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后,皮肤一直过敏,一挠就出红红的疙瘩,会一直大,大到一定程度就退了,全身都是这样,请问是什么病?

生完孩子后,皮肤一直过敏,一挠就出红红的疙瘩,会一直大,大到一定程度就退了,全身都是这样,请问是什么病?还有请问有知道什么叫红斑狼疮症,不知道我的算不算??

这个病是什么 我也说不好 不过劝你去医院检查一下 有可能是皮肤过敏
红斑狼疮(SLE)是一个累及多系统多器官,临床表现复杂,病程迁延反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据估算,我国大约有一百万SLE患者,并呈逐年增加趋势。多发于生育年龄女性。
目前通常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1982年修订的分类标准。 1、 面部蝶形红斑 2、 盘形红斑 3、 日光过敏 4、 口腔或鼻咽部溃疡 5、 非侵蚀性关节炎 6、 浆膜炎 7、 肾脏损害 8、 神经病变:癫痫发作或精神病 9、 血液异常: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 10、 免疫学异常:狼疮细胞阳性、抗ds-DNA抗体阳性、抗SM抗体阳性、或持续6个月的抗梅毒血清试验假阳性 11、 抗核抗体阳性临床上,在排除其他病症的前提下,如果具有上述11项标准中的4项或4项以上表现,均可诊断为SLE。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皮肤、肌肉、骨骼、心、肺、肝、脾、肾、脑、眼、鼻、耳、牙齿、头发均可出现病变。如:发热、乏力、食欲减退、全身不适、关节肿痛、肌肉酸痛、体重减轻、脱发、面部红斑、指端红疹、手足遇凉后变白或变紫、反复口腔溃疡、浅表淋巴结肿大、经期出血不止、皮肤紫癜、贫血、白细胞、血小板数下降、头痛、幻觉、幻听、木僵状态、顽固性腹泻、呕吐、黄疸、心悸气短、不能平卧、出现胸水、心包积液等。
SLE实验室与器械检查
1、 抗核抗体谱:滴度>1:20有临床意义。其中抗ds-DNA抗体是SLE特异性抗体,与疾病活动性及预后有关;抗Sm抗体和抗Rib抗体是标记性抗体,不代表疾病的活动性;抗SSA和抗SSB抗体阳性的患者常常有口干、眼干等症状,抗RNP抗体阳性的患者常常有雷诺现象。50%~70%的患者抗组蛋白抗体阳性。
2、 皮肤狼疮带试验:患者在皮肤的表皮与真皮层交界处,会出现免疫复合物沉积。取皮肤活检,则可以在荧光显微镜下看到表皮与真皮交界处有线型的草绿色荧光。称为皮肤狼疮带试验。狼疮带对诊断SLE有一定帮助,但是并非SLE患者所特有,但狼疮带试验强阳性往往提示SLE可能。
3、 血沉增快、血常规、尿常规
4、 血清补体C3、C4、CH50:补体水平与SLE活动度负相关,血清补体极度低下,疾病则处于进展期。
5、 循环免疫复合物:SLE活动期增高。
6、 血清蛋白电泳:活动期血清γ球蛋白或α2、β球蛋白增高,治疗后恢复正常。
7、 类风湿因子:20%~30%SLE患者类风湿因子阳性。
8、 抗磷脂抗体:抗磷脂抗体的存在可以造成动、静脉栓塞;也可引起血小板减少而出血。

如果出现下列症状和实验检查的异常,则要考虑疾病复发。
1) 原因不明的发热。即发热不能以感冒,咽部、肺部、泌尿系感染等解释,也并非其他疾病所致;
2) 新鲜的皮疹再现或伴有指(趾)端或其他部位的血管炎样皮疹;
3) 关节肿痛再次发生;
4) 脱发明显;
5) 口、鼻新鲜溃疡;
6) 出现胸水或心包积液;
7) 蛋白尿增多;
8) 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或贫血明显;
9) 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呕吐、抽搐;
10) 抗双链DNA抗体滴度增高;
11) 血沉增快,为 50毫米/小时以上;
12) 补体下降,尤其C3下降。 建议您按照医嘱定期复诊。
治疗有
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本病的主要药物,适用于急性或暴发性病例,或者主要脏器如心、脑、肺、肾、浆膜受累时,发生自身免疫性溶血或血小板减少作出血倾向时,也应用糖皮质激素。

用法有两种,一是小剂量,如 0.5mg/kg/d ,甚至再取其半量即可使病情缓解。二是大剂量,开始时即用 10 - 15mg/d 维持。减量中出现病情反跳,则应用减量前的剂量再加 5mg 予以维持。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可应用于暴发性或顽固性狼疮肾炎和有中枢神系统病变时, 1000mg/d 静脉滴注, 3 日后减半,而后再用强的松维持。其些病例可取得良好疗效,其副作用如高血压,易感染等应予以重视。

免疫抑制剂:主要先用于激素减量后病情复发或激素有效但需用量过大出现严重副作用,以及狼疮肾炎,狼疮脑病等症难以单用激素控制的病例。如环磷酰胺 .15-2.5mg/kg/d ,静脉注射或口服,或 200mg 隔日使用。毒副作用主要是骨髓抑制、性腺萎缩、致畸形、出血性膀胱炎、脱发等。应当注意的是,细胞毒药物并不能代替激素。
再就是平时生活中预防感染,避免晒太阳,加强护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6-13
荨麻疹又称风疙瘩,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
(一)病因和发病
引起荨麻疹的病因很多,但大多数是某些物质引起的过敏反应或血管神经功能障碍所造成的。常见的有关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食物,如鱼、虾蟹、鸡蛋、牛奶等。
2.吸入物,如各种花粉、尘土、烟雾等。
3.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磺胺、血清、疫苗等。
4.各种感染,细菌、病毒、霉菌、寄生虫等。
5.内分泌障碍,月经不调,妊娠、更年期等。
6.物理化学因素,如冷、热、风、光及某些化妆品刺激。
7.动物及植物刺激,如臭虫、螨及荨麻、野葛等。
8.遗传因素,如过敏体质及免疫功能障碍。
(二)病人表现
多突然发病,先出现剧烈瘙痒,随即发生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红色、肤色或苍白色风团,皮疹迅起迅消,消退后不留痕迹。可于一天内反复多次出疹。皮疹可泛发全身,也可累及粘膜。若消化道受累,可发生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呼吸系统受累可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少数病人伴有发烧。短期发作即消失者,为急性荨麻疹,若反复发作超过3个月者,为慢性荨麻疹。
(三)家庭养护
本病最好的治疗方法是寻找过敏原,通过逐渐脱敏疗法,从而达到根治的目的。目前许多医院已开展用不同食物、药物、动植物等做皮肤过敏试验,或用不同的化妆品、接触物做皮肤斑贴试验而查找致敏因素。荨麻疹患者如有条件,应首先去医院查找致病因素,以便除去或避免接触这些因素。
1.家庭用药
(1)内服药物:常用维生素C 0.2克,每日2次口服。路丁20毫克,每日3次口服。抗过敏药物,常用安太乐25毫克每日3次或苯海拉明25毫克,每日3次口服。也可用赛庚定2-4毫克,每曰3次口服。顽固者用扑尔敏4毫克,每日4次,与甲氰咪呱200毫克,每日4次,联合用药,效果较好。近年来应用的新药息斯敏10毫克,每日1次口服,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皮损泛发者,可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毫升,每日1次。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或严重者,应立即给予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索0.5-1.0毫升。
(2)外用药物:常用1%酚炉甘石洗剂或1%博荷酊外涂,每日3-4次。
2.中药及偏方
(1)地肤子、浮萍各30克,蝉蜕9克,水煎服,每日 l剂。
(2)桃树叶、艾叶各30克,白矾15克,食盐9克,煎汤洗浴,每日1-2次。
(3)苍耳子,荆芥,防风各15克,葱白1根,水煎服,每日1剂。
3.营养和饮食
宜进清淡饮食,忌鱼、虾、蟹、羊肉、酒类等辛辣刺激食物。
(四)注意事项
1.患者平时要注意观察过敏原,如发现某种食物或药物过敏时,应立即停用,对可疑致敏原应尽量避免接触。
2.剪短指甲,勿用力搔抓,否则可引起皮损显著增多,瘙痒剧烈。
3.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可服果导片2片,每日2-3次安番泻叶适量开水冲饮。
4.室内应保持清洁、干燥,禁放花卉,也不应该喷洒来苏,敌敌畏等化学物品,以免致敏。
5.病人在做脱敏治疗时,一定要在医院进行,同时要准备好急救药物,如肾上腺素,非那根,地塞米松及氧气等,以便及时抢救。

(五)预防常识
1.对过敏性体质的人应尽量避免接触易引起过敏的食物、药物、植物及化学物品,减少过冷、过热及日晒的刺激。
2.保持生活规律,精神愉快,积极治疗胃肠及内分泌疾病。
3.尽早除去体内感染病灶,如抗感染、除蛔虫等治疗。
第2个回答  2007-06-20
别听这群人.瞎忽悠你了.

我是狼疮患者.
你的情况.不像狼疮.狼疮的斑如果长上了.
没有药物的帮助.是退不下去的.
就算吃药了.也会退得很慢.很慢.
你如果还不放心.可以花200多块钱.查一个
免疫全项.给风湿免疫科的医生看.是不是
狼疮就知道了.自查的方法.免疫全项中
抗核抗体.阳性.并高于1:300 可怀疑
狼疮.

去皮肤科看看吧.别自己吓自己了.说不定
吃点小药.明天就什么事都没了.

我感觉你像风疹.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