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被称为“火德”,通过“禅让”代汉的曹魏应为什么德?

如题所述

土德。

汉武帝改元太初开始,“正朔”便成为汉王朝承天之运的象征。东汉继承了这一传统。在这一传统影响下,曹魏自认为是代汉的新王朝,正朔、服色等如何确定便是统治者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一点魏文帝曹丕受禅后即注意到了。

每四时之季月,服黄十八日,腊以丑,牲用白,其饰节旄,自当赤,但节幡黄耳。其余郊祀天地朝会四时之服,宜如汉制。宗庙所服,一如周礼。”

诏书定曹魏为土德。“德”源自战国邹衍的五德终始说。照五德终始说,德的变迁跟王朝的政治气运是一致的,唐虞为土德,夏为木德,商为金德,周为火德,秦为水德,汉为火德,曹魏继汉为土德,与唐虞一致,这样便远攀上了唐虞的正统。

服色车马之制则在沿用汉代基本框架的情况下将主色改为与土德对应的黄色,不过其中最重要的正朔并未改易,理由是虞、夏相承而“夏数得天”。

因此从总体上看,该诏书并未将正朔、服色这些新王朝的表徵完全确定下来,这跟当时天下分崩,政治动荡以及魏文帝本人崇尚严刑峻法,不喜好这些有关。但这并不能满足公卿们的要求。


扩展资料:

公元398年,拓跋珪称帝,定国号为魏,以曹魏继承者自居,“群臣奏以国家继黄帝之后,宜为土德”。

因“魏”字具有美好伟大之意并且是“神州上国”之名而定为国号 ,为别于此前的曹魏政权,某些史书因此别称为“后魏”,但由于史学界不称曹魏为“前魏”,故“后魏”之称很少使用。又以其皇室姓拓跋,后改姓元,故又别称拓跋魏、元魏。

有人说尚土德的真正原因是曹魏承汉火德为土德,故北魏亦从土德之运。不管是继黄帝之后还是承曹魏之统,尚土德在五运说上都是不能成立的,这说明当时鲜卑人对五德转移的政治理念还缺乏深刻的理解。

孝文帝太和十四年(490年),已经全盘汉化的北魏王朝为了与中原王朝的政治传统真正接轨,重新讨论德运问题。当时一派主张曹魏土德—西晋金德—石赵水德—慕容燕木德—苻秦火德—拓跋魏土德,另一派则主张曹魏土德—西晋金德—拓跋魏水德。

孝文帝最终接受了后一种意见,遂改土德为水德。这场德运之争的结果,意味着鲜卑王朝已从北方民族王朝的立场彻底转向了中国帝制王朝的立场。

否定前一种意见,等于将十六国排除在正统之外;承西晋之统,才真正找到了北魏正统的理据,也比较容易为广大汉人所接受,可以理直气壮地与南朝争华夏之正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桓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8
我来帮您回答吧,本人对礼制比较了解,希望对您有帮助

魏国属于土德,原因在于“火生土”---汉朝是土德
而禅让应该由相生来解释---所以,魏国属于土德

下面是对五圞行的具体推演

战国时齐国的邹衍宣称,每一个朝代都有与金木水火土“五圞行”相应的德,也就是来自“天意”的合法性依据
《文选·魏都赋》李善注引曰:“邹子有终始五德,从所不胜,木德继之,金德次之, 火德次之,水德次之。”一德对一色,金德对白,木德对青,水德对黑,火德对红,土德对黄。五圞行相胜相克,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终而复始,五德亦是,所以,每一个称王作帝成功的人,都要给自己的王朝赋予一种克胜所灭朝代的所谓新德,而整个国圞家的颜色随之改变。

从五圞行说附会出的五德说显然是迷圞信。但是,人拥有的越多,越容易迷圞信;拥有最高权力的帝王们,往往是最为迷圞信的群圞体。秦始皇初并天下,“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史记·秦始皇本纪》)周是火德,秦始皇就采取了周德抵不过的水德,而水德相应的颜色就是黑,“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公元前221圞年,整个社圞会成了黑色帝圞国。

山河一片黑仅仅是秦始皇采用水德的颜色标志,水德还意味着一系列相应制圞度的改变,这才是最根本的。“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同上)更重要的是,国圞家的执圞政方式都“黑色”,“以为水德之始,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于是急法,久者不赦。”(同上)也许,正是这种黑色,预定了秦始皇的黑色悲剧。

以文化落后的西夷打败文明的东方六国,赢政正需要一套理论来证明秦帝圞国的合法性,这时候正好邹衍理论的信圞徒上奏,“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螾见,夏得木德,青龙止于郊,草木畅茂。殷得金德,银自山溢。周得火德,有赤乌之符。今秦变周,水德之时。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史记·封禅书》)这种还有符应的五德始终说,应该正中秦始皇下怀,他也就“为我所用”,成了历圞史上第一位按照五德始终说进行制圞度设计和执圞政的帝王。

当然,五德始终说并不是帝王们深信的历圞史规律,不过是一种给他们夺圞权铺路和为权力提供“天意”合法性证明的工具。而目标是国圞家的最大投资家吕不韦很早利圞用五德始终说,为秦朝的兼并六国散布这种政治迷圞信了。他说:“凡帝王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螾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金气胜!’金气 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鸟衔丹 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吕氏春秋·应同》)所以应该是黄帝土德,夏朝木德,商朝金德,周朝火德,秦朝水德。

“枪杆子里面出政圞权”,动辄坑杀数十万降兵的秦始皇并不会相信什么关于德的胡说的。但是,中国人相信迷圞信多是因为有用,结果一旦进入迷圞信的场,就难以自拔,一旦当真就身受其害了。五德始终说对于秦始皇也该如此吧,其本于韩非理论的严圞刑峻法的统圞治,在“刚毅戾深”、“刻削毋仁恩和义”的黑色水德的加强下,加速了秦朝覆亡的步伐。

汉朝的颜色之争

邹衍的五德始终说的起点是黄帝,他属于土德,其后夏、商、周、秦分别为木、金、火,按照这样“天意的历圞史规律”,汉革秦命,土克水,汉应该是土德了。但刘邦却自认为黑帝,乃水德,所以制圞度服色一仍秦旧;汉朝官方正式承认土德,是在刘家天下确定百年之后汉武帝时代才实现的。在公元前104年,正式宣布改制,中国又由黑色世界变成黄圞色世界,“以正月为岁首;服色尚黄;数用五;官名的印章改为五字。”(顾颉刚《汉代受命改制的鼓吹与实现》)汉武帝此次改制乃司马迁等人推动完成的,中国的又一次颜色改变有它很大功劳;也许,这种为万圞世立制圞度的天地焕然一新的感觉刺圞激了司马迁,他就在这一年提起了笔,开写千古绝唱的《史记》。历圞史上颜色革圞命的著名人物还有比秦朝寿命还少一年的新朝皇帝王莽。由于五德始终说的相克替代原理适用于暴圞力革圞命,对于王莽这些想要“和平革圞命”地禅让的人来说,就有困难。王莽当黄门侍郎时的“同事”、著名学者刘歆,创造性地提出禅让属于五德相生的理论,也就是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他说自称为舜后裔的王莽继承舜的土德,汉室是尧的后裔,属火德;五圞行中火生土,汉朝禅让新朝就是自然之理了。在五德相克相胜之外,又出现了五德相生的创新发展,虽然所谓禅让还是以枪杆子为后盾,但面子上显得杀伐之气少些。顾颉刚曾说从王莽后,中国历圞史上凡是改朝换代都是禅让,征伐只发生在蒙古、满族等异族的时候。笔者猜测也许是受了这种五德相生理论的影响,而相克的理论就少用了。当然,杀伐何曾少过丝毫!

刘歆由于论证有功,由此当上了国师,封为嘉新公。不过,王莽似乎真是相信了刘歆的论证,当绿林军攻到皇宫,宫人妇女啼呼曰:“当奈何!”他仍然模仿孔子故事曰:“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汉书·王莽传》)

既然王莽封汉为火德,东汉的刘秀乘势“利圞用了这一点,来做‘光圞复旧业’的事业。”(顾颉刚《汉的改德》)公元25年,刘秀就成了火德皇帝,国色又变成了红色。汉朝一会儿水德,一会儿土德,一会儿火德,更表明了这种迷圞信的历圞史解释完全操之于人。

国色的变迁

声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东汉末黄巾起圞义,本来是暴圞力革圞命,却要按照五德相克的理论,号称土德,建立黄圞色世界。当时的革圞命纲领《太平经》提出,东汉是火德王,汉运衰,代汉而兴者当为土德。起圞义头圞目张角自称“黄天”,以示将承汉祚而王天下。很不幸,他的黄圞色世界没有建立起来。

倒是曹丕实现了黄圞色世界的梦想,他和平方式的禅让,倒对应了五德相生的理论。220年,他不仅按照土德改制,还把年号定为黄圞色——“黄初”。但是,三国时期的中国也是三个颜色,因为刘备号称自己是汉室正统,仍是火德的赤色;孙权刚开始也争黄圞色的火德,后来要为汉报仇,按照五德相克的理论,就采用了木克土的木德,所以东吴的世界是青色。

晋又玩起了禅让的把戏,取代了魏,那么晋该什么颜色什么德呢?公元266年,也就是司马炎泰始二年的九月,大臣们认为“今大晋继三皇之踪,踵舜、禹之迹,应天从民,受禅有魏,宜一用前代正朔服色,皆如有虞遵唐故事,于义为弘。”(《晋书·礼一》))司马炎似乎对此并不在意,也就同意了。有一个叫孙盛的却说,“仍旧,非也。且晋为金行,服色尚赤,考之天圞道,其违甚矣。” 他按照五德相生的算法,晋应该是金德,尚白。结果司马炎又听信了白色方案,结果中国变成了白色的海洋。

中国颜色最为复杂多变的是南北朝时期。五胡乱华灭了西晋,司马氏偏安金陵继续白色的金德。本来是匈奴后人的北汉始祖刘渊,也受五德始终说“污染”,竟认刘姓的汉朝视为祖先,大圞义凛然得采用了东汉的赤色火德。等到其侄刘曜篡位,又采纳与晋金德相生的水德,尚黑,服色旗帜又改称了黑色。北方的16个政圞权此起彼伏,百圞姓流离失所,社圞会的颜色也不断变化。

南朝的颜色倒是简单些,宋代替晋,金生水,尚黑;水生木,齐尚青;本是南齐皇室宗亲的萧衍开创的梁,继承了齐的木德;木生火,陈尚赤。

隋代的是北周,后者是木德,尚青,所以隋朝是火德尚赤。火生土,伟大的唐朝于是顺了土德,尚黄。

五代时期,后梁灭唐,土生金,尚赤;后唐号称继承唐王朝,故依然为土德,尚黄;后晋为金德,尚白;后汉为水德,尚黑;后周为木,尚青。

宋受禅于周,木生火,故宋为火德,尚赤;赵宋南迁,一仍火德,连高宗年号建炎都是火德中兴的意思。而辽为水德,金先辽后灭宋,“继承”宋德火德,火生土,故金为土德,尚黄。

其实,到了宋代以后,五德始终说基本在官方中寿终正寝了。所以,蒙古族的元代对五德始终说不感兴趣,虽然民间认为它为水德;不过,这样的话,灭了北宋的金是相生的土,灭了南宋的元却是相克的水。所以,元朝就没有统圞一的国圞家颜色了。

朱元璋参加的红巾军,是追认宋的火德而致,红色就成了反元武圞装最鲜明的标帜,明朝也就崇火德, 尚红色。但是,按说按照相生还是相克,明朝都不应该是火德的。但是,“德运的确定在明朝已不再是关乎王朝正统的头等大事,不再是一种郑圞重庄严的国圞家行为,火德也好,土德也罢,都只是朝野间流行的某些非正式的说法而已。”(注1)
五德始终说从而从官方理论抓为民间文化,所以,虽然清有所谓灭明的水,但水德并没有得到满族帝王的认可。

五德始终说的回光返照是袁世凯,他当“洪宪”皇帝,似乎是追认明朝的火德,尚赤,以至把紫禁城涂了个红彤彤。袁世凯的闹剧几十天收场,五德始终说的历圞史终于结束,官定的国圞家颜色就没有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10-09
那个所谓的礼制答复,其实是片面的,把精准的朝代变迁理论变成迷信了。曹魏是土德没错,但后生的朝代不必然生克前置的朝代,因为中间还可能存在短命势力。或者甚至多个势力并存,崇尚什么颜色,承什么德,跟势力依靠的社会根基直接相关。长期割据,诸侯几代相争而胜出者,这个是承祖上荫庇,奋六世余烈,那个是水德。因此说元朝是水德是完全正确的,这个跟元朝的统治者怎么想没任何关系。而朝廷腐败,贵族糜烂,百姓起义,起于草莽,这个承的是火德。因此绿林白眉那是火德,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因此这个五行虽然是礼官推荐的,但是实质上是一个朝代的统治者代表的意识形态或者说基础支持者的。各种基本支持者是相生相克的,但是不必然得位,只是说,怎样方便得位,有可能得位。因此国家分裂的时候,多个分裂势力会承不同的德。换句话说,不是统治者说自己是什么德,就是什么德,那是学者通过对统治者支持势力的论证建议,推论出来的。而且这个推论的越准确当然对统治越稳固越有好处。
第3个回答  2011-06-28
土德,如果是灭掉的话就是水德。因为水克火。火生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