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的"文字改革"

听说有人曾经试图将汉字彻底拼音化. 结果没有成功,于是改用字母做为"汉语拼音".

请问为什么会有人试图这样做? 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汉字不好么?

另外, 汉字简化运动虽然成功了,现代中国用的也是简体文字了.

但是,似乎最初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书写方便, 似乎起初只是想摒弃传统.
所以,请问,汉字简化最初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谈汉字的简化
  大家现在起名所用的汉字和历史上记载用的文字是有区别的,也就是所谓的“中文简体”可是我们用来作为起名笔画参考的《康熙字典》却是繁体的,那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简体中文”又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如何形成的呢?这个有趣的问题我们不妨来探讨一下:

  中国文字的简化,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主持关心下,结合了上百名专家,对数千个常用的中国文字进行了一次系统的简化工作。当时的出发点,应该说是分析了中国的国情。中国经历了上百年的内忧外患,国弱民穷,百废待兴。中国又是一个几千年的农业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在农村,而当时中国一半以上的人口是文盲和半文盲,而要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文化,建设国家,识字扫盲就成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历史任务。简化文字,当时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数以亿计的人民大众,能够尽早尽快地识字认字,提高使用文字的速度,提升文化水平,方便学生在校学习,以此为最基本的基础,才有可能学习科技,建立一个富强的国家。

  汉字自古以来就有繁体与简体两套写法,在甲骨文与金文中,就可发现汉字简体的形迹,例如「车」就有多种写法。后来经过篆体隶化,并存两种写法的文字越来越多。由六朝到隋唐,汉字逐渐隶楷化,当时或许是为了美观对称,很多古字都增加笔画,而简体字开始被称为「俗体」、「小写」、「破字」等,在民间社会仍广为流传。

  不过,有时候文字有简化和繁化的现象,左传和甲骨文上有假借字,当一件我们要表达的事很抽象,最初时无法造字,于是找来一个与它音近的字来借代,当后来或者可以造字了,就有这个抽象概念的本字了。有时后来仍旧无法造字,于是一个字去加偏旁,去别异,表示与本来假借的字不同。而有时一个字越写越繁了,人有觉得麻烦了,就去简化了,于是在魏晋有俗文字学,即俗体字。也有的字越来越简单了,又不易看清本义了,所以又去替它加笔画了,所以繁化了。

  所以,笔划写得越来越繁的字,绝对不少于写得越来越简的字。

  繁化和简化的字,在古代就已存在。有些人造新字,后来就通行使用。例如:杨坚在北周时以外戚辅政,进封「随王」,但他嫌「随」有「走」之意,于是改「随」为「隋」。武则天最爱造字,她一生造了十多个字。其中一个「国」字,她改成「□」中间加「武」,但后来觉得自己被包围在围城中,就不再使用。中国文字在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后,随着时代改变,出现了繁体、简体、俗体、异体等字。官方的文书,都采用繁体,其它的文字是难登大雅之堂。这段期间,民间文字的使用多是采约定成俗的方式,一直到太平天国时期,才开始文字的简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