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西姆 理查德克莱德曼 朗朗 谁的演奏值得听 值得看 谁的技术好

如题所述

  理查德克莱德曼进入中国的时候是改革开放不久之后,大家从来都不知道钢琴这样“高雅”的乐器能够这样通俗和平易近人,所以他在中国红了。中国是全世界知道理查德克莱德曼最多的地方,他在中国比在他的祖国法国出名多了。一个是他已经老了,一个是他的技术实在是有限(他连弹献给爱丽丝和命运都要弹改编过的简略版,只留下一个单音主旋律),前两年还能在哈尔滨这样的省会城市演出,最近已经开始在大庆、齐齐哈尔这类的城市演出圈钱了。几时看过朗朗或者maksim跑这些地方...所以说,这个不能比了。他在哈尔滨那场演奏会我去了,居然是在体育场里...还特意找来一百多个琴童和他一起弹《我爱北京天安门》。结果他的琴接着音响而其他的都没有,一百个孩子的声音可以说全被淹没了,就是折腾孩子造势...他的音乐适合给之前完全没接触过古典音乐的人做普及,不建议听。
  再说朗朗,朗朗的技巧实在不错,听他要听他的中国曲子,比如黄河。朗朗诠释的《黄河》真的没话讲。但是提到外国曲子,比如老柴的一钢,比如拉三,他就会有一点点力不从心。中国的钢琴家有一个共性,就是扎实的基本功底,以及稍显欠缺的艺术素养。毕竟文化氛围不同,真的能够跨越这个鸿沟的可以被称为神了,他已经做的很好了。举个例子,你觉得图兰朵里面的中国人形象像中国人吗?显然不,就是四不像。所以可能我们听朗朗和霍洛维茨(呃,这个,我就是举个例子,霍洛维茨是神,这个不是能比的)的拉三差不多,但是在人家的耳朵里,区别还是有的。
  再说马克西姆,朗朗走的是一板一眼的演奏家路线,maksim是跨界风,但是他的技术绝对没话说。匈牙利李斯特音乐学院(前身是布达佩斯音乐学院)出身的学院派,实力了得。他的演出风格极富感染力和表现力,强烈建议去追他的现场!!强烈建议。但是,唉,他的pure那张碟里收录了一首黄河...实在是让我...欲哭无泪。文化差异啊...千万别听他的中国曲子。他的碟子,从gesture(这个不算跨界,这是他甫出道的时候出的小品集),到variation(头次听的话可以从这张开始),到new world,再到pure,到appasionata,真的,每一张都给我惊喜。他的音乐有神采,到new world的时候我在想跨界几乎被他做到顶峰了,下一张的空间在哪儿,结果到pure的时候,他就摒弃了配器纯靠个人表现力征服观众。他的每一张碟都有统一的风格和个性,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我很喜欢他,希望你也是一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7-06
有些专家说马克西姆已经超越了雅尼、让-雅尔等等。那你可以买他的CD回来仔细听,是不是你觉得听完马克西姆,再听雅尼等人的,各有各的味道呢?所以他在亚洲地区很火,并不代表他在全世界就很火,虽然他那场在伦敦的演奏会DVD在中国广为人知,但这并不代表他已经被欧美接受了。他的演奏有些地方仍然很粗糙,从李斯特音乐学院出来的不都是顶尖,这个不可否认。郎朗还是从柯蒂斯音乐学院出来的,我看他们两个包括理查德·克莱德曼在内,首先是有能力开拓市场,都不是纯凭技术来吃饭的。

所以比较他们的技术毫无意义。即便像某些人所说的克莱德曼的技术有限,那么他没有在作品中表现出局限性对他的演奏带来的不良影响。更何况他的技术并不低,在国内引进的少数作品根本无法表现出他的真本事。所以,如果你听了他演奏的近千首曲子都感觉是一个味道的话,你可以不看这段解释。可事实并非如此。至少他现在是不是只在二三线城市演出,答案是否定的,今年他已受邀参加了德国音乐节的45场演出,在中国的巡演已经出票,城市分别为济南、西宁、杭州、安阳。请问是一线城市多还是二线城市多呢?他进入中国也是在他成名后的第16年,并且之后他仍然在国际的重要城市演出,场次一直在增加。所以不要听一些人的狭獈的理论。

郎朗的演奏已经具备了大师应有的条件。他是以演奏古典音乐成名的,至于他首次演奏黄河钢协已经是他出名的第6年了。在演奏黄河之前的6年内他已经在古典音乐界非常厉害了。他的演奏并不像一些专家所言,味道不纯。反而是中规中矩,能够最大程度地表现出作曲家的本意,而不是教条音乐评论者自己臆断的那种音乐。因为他的技术过硬。虽被误认为炫技,但是并无任何改变。只要你去看一下他演奏的乐谱实际上由作者标注的速度,就知道他其实是有多么中规中矩了。

马克西姆的音乐更有市场,确切地说更有亚洲市场。有人推荐你听,你不妨亲自体验一下,看看有没有真正值得回味的东西,事实上很少。
第2个回答  2011-07-10
个人推荐朗朗,激情四射有木有~网上有个视频,管他叫表情帝,超可爱,去找找吧~~如果想了解下他从《最爱与珍藏》开始吧,那那张碟很全面。
还有插句题外话听听李云迪吧,可以去搜下他弹《钟》的视频,超萌他的李斯特和肖邦~~~~
理查德克莱德曼是上一代人的事情了,挺怀旧的,跟他不熟,就不说什么了。
马克嘛,我有个朋友超爱他,我跟着看了不少mv,帅哥,养眼。
我也只能说这么多啦,我也不是专业的,就是听听好玩。
楼上这位筒子淡定啊~”你才听过几首啊?!跑到这里放炮。那意思就是皇家爱乐没有你的水平高呗。“ 这话前后压根就没逻辑。而且简略版是事实嘛,可能他有考虑到普通大众能不能接受的问题,但是你这明显的欲盖弥彰了吧。不同意别人的观点也不要人身攻击嘛。又没人阻止你喜欢理查德克莱德曼,你也得容得下别人指出他的缺点和不足吧。克莱德曼这几年运作的不如从前是事实,你骂了别人就给他争光了?唉,冲动是魔鬼...

二次添加:呃,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楼上是说,和你意见不同的那位的答案是修改过的是吗?这个就有点五十步笑百步的嫌疑了嘛...您不也是一直在重复回答修正,再说人家觉得自己有说的偏颇的地方就改正这不是正确的态度嘛。
再说说我对这个事儿的理解。
维基百科对于克莱德曼的定位是”最成功的通俗乐器演奏家之一“,”不是以古典钢琴曲而见长,而是主要弹奏一些现代爱情曲目“,”他从音乐学院毕业以后,偶尔做一些伴奏和乐队的兼职。"。对于马克的定位是“流行钢琴演奏家”,获得过“尼科拉·鲁宾斯坦国际钢琴比赛”一等奖“。这么看的话,你们两位的争论就是一个定位的问题了。
克莱德曼的目的是古典音乐或是说乐器的普及。中国当年应该有不少孩子都是因为克莱德曼才开始学的钢琴吧。所以他来到中国就会弹《我爱北京天安门》。马克走的是古典业余爱好者的路线,他拉近和中国听众的距离用的是《黄河》。就因为这个受众定位不同,克莱德曼不用也没法选黄河。
马克的
第3个回答  2011-07-06
推荐马克西姆和朗朗,虽然个人不喜欢朗朗,但是单听他音乐,不看演奏还是不错的呢。马克西姆是既能挺有能看。
第4个回答  2011-07-11
“还有插句题外话听听李云迪吧,可以去搜下他弹《钟》的视频,超萌他的李斯特和肖邦~~~~
理查德克莱德曼是上一代人的事情了,挺怀旧的,跟他不熟,就不说什么了。
马克嘛,我有个朋友超爱他,我跟着看了不少mv,帅哥,养眼。
我也只能说这么多啦,我也不是专业的,就是听听好玩。”

还有什么叫“所以他来到中国就会弹《我爱北京天安门》。”?告诉你 我9号刚去看他的演奏会 非常之火爆。

myswanqueen 不是专业的还瞎啰嗦 从你的发言来看你纯粹是个花痴。我也很喜欢马克西姆 但更爱克莱德曼 请别攻击克莱德曼好吗 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