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中国文化

囧 小组讨论要介绍各自国家文化,我想知道我要介绍中国文化应该从哪方面开始说,大致分几类呢,是不是传统文化都要说呀。。。那太多了。。。有没有简便又精湛的说法之类的。。。

  中国文化概论 作者:何晓明,曹流著
  ISBN:10位〔7563812792〕13位〔9787563812790〕
  出版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0-1
  定价:¥25.00元
  目录
  导论
  一、“文化”界说
  二、文化结构
  三、中国文化的特征
  四、学习、研究中国文化的意义
  第一章富饶家园锦绣河山
  一、中国疆域的渐次拓展
  二、中国疆域的文化地理学特征
  三、中国疆域特征的影响
  第二章诸族团聚中华一家
  一、“中华民族”释义
  二、中华民族的起源
  三、中华民族远祖的文化融合
  四、和谐的民族大家庭
  第三章农耕游牧社稷基业
  一、两大基本经济类型
  二、冲突与地垒
  三、互补与融会
  第四章宗法体制家国同构
  一、女娲、神农与氏族社会
  二、五帝与国家起源
  三、西周宗法制度及其影响
  四、贯穿千年的“家国同构”特征
  五、充分发育的专制政体
  六、专制政治对中国社会的消极影响
  第五章绘形象声经籍典册
  一、汉字的起源
  二、汉字的结构规律与“六书”
  三、汉字字体的演化
  四、汉字的优长
  五、不同质料的“书”
  六、宏富的文化典籍
  第六章智慧哲理思辨神灵
  一、中国哲学之源——《周易》
  二、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
  三、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与两汉今古文经学之争
  四、佛教的传入及其中国化
  五、道教的创立
  六、援老入儒而趋于佛的魏晋玄学
  七、“三教归一”的宋明理学
  八、研讨科学、关注民生的清代实学
  第七章教化百姓科举人才
  一、虞庠之学与古代学校的萌生
  二、官学与私学
  三、民间特色的书院讲习
  四、选举与科举
  五、八股取士及科举制的衰败
  第八章辞赋风骚诗文光彩
  一、瑰丽的上古神话
  二、古朴的先秦诗歌、散文
  三、丰满厚重的汉赋
  ……
  第九章开物成务巧夺天工
  第十章翰墨遒劲丝竹悠扬
  第十一章百里异习千里殊俗
  第十二章有容乃大海纳百川
  第十三章中华旧邦其命维新
  结语中国文化精神
  推荐阅读书目
  后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16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起源于华夏文明,从远古至秦、汉,为中国人创造文化及继续发达之时期;汉朝之后,历经在北方异族多次入侵与统治,而被鲜卑、蒙古人、满洲人等统治中国的人影响。汉唐时期借由丝路,亦传入了大量西域文化。自汉末以来,则为中国文化中衰之时期。
其流传年代久远,虽然较诸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古文明,约晚一千至两千年才产生,在中国各朝代的统治者虽然由许多民族有所更替,但是中华文化却始终延续,所以中华文化是持续至今的古老文化之一。 流传地域广至东亚与东南亚地区,影响层面包含政治意识、思想宗教、教育、生活文化。其文化概念亦被称为“华夏文化”与“汉文化圈”。
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中华文明历史源远流长,若从黄帝时代算起,已有5000年。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有“三十万年的民族根系、一万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国家史”。举世公认,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多个,而其中又以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为主,中华文明是多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学术界一般称之为“多源一体”的文明形成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中华文化定义为中国所有民族(即中华民族)的文化总汇,但由于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并且汉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体。外界普遍认知的中华文化基本上就是汉文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华文化定义“中国所有民族(即中华民族)的文化总汇”,中华民族的文化总汇译为The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group company;因此,“中华文化”简写为“CCNGC”。
由于历史上越南、琉球和朝鲜半岛曾是中国王朝的一部分,并长期受中华文化的影响,所以有历史学家认为历史上的越南、琉球和朝鲜的文化亦属于中华文化的派生,但由于二十世纪越南和朝鲜废除了汉字教育和汉语教学,今日的越南和朝鲜半岛和中华文化已没有直接的联系;而琉球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已被日本长期殖民统治,其文化和中华文化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区别;另外中华文化亦被日本部分人民尊称为“日本文化之母”,所以日本文化有选择的继承了中华文化,虽然在日本文化中能寻找到部分中国文化的影子,但日本文化和中华文化已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近现代以来由于中国的落后、日本的崛起导致二者更大的疏远,所以学者们普遍认为日本文化是中华文化、西方文化和日本土著文化的杂交体。
小中华思想是一种由中华思想派生而来的,在日本、朝鲜、越南等中国以外的东亚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内存在的“文化认同”和“文明继承者”的思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古朴认为,“中华文化的全部含义就是为人一生的善始善终,善是中华民族不同种族、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年龄性别公认的的最大公约数;故当以‘善’来解读中国文化;持善走遍天下,无善寸步难行[4] ;与人为善也是当今“合作共赢”策略的思想基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