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朝花夕拾》里面所有的赏析 答好了多加分

两处赏析,一处新得(写出出处)
我的QQ:525721705

《朝花夕拾 狗、猫、鼠》读后感
《狗、猫、鼠》这篇散文出自鲁讯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我曾对这篇文章进行了多次阅读,才基本明白了它之中的含意,希望我的理解能够正确。这篇文章主要通过对猫和鼠的一些秉性,行为的描写来比喻某些人。

鲁讯先生在文中阐述了他仇猫--即不喜欢猫的原因。其时这些原因与一类人的行为,性格很相像,例如写猫捕食到比自己弱小的动物就尽情玩弄,直到玩厌了,才吃掉,就像某些人,抓住了别人的弱点或不足之处,就想尽办法慢慢地折磨别人,好像如果不折磨够,就不甘心一样,如果别人犯了什么错,受到批评,说不定那种人就会在某个角落里偷偷地歼笑。鲁讯先生说他讨厌猫的第2个原因就是猫虽然和狮虎同族,都食比自己弱小的动物,但猫却具有一副媚态,正同我们现在的某些人,常常刻意掩饰自己的某种本性,其是反而会让别人觉得他更加虚伪。猫平时总是吃饭不管事,就像一些好吃懒做的人,有东西吃就比谁都积极,一要他做事,就一溜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就像广东话中的一句俗语:"吃野吾做野,做野打烂野。"鲁讯先生还告诉我们,老鼠中并非全部都那么讨厌,其实有写隐鼠很讨人喜爱,很有灵性,但却遭到别人的摧残,其实,人人都可以对这些弱小的生灵赋予一些爱心和同情,为什么有人就做不到?这可需要反思一下。

看了这篇带有深刻寓薏的问张文章,虽说我不是受益匪浅,但是我却在其中悟出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

早闻《朝花夕拾》,但没有机会去欣赏一下。所以,趁这个暑假,我饱读了《朝花夕拾》。
初读《朝花夕拾》,似乎有些不知所云。但顺顺溜溜地将全书读完后,便知其大概了。

《朝花夕拾》是作者追怀青少年时代的往事而作的,既描写了他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师友的诚挚的怀念,又真实的书写了戊戌政变和辛亥革命前后作者所经历的生活种种——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中国到日本,每一篇都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的一角。

我最喜欢读的是《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与〈山海经〉》里的长妈妈,在幼年鲁迅的心中爽直而多嘴,有很多繁琐的礼节。但她又能做别人不能做的事,买到《山海经》。对于长妈妈鲁迅只挑了几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如长妈妈睡觉时伸开手脚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占领全床;切切察察说话时,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方或自己的鼻尖等,简略几笔,就活画了长妈妈的个性特征。

比如《阿长与山海经》,描写的是鲁迅家的保姆阿长。文章生动地塑造了一个非常典型的旧时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形象。有人比喻这篇文章是鲁迅从记忆土壤中培育出的一朵异常鲜美的“朝花”。的确,对于这个妇女,鲁迅不但没有避讳写出她的美与丑,反而是怀着真挚的感情怀念她的一切。不论鲁迅对她是佩服、厌烦、喜欢或是讨厌,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他的感情。而且我还发现,这个“长妈妈”跟 “孔已己”很相似,同是旧中国的人民,遭遇也差不多,比如他们的名字,都是已经被人遗忘了的,而外号也是随便起的。可悲的人啊!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
《朝花夕拾》中有一篇叫《二十四孝图》的文章,给我印象十分深刻,颇有感受。
文章讲的是作者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但其中的“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尝粪忧心”令人发指。
先说说那个郭巨埋儿吧。说是晋代有个叫郭巨的,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为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养母亲,对母极孝。后来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就和妻子商量:“儿子可以再生,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粮食好供养母亲。”夫妻遂把儿子抱出,挖坑要埋。兴好挖出一坛金子来,才免了儿子一死。
郭巨虽有孝心,但杀儿之举,却有违人性,不合儒家“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人本观念。看似大孝,其实是残忍。古有为求神为父母治病舍身的,也有割股肉以解父母想吃肉之念的,今有为父母治病献五脏的,极少有为父母去杀人的。为了节约粮食,就想把自己的亲生儿子杀了,一则有违老母爱孙之心,二则陷老母于不仁。所以后来有人把这种孝举,称为“愚孝。“
随便一翻《二十四孝图》,这样的字眼映入眼帘:“卖身葬父”、“埋儿奉母”、“哭竹生笋”。“刻木事亲”、“埋儿奉母”让人感到冷酷无情;“孝感动天”、“卧冰求鲤”、“哭竹生笋”迷信思想严重;“尝粪忧心”则让人恶心。
孝是应该的,迂腐是愚蠢的,盲从是可悲的,卫道是可恨的

五猖会读后感
《五猖会》是鲁迅儿时回忆去东关看五猖会的一件罕逢的盛事。

因为东关离县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前夜预定好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陆续搬下去了。儿时的鲁迅笑着跳着,催他们搬得快些。忽然,工人脸色变得很谨肃了,小鲁迅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他身后。父亲叫他把书拿来,他忐忑着,拿着书来到父亲面前。父亲教他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背出来就让他去看会,否则不准去。这犹如一盆冷水浇在了鲁迅的头上,他读着,强记着。

太阳升得很高了,鲁迅才有把握走进了父亲的书房,梦似的就背完了。父亲这才答应让他去。大家同时活动起来。工人们把他抱起来,仿佛在祝贺他的成功一般,但鲁迅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这一切对他都失去了意义。

这篇文章描述了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鲁迅说出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顾及孩子心理时的无奈和厌烦。

在封建统治的社会中,鲁迅生在一个县城里的家境小康的读书人家,遭逢社会变革和家庭的日渐败落。鲁迅被包围在这种黑暗封建的家庭风习和社会现状。

鲁迅的童年,许多来自儿童的玩性,天真的稚气都被抹杀了。我们的大人,真该反省反省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
我读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后,十分羡慕鲁迅先生在百草园度过的美好时光。文中充分描写了百草园给鲁迅先生的童年带来的无限乐趣。“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光这些景色,就让鲁迅先生百玩不厌。百草园这个乐园仿佛会让读者恨不得马上去那儿饱饱眼福呢!
文中的长妈妈还给鲁迅先生讲过一个关于美女蛇的故事。故事告诉我们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然而这个故事给鲁迅先生有了些“后遗症”。鲁迅先生从此在夏夜乘凉时,总有些担心,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这合理的写出了鲁迅先生年幼时害怕的心情。
当鲁迅先生要到上学的时候,家里人将他送到三味书屋,也就意味着鲁迅先生要和他的蟋蟀、覆盆子、木莲等……要说拜拜了。
进了三味书屋,鲁迅先生开始了乏味的学生生涯,“每天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这便是鲁迅先生的生活。尽管如此,鲁迅先生还是经常和同窗们出三味书屋后的一个小园玩。虽然能折梅花、寻蝉蜕、喂蚂蚁,但人去多了,时间久了,就会被老师叫回来,继续读书,这远远不及在百草园的自由、快活。
这篇文章不仅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向往自由的心情,而且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达了鲁迅先生儿童时代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情。

鲁迅《父亲的病》读后感
这篇文章十分生动地体现了当时就社会庸医的无能,他们明明知道病已经没法治了还故意蒙骗,看似开的是神丹妙药,其实就是故弄玄虚,使用障眼法,对病是没有一点疗效,搞得家人东奔西走到头来还是白忙活一场,并且对治病只是忙于应付而草草了事,给人看病都只为的是那些身外之物——金钱。那时的社会就像鲁迅的父亲一样病重了。
落墨的部分是很令人惊诧的。“名医”居然对临之将死的人说“不要紧的”果不其然治死了人,却仍然提笔写下百元的药方为死人服下。荒唐!而那主人仍旧很客气地送他出门。鲁迅前辈真的是很伟大,所以,我便要推翻第二段对网站上的事发表的观点了。从这篇文章——根据看得懂的文章分析,鲁迅前辈不是那种使劲骂的人,我觉得,他只是通过大量的讽刺而让人们认识自己的错误,例如这个事件,骂了么?找不到骂人的词语。所以,鲁迅前辈是那种很厉害的人——批判家(好像是这个词),用俗话说,就是骂人不带脏字,不过,鲁迅先生比这还高一些,他是为了民族的崛起而批判,全是出于公心。我只能深深地在他身后的风尘里鞠躬了。“名医”的贪财便如山峰般“屹立”。
接下来,就是“名医”用大量杂乱的药治了鲁迅前辈的父亲两年,没有医好,就介绍别人来医治。“名医”的形象如雕刻般越刻越深,为了保全名声不顾病人的死活。唉,我只能叹气。不过,这种人值得为他叹气么?算了。
也许,这位才是名医。可惜,这位又是“名医”。依我看来,他满脑子装的不是学问,而是借口。尤其是最后一个,特别具有代表性“医能疫病,不能医命,对不对”,好小子,有一个推卸责任的泥鳅,居然还有颜面问“对不对?”再看看他们用的药:河边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原配的一对蟋蟀、旧鼓皮制成的败鼓皮丸。看到这里,我已经快说不出话了,也只能向老牛喘月一样扑哧扑哧地大口地喘气。
鲁迅似乎就是在呐喊着,对当时封建、腐败的社会作批判!而现实社会中这种现象也不少见。 对于社会上游荡、坑蒙拐骗、我们要与他们斗争到底!并从小懂得追求真理、学会揭穿丑恶事物的本质、辨明是非,并呼吁大家、广泛宣传、共同促进精神文明的时代进步!
鲁迅前辈,真的是一个很难得的人。对于他的文学功底,不是我最钦佩的;而他那大无畏的精神和满怀为国的火红的心,是令我崇敬的。鲁迅前辈也是人,然而他不甘做一个平常的人,他不愿在沉默中死去,而愿意在沉默中爆发。他像一道雷鸣闪电,炸醒了沉睡的人们,震惊了后人的我们。

《琐记》 读后感
《琐记》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是《朝花夕拾》一书中第八篇文章。
《琐记》介绍了鲁迅先生冲破封建束缚,为追求新知识,离家求学至出国留学的一段生活经历。文章从作者切身感受出发,写出了进化论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对进步青年的影响。 第九段中说城中唯一的一所中西学堂也成了“众矢之的”。这也的确说明了封建旧思想的根深蒂固,人们对新思想的不了解、不认同。
令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在雷电学堂求学时,校长出了个《华盛顿论》的文题,国文老师竟不知华盛顿是什么。这也足见当时人们头脑之古旧、思想之老化,人们对新思想的不接受与排斥。这样的老师,岂不是要耽误学生的学业吗?
我也很痛恨那些所谓的“中国通”、“支那通”,对中国悠久文化的曲解。他们简直是对华夏文化的污辱。当然,那些奇谈怪论是肯定永远不会被我们所接受,也永远应该去抵制的。
文中最有趣之处当数要去日本留学之前的那两条所谓的“经验”,简直是一堆废话,没有一点可用之处,也由此可见中国人当时对一些外国事物的误解。
后面的几段中,也写出了当时一些新文化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和老一辈对学习新知识的不支持。
《琐记》可以说是哪个时代社会的一个缩影,很好地写出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是一篇不错的回忆性散文。

《藤野先生》读后感
《藤野先生》回忆鲁迅在仙台留学时期的生活,记叙了鲁迅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的过程和对他的怀念。鲁迅初到东京时,看到的是清国留学生在饱含中国人的耻辱的上野公园的樱花树下的身影,听到的是留学生们傍晚学跳舞的喧闹。这让鲁迅甚为厌恶,也正是这样,他去了仙台,在那与藤野先生相识。藤野先生的衣着模糊,他为鲁迅添改讲义,他就正解剖图,他关心解剖实习,他了解中国女人裹脚。在这一个个片断中,我看到了那个对学生要求严格的藤野先生,那个对鲁迅关爱有加,毫无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那个对科学严谨求实的藤野先生。这样一位有着高贵人格的老师,也难怪鲁迅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它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藤野先生》也同样记录了鲁迅的心路历程,学医救国到弃医从文的转变,表达了鲁迅深深的爱国主义情感。在鲁迅留学日本之时,是“风雨如磐暗故园”之时,也是鲁迅个人处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时期。他曾说:“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但从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中国人的麻木不仁中,鲁迅才深刻地认识到,学医可以拯救人的身体,却不能拯救人的灵魂。鲁迅说:“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学医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强健,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提倡文艺运动了。”

范爱农读后感
《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文章一开头,作者就用平凡又朴素的语言,记叙了他曾经在茶馆认识范爱农的事。先抒发自己对他的憎恶,为后文写对他的亲切友善作铺垫。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十分到位,朴素却又不失精练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鲁迅先生对死难者的同学们的一种同情,一种责任感。
文中谈到,开始时,两人并非朋友,甚至几次争论过。但作者回国后,两人再次相遇,就由“敌”转友了。从此以后,他们几乎成了挚友。接着,又是一次偶 然的机会,使他们成了同事。但“天下无不散之宴席”,作者与范爱农因工作的原因分别了。最后,范爱农生活越来越拮据。一天晚上,在醉酒之后,范爱农失足溺 死于河中。
文中有一个重要的细节,即对光复后的绍兴换汤不换药的描述。这其实已埋下了范爱农悲剧的伏笔。鲁迅对范爱农没有一句正面的赞扬,只是从他的神情“那 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从他的行动“实在勤快得可以”表现了革命后的范爱农心情愉快的一面。但范爱农心里产生的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鲁迅其后又用了 很多笔墨写光复后绍兴的现实,其实就是在探讨造成他的朋友悲剧命运的原因。
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的内心是痛苦、悲凉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7-05
(一)艺术特色

1、 形散神聚的写作技巧
品读《朝花夕拾》,鲁迅先生写作题材的广泛性、题材的广泛性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同时,它们又无一不是紧扣思想怀旧、社会批判的中心。
《朝花夕拾》题材广泛,笔随心动。《阿长与<山海经>》写幼时的保姆,涉及过年风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记录童年玩乐与读书事宜,其中美女蛇的故事充满神秘;《藤野先生》储存对恩师的敬仰、怀念,掺杂“清国留学生”的不学无术;《猫。鼠。狗》因近些年的委屈而发,批评不满的现实;《无常》取材于民间风俗,寄予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众多的题材,鲁迅先生俯拾皆是。
《朝花夕拾》结构随意,风格驰骋。请把目光逗留:《无常》、《猫。鼠。狗》、《琐记》等。《无常》散文里,时而道说各类神角色;忽而提及恐怖阴间;转而分析表演场面;晃而诉说民生疾苦......《琐记》中忽而列举衍太太的种种罪行;忽而涉及南京迷信学校;忽而展示接受西方思想过程;忽而写到日本留学情况......随意的机构,驰骋的风格溢于字里行间。阅读《朝花夕拾》,自由行走、无拘无束。
虽然《朝花夕拾》题材广泛、结构随意,但却仅仅围绕思想怀旧、社会批判的圆心运动。比如说《琐记》形似散乱,但却直指靶心:作者求学中对其人生有重要影响几个波折。真所谓:形散神聚、有的放矢。
2、 娟娟缓缓的情节描写
《朝花夕拾》是散文集,但在散文里面也不乏娟娟缓缓的情节描写。这些情节并没有像小说一样波澜起伏却似一位邻家阿婆在絮絮叨叨地让你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比如说,《阿长与(山海经)》里面睡相“大”字形的长妈妈常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甚至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对人指手画脚,让鲁迅先生心生厌恶。然而当得知她有伟大的神力时,鲁迅先生从此对她有了敬意,甚至认为自己应该退让她的“占领全床”。后来,当鲁迅先生知道她谋害了自己的隐鼠之后,鲁迅就把长妈妈看成事成可恶的阿长。最后,当鲁迅那梦寐以求的《山海经》被长妈妈购回时,鲁迅先生全身萦绕着说不出的感动。由此看出,鲁迅先生对长妈妈的感情态度经历了几个回合的变化。他对长妈妈的喜恶完全出自一个孩子的主观意愿——敢爱敢恨,那是一个多么自由的世界,可以由得自己的感情任性,由得自己的爱恨表露无遗。长妈妈啊,就是滋养着鲁迅先生童年的肥料,鲁迅怀念着。行文流水般的情节描写将鲁迅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娓娓道来。
而藤野先生为什么成为鲁迅先生人生的力量之源?这里也有交代。文章展现他那让人迂腐、老套的出场;然后再聊聊这位先生的可笑生活。然而,藤野先生对待自己的教学、学生的学业却有着令人你难以置信的严谨精神。他对鲁迅先生讲义的认真修改令人情不自禁想起叶圣陶先生对肖复兴的关怀。改动的讲义就包含着藤野先生那份沉甸甸的关爱。当得知鲁迅先生将不学医学时,“悲哀、凄然、叹息、惜别、叮嘱”几个带着伤悲与希望并存的字样出现在藤野先生身上。足见其无奈,可知其真诚,可见其仁厚!藤野先生是博大无私的,他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他让鲁迅先生看到了东京春天般的和风。藤野先生对鲁迅先生的影响又是深远的。在以后的日子里,藤野先生的支持一直是鲁迅先生源源不断的动力。欲扬先抑的情节里,我们看到了一位生活随意、工作负责的先生。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3、 冼练简洁的人物画像
冼练简洁的人物画像在《朝花夕拾》里也得以彰显。这得益于他优秀小说家刻画人物的积极迁移。《朝花夕拾》是回忆性散文集,里面所有的人物都确有其人。鲁迅先生只是寥寥数笔,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便“站立起来”。请看:《琐记》里一个例子就足见衍太太阴险为人:假如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的多。《阿长与<山海经>》那“哥儿,你牢牢记住!”、“郑重其事”、“还得吃一点福橘”几个词句勾勒出一位有封建迷信思想的长妈妈。《藤野先生》中有: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只是简单的一个细节,这位严谨治学、殷切期待的先生跃然纸上。粗略的几笔,人物的性格、特点全出来了。鲁迅先生冼练简洁的笔锋,勾画众多人物的神韵。
4、 交融渗透的现实回忆
作为伟大的革命家,处于风云四起的社会里,鲁迅不可能忘怀现实的风暴。虽然《朝花夕拾》更多是温情,但也不乏针砭时弊。比如说《猫。鼠。狗》开头写道:从去年起,仿佛听到有人说我是仇猫的。这是现实境况。而后文:“再一回忆,我的仇猫......也许是还在十岁上下的时候......吃了我饲养着的可爱的小小隐鼠。”一会儿跃到几十年前,一会儿有转会当前。鲁迅解释了仇猫的原因:久怨新仇。作者在追忆往昔事件中批判现实。这种笔法在《朝花夕拾》里面也比比皆,交融渗透的现实回忆艺术手法是一大闪光点。
5、 炉火纯青的对比手法
对比手法在《朝花夕拾》内也用的炉火纯青,比如快乐天堂“百草园”与乏味空间“三味书屋”的对照,关爱孩子的沈四太与满肚坏水衍太太的反差......
(二) 作品价值
1、 丰富的知识宝库
《朝花夕拾》的阅读价值和社会价值只要体现在其蕴含的知识性,它是一座丰富的知识宝库。浙江绍兴的风土人情、有趣的民间传说、当时的教育体制、两半社会里中国接受外国文化的思想过程、日本留学生的不端心态......。这些都显露无遗。特别是关于民间传说方面,“美女蛇”传说让人发怕、“老鼠娶亲”充满童真。《朝花夕拾》涵盖了巨大的知识量。“这本书既是优美的散文,有很强的可读性,又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教育意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①
2、 生命体验的诠释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记叙了他过去的生活足迹,是其个人的生命体验。散文凸显出一部鲁迅的生活史和精神发展史。它的文献价值不言而喻。
《朝花夕拾》文学价值的一个剖面是鲁迅先生生命体验的诠释。鲁迅的杂文素有投枪匕首之称,而《朝花夕拾》更多的是温情。投枪匕首直击敌人,温情浸润自己及所有怀爱之士。鲁迅的《朝花夕拾》旧事重提,更多重提那些温暖的记忆,期待“在纷扰中寻出一些闲静来”。显而易见,《朝花夕拾》写作目的天平偏向了自己。它创作于“五四”运动开始后。“作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个人性’和作家‘人格’的最集中体现,即是‘五四散文。”②郁达夫也说过:“五四”运动最大的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见。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应时代潮流,正是个人生命体现的诠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