听听风路过 的 脚步 — ——以 及 那些 被 冷落的曾经美好的风景。

  杨克点评:

  言语如水,畅流如绸,感觉沽沽而出,最难得这一份自然与优雅。心灵之声娓娓叙来,一气呵成。回忆与现实自由穿行。惊讶于孩子对语言把握的自在与娴熟,有诗的质感与审美意趣。

  孩子的心善良而纯真,但又不仅于此、不止于此。能够如此清醒冷静地去审视人生、审视社会、审视这个世界,令每一个读到的它的成年人都感到汗颜。行文潜在回忆与现实中自由穿行,我只能说这样的哲学眼光,不见得一定是阅读的积累、人生的积淀,可能这只是一种天赋,一种与生俱来感悟能力!

  只是,在童年时代怀念童年,在如花年纪追忆往事,在骄阳如阳岁月感叹岁月,让人感到“不该如此”的哀伤。孩子的生命刚刚开始,他却已经感叹:让我们回到原点,让心灵纯粹一些,让思想的脚缓慢一些,休息一下……孩子,对你这份哀伤,我们该说什么,该做什么?

  3

  回到原点

  广州市五羊小学六年级2班 朱夏妮

  夜晚,博斯腾湖边,我坐在竹筏上,脚丫在水里摇着,望着湖边的木屋,又看看在岸边一盏灯火上飞舞的虫子,望着天。这时的天色是一种不能用我所知道的形容颜色的词来形容的,是种能让人觉得像天使一样的颜色。湖是黑色的,湖边的山让人恐惧,像魔鬼的面孔。不知道为什么,风有着太阳的味道,太阳的味道很香,但说不出怎么香法,想让人吃掉它一样香,不是饭菜的香味,不是香水的香味,可能是圣母玛利亚头纱的味道吧。虫子叫声很响,我大声叫喊:“停下来吧,小宝贝!”一秒,两秒,一片寂静,到第三秒,有零零星星几只虫子叫了起来,到第四秒,所有虫子都叫了起来。我哈哈大笑,就在我笑声中,十几只不知名的黑鸟从天空飞过,翅膀拍打的声音真美妙。我坐在竹筏上,披着有太阳味道的风,盖着天,我像是在做梦,一切感觉不真实,但我宁愿相信这是真的。因为这是大自然的梦。

  在伊犁草原,住在平房里,一早就被鸟鸣吵醒了,来到羊圈旁的台阶上坐下,看着不远处的山和山上的黑白色的羊,看着前面的小溪,看着绿色的草原……不知道过了多久,该吃饭了,吃馒头就着奶茶,加上一点野菜。吃完后,就迫不急待地钻进羊圈和羊玩,其他羊都去山上吃草了,就剩下两只生病的小羊羔。一只黑色的,一只白色的,我更喜欢黑色的小羊,很可爱,我叫它小黑,白色的叫小白。我到处摘最鲜美最鲜美的草给小黑吃。小白我没理它,现在想起来真后悔。小黑没有妈妈,小白也一样,每当傍晚,羊群回家时,羊圈被挤满了,一股羊膻味扑鼻而来,我逆“流”而行,当时的场面一定很滑稽。每到傍晚,我都找不到小黑,也理所当然不能给小黑找妈妈了,一连几次都是这样的情况,后来我终于变聪明了,在羊群回家前找一根草粘在小黑身上,因为小黑一身卷毛,很容易粘上去的。可是,等羊群归来,我又不知道小黑到哪去了,于是找啊找,终于找到了它,我到处给他找妈妈,可还是一无所获。离开了伊犁草原,我最想念的就是小黑。

  记得去和田沙漠的旅行。我们到达那儿,已经是午夜了,狂风撕咬着我的头发,我真怕它把我的头发吹掉,这里的风一点也没了温柔的感觉,让人恐惧到发疯。好不容易来到了住的地方,被子里灌满了沙子,让人不能睡好觉,那感觉难受极了。终于挨到了第二天早上,虽说“挨”但真正睡着时睡得还很舒服。第二天,太阳照在沙上,沙变成了银白色的了。和田沙漠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儿的夜晚,记不清第二天是怎么样的了。我爱和田的沙漠,但爱中也有一些恐惧,我喜欢脚丫踩进沙里的感觉,现在也一直没有忘。

  那是一个早上,在赛里木湖边,我们租了一匹马,我优(悠)哉游哉地骑着马,看着还在太阳下发光的湖面。这时,一个哈萨克少年走过来,问我能不能让他骑一下马,我不情愿地下马,让给他骑。他跨到马上,开始奔驰,马蹄溅起的水花,打在他身上,他并不在意,任马飞奔,时间仿佛在倒流,少年的头发和马的鬃毛一同飞翔,蓝天赶着云跑,蓝绿色的湖水倒映着冰山,少年和马融为一体……我又感到像做梦,做着马和少年,天和云,水和山的梦。

  大自然是快乐的原点,回到大自然就回 到 了快乐。我远 离 了我 所 思念 的 地方,虽然它 像 一块 越 化越 小 的冰,但它还 在 原处等我,站 在 高原上。

  杨克点评:

  感觉活了,味觉、视觉、听觉、触觉。所有的感觉在孩子的引领下活过来了,清新了,所有美丽的色彩,所有动听的声音,所有无法言说的味道。不住地想,圣母玛利亚头纱的味道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味道?想象扬起来了,随着孩子华彩的梦无拘无束地放飞。

  孩子宁静、恬淡的文笔让我想起了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大自然不仅能够给我们提供衣食住行的基本物质保障,更是滋养我们精神和灵魂的最佳良药。有什么能够比在寂静的山林里感受风吹、鸟鸣更惬意的事情呢?在平凡与简单的大自然中真切感受生活的意义与趣味,用心体会寂静之美。灵魂与肉体都回到了梦中的家乡——— 大自然。

  喜欢孩子那一份坚信,虽然它像一块越化越小的冰,但它还在原处等我,站在高原上。让我们一起坚信吧。孩子,相信这样的原点,你是有福的。

希望你能满意哦,文采不佳,所以只好复制了一下~

参考资料:http://edu.sina.com.cn/zxx/2011-06-08/1935300115.s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17
满分的: 回 到 原 点
—从今天做起 从我做起
寒石
苍生万物,大千世界“原点”无所不在。何谓“原点”?-顾名思义,就是源头。“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淘风簸自天涯”。
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海拔8844.43米而这高度的得来,正是从位于我们中国的大地原点—陕西省泾阳县大地原点的0点坐标,一米一米由测绘工作者测量而来。
世界万物,大千世界正是有这样一个个的原点发展而来,也正是有这样一个个的原点,才有了事物的不断发展变化,不断升华强大。也正是万变不离其宗,“原点”也就是事物的基础,事物的源头,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

涓涓细流,汇聚江海;万丈高楼,起于基石头积沙成塔,积少成多,积滴水而成大海。
我们人类的知识和能力,不也正是象这涓涓细流,一点一滴汇聚而成的吗!人类的文明只所以能有今天的日新月异,离不开我们祖先的点滴积累。
从山顶洞人的石器时代,到殷墟的甲骨文字;从古埃及的灿烂文化,到古巴比伦的人类文明;从爱迪生的发明制造,到比尔盖茨的微软帝国。哪一个不是从原点出发?人类文明的辉煌今天,从未有高屋建瓴,空中楼阁。都是一步一个脚印的从源头启始,每一步都发出铿锵的声音。
回首人类祖先光辉而灿烂的文明,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知识、能力、文明、创新、发展,哪一步都离不开原点,哪一步都需从原点坚实而坚定的迈出。
现在流行这样一种说法:“学习好不好,只要有个李刚爸”,“学习不必太努力,只要将来做生意”。仔细想来,这些观点,都脱离事物的根本,背离了事物发展的“原点”原理。
试问:“你的父亲可以管你一辈子吗?”。做生意不需要知识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亲爱的同学们,希望二十一世界的未来,希望在我们这一代身上。祖国的兴旺强大,需要我们去拼搏奋发。而要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这一神圣史命,我们就应该抛弃,“好高骛远”“自以为是”的思想。我们就应该从现在做起,从今天做起,从我做起,从源头做起。“回到原点”脚踏实地,从今天开始迈出坚定的步伐“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中华强盛而奋斗!

零分作文:广东:《回到原点》

(0,0)→(0,1)→(1,1)→(1,0)→(0,0)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1-18
回到原点(Kaiser3344倾力打造)
  坐在图书馆的研修室,望着白云下那一片青红相间的篮球场,想说
  原点在哪?
  生活是永不间断地从一个点跑到另一个点的过程,此时的点是彼时的原点。如此,当有许多原点。佛曰:弹指间有六十个刹那。一个刹那,过去了,即是一个原点
  窗外的阳光毫不吝惜地洒落在模糊的大片大片的绿上,天空却是那般苍白…
  如果,人可以把人生当作计算机,很自然随意地把某个刹那设为还原点,那该有多好
  然而,很多事,是无法推倒重来的。空想始终美好得遥不可及。我们像是钟表上的针,不停的转动,一面转,一面看着时间匆匆离去,却无能为力。回到原点,不过是比乌托邦还乌托邦的东西。
  人生,仿若一条数轴,生是左端,死是右端,人在其上行走。
  倒退不了……
  恰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道,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或许我们可以做以前做过的事,比如高四童鞋再次高考,比如恋人分手恢复单身,比如老友重逢相谈甚欢…但一切一切,已然不是回到原点。那物,那事,那人,早已不再从前。
  “重新开始”,是一直很不喜欢的四个字。在我脑海里,属于它根深蒂固的概念,等同于“海市蜃楼”。新的一天,新的一个月,新的一年,都不是新的开始。因为回不到原点。即使绕了一圈,回到的也依然不是原点。
  回不去就是回不去了...
...
  旧时今日,我在讨厌高考。今时今日,我在怀念高考。一年过去了,依旧不停地跟自己强调,不要怀念过去,要向前看,要向前看,要向前看……然而,拼命提醒的东西,却始终是无法掌控的。又返回那个被冷落的部落格,盘点那三年敲下的那些文字,看着那些刻意尘封的点滴,陷入了一种莫名却又熟悉的情绪,无法自拔。"我总是爱蹲下来看地上时光的痕迹,像一行一行蚂蚁穿越我的记忆。"我不想再打下这些矫情的文字,但请原谅,我,总是在做这种矫情的事。
  南怀谨大师曾说过,时间是相对的,真正的时间,万年一念,一念万年,没有古今,没有去来。
  回不到原点,可我还是不时让自己停留在时光记忆的某个点。
  过去,现在,将来,其实都是同时的。
第3个回答  2011-06-17
(0.0)——(1.0)——(1.1)——(0.0)
第4个回答  2011-06-17
自己多写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