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如何理解

如题所述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意思是:

孔子说:“智慧的人喜爱水,仁义的人喜爱山,智慧的人懂得变通,仁义的人心境平和。智慧的人快乐,仁义的人长寿。”

仁者乐,山仁者之乐,就像大山一样,岿然矗立、崇高、安宁。

智者乐水,智者之乐,就像流水一样,阅尽世间万物、悠然、淡泊。

出自孔子的《论语》雍也篇。“仁者乐山”的“乐“是带宾语的动词,义为“喜好,爱好”。为了将这个“乐”字同前面两个常用的“乐”区别开来,大约从北宋开始,官修的韵书《广韵》就专门为它定了个“五教切”的读音,折合成今音就读yào。

扩展资料:

注释:

以山水形容仁者智者,形象生动而又深刻。这正如朱熹《论语集注》里面的讨论:没有对仁和智极其深刻的体悟,绝对不能作出这样的形容。"圣人智仁双全,所以,作此形容的专利权非他莫属。

智者也就是聪明人。聪明人通达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以用水来进行比拟。

仁者也就是仁厚的人,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迁,所以用山来进行比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孔子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体的,山和水的特点也反映在人的素质之 中。因此他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 仁者寿。”在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中,山是稳定的,可信赖的,它始终 矗立不变,包容万物,是最可靠的支持;水则是多变的,具有不同的 面貌,它没有像山那样固定、执着的形象,它柔和而又锋利,可以为 善,也可以为恶;难于追随,深不可测,不可逾越。聪明人和水一样 随机应变,常常能够明察事物的发展,“明事物之万化,亦与之万化”, 而不固守一成不变的某种标准或规则,因此能破除愚昧和困危,取得 成功,即便不能成功,也能随遇而安,寻求另外的发展,所以,他们 总是活跃的、乐观的。仁爱之人则和山一样平静,一样稳定,不为外 在的事物所动摇,他们以爱待人、待物,像群山一样向万物张开双臂, 站得高,看得远,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所 以能够长寿。 智、仁、勇是儒家人格的最高理想。勇是智和仁的结果。像山一 样坚忍不拔,像水一样勇往直前,这就是一个崇高的人,一个有价值 的人,一个快乐的人,一个长寿的人。直到现在,爱山、爱水,以山 和水为自己人生的楷模仍然是我,也是许多中国人的最高追求。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6-27
仁者爱人,像山一样沉稳,智者灵动,像水一样灵活。
第3个回答  2011-06-27
山者静也,静则百病亦止息,仁者喜自静,故仁者寿
水遇方则方,遇圆则圆,通达无惑,故智者乐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