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图腾>是什么书?

我本人没看过狼图腾这本书,直到上次德国汉学家顾彬说狼图腾是本充满法西斯主义的的书,他让中国人很丢脸.究竟是怎么回事!!

  《狼图腾》是一本鼓吹血统论和弱肉强食理论的书。该书貌似小说,但实际上到处都在议论,所有的任务、情节都是为议论服务的,是一本观点现行的政治小说。书末为了弄得合理一点,又在鼓吹环保。
  该书对很多历史事实都进行了歪曲和掩盖,对历史素养较低的人具有极大的蛊惑性。

  据说其作者是吕加民,一个在文革中反复无常、对两任妻子忘恩负义的人。可 baidu "吕加民" 看看他的劣迹。

  楼主怕中《狼图腾》毒的话,建议先看新出版的《狼图腾批判》( 学林出版社 2007年4月出版)。这本书对《狼图腾》很系统,网上的批判比较零碎----主要是指出它的历史硬伤,而这本书批判的很全面。

  《狼图腾批判》目录
  狼到底是谁的图腾(代序)
  第一章 狼来了——《狼图腾》当下的状态
  一、《狼图腾》现场
  二、狂热的分类
  三、狂热的几大景区
  四、狂热者的教育程度分类
  五、《狼图腾》记事
  第二章 为狼正名——《狼图腾》精彩性批判
  一、精彩的故事
  二、极具震撼力的独特观点
  三、敏感的民族关系问题
  第三章 狼帝的新装——《狼图腾》文本批判
  一、《狼图腾》是不是纪实作品
  二、《狼图腾》是不是一部“史诗”
  三、关于小说的概念
  四、以小说的角度看《狼图腾》
  1.立意的批判
  2.结构的批判
  3.人物塑造批判
  4.语言参批判
  第四章 狼祖狼宗——“狼图腾”的概念批判
  一、《狼图腾》PK《达·芬奇密码》
  二、这是我们的错觉吗
  三、《狼图腾》书名的质疑
  1.书名《狼图腾》的寓意
  2.“狼图腾”依据的质疑
  3.“C”型玉雕的龙狼之争
  4.《狼图腾》史料“题记”的分析
  四、《达·芬奇密码》批判中被忽略的问题
  五、有关“文化”这个词
  第五章 披着狼皮的狼——《狼图腾》“狼性论”批判
  一、“狼性论”的内涵
  二、儒家思想与羊文化
  三、质疑儒家思想“羊文化”的批判
  四、“人性”的和“狼性”的
  五、《狼图腾》“狼性”十足
  1.词语
  2.角色的塑造
  3.暴力的过程
  六、讲述一件趣事
  第六章 狼“拌”历史——《狼图腾》历史问题批判
  一、《狼图腾》中的“中国历史”
  二、《狼图腾》是如何“使用”历史的
  1.关于历史这个词
  2.断章取义地引用史料
  3.颠覆历史的过程
  三、历史的真相
  1.真的“狼性”:“输血”的本质
  2.“输血”等于“入侵”
  四、《狼图腾》和《达·芬奇密码》在历史问题上的PK
  五、《狼图腾》历史常识的匮乏
  第七章 狼子野心——《狼图腾》民族问题批判
  第八章 因为狼,所以狼——《狠图腾》逻辑批判
  第九章 狼潮何来——《狼图腾》现象批判
  附录一 为元谋人作证
  附录二 红山文化(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
  救救孩子(代后记)
  书摘与插图
  书摘与插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6-15
这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惟一一部描绘、研究蒙古草原狼的“旷世奇书”。阅读
此书,将是我们这个时代享用不尽的关于狼图腾的精神盛宴。
本书由几十个有机连贯的“狼故事”一气呵成,情节紧张激烈而又新奇神秘。读者可从书中每一
篇章、每个细节中攫取强烈的阅读快感,令人欲罢不能。那些精灵一般的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狼的
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高超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族中的友
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倔强可爱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后艰难的成长过程——无不使我们联想到人类,进而
思考人类历史中那些迄今县置未解的一个个疑问:当年区区十几万蒙古骑兵为什么能够横扫欧亚大陆?中华民族
今日辽阔疆土由来的深层原因?历史上究竟是华夏文明征服了游牧民族,还是游牧民族一次次为汉民族输血才使
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为什么中国马背上的民族,从古至今不崇拜马图腾而信奉狼图腾?中华文明从未中断的原
因,是否在于中国还存在着一个从未中断的狼图腾文化?于是,我们不能不追思遥想,不能不面对我们曾经辉煌
也曾经破碎的山河和历史发出叩问:我们口口声声自诩是炎黄子孙,可知“龙图腾”极有可能是从游牧民族的
“狼图腾”演变而来?华厦民族的“龙图腾崇拜”,是否将从此揭秘?我们究竟是龙的传人还是狼的传人?
第2个回答  2007-06-15
是一本由几十个关于讲述狼的故事有机组合而成,描述蒙古草原上狼成为图腾崇拜的书。狼能成为图腾,当然有很多好的地方和从狼身上可汲取的东西,但我个人不很喜欢。狼再怎么样它只是草原上游牧人民的图腾崇拜,这是生活方式决定的,它的狡诈贪婪在书中变成了聪明、不屈不挠的可贵品质,狼吃羊这一自然界中普通的食物链也让狼成为维护草原这一大命的支柱。全书将世界浓缩到草原这一小范围过分夸大狼这一生物,我觉得会一定程度诱导年轻的读者
第3个回答  2007-06-15
本书由几十个有机连贯的“狼故事”一气呵成,情节紧张激烈而又新奇神秘。读者可从书中每一篇章、每个细节中攫取强烈的阅读快感,令人欲罢不能。那些精灵一般的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高超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倔强可爱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后艰难的成长过程――无不使我们联想到人类,进而思考人类历史中那些迄今县置未解的一个个疑问:当年区区十几万蒙古骑兵为什么能够横扫欧亚大陆?中华民族今日辽阔疆土由来的深层原因?历史上究竟是华夏文明征服了游牧民族,还是游牧民族一次次为汉民族输血才使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为什么中国马背上的民族,从古至今不崇拜马图腾而信奉狼图腾?中华文明从未中断的原因,是否在于中国还存在着一个从未中断的狼图腾文化?于是,我们不能不追思遥想,不能不面对我们曾经辉煌也曾经破碎的山河和历史发出叩问:我们口口声声自诩是炎黄子孙,可知“龙图腾”极有可能是从游牧民族的“狼图腾”演变而来?华厦民族的“龙图腾崇拜”,是否将从此揭秘?我们究竟是龙的传人还是狼的传人?
第4个回答  2007-06-16
几十万骑兵可以征服四百多万平方英里是因为军事。在冷兵器时代,骑兵具有极为强大的战斗力,在广阔的土地上纵横奔驰无人能挡。但火器普及以后,骑兵的优势渐渐消失,终于绝迹,只有其战术保留下来。农耕文明是比游牧文明先进的文明,这是毫无疑问。只是其生产力未能远远凌驾游牧之上,才导致军事上的失败。狼图腾是一首挽歌,一首游牧文明的挽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