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 何必读书,然后为学?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此语出自《论语》先进篇第十一
【原文】
11·25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1)夫人之子(2)。”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3)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4)夫佞者。”

【注释】
(1)贼:害。
(2)夫人之子:指子羔。孔子认为他没有经过很好的学习就去从政,这会害了他自己的。
(3)社稷:社,土地神。稷,谷神。这里“社稷”指祭祀土地神和谷神的地方,即社稷坛。古代国都及各地都设立社稷坛,分别由国君和地方长官主祭,故社稷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

【译文】
子路让子羔去作费地的长官。孔子说:“这简直是害人子弟。”子路说:“那个地方有老百姓,有社稷,治理百姓和祭祀神灵都是学习,难道一定要读书才算学习吗?”孔子说:“所以我讨厌那种花言巧语狡辩的人。”

这是两种不同学习观的较量。
古代的学习,主要是学礼乐。先进篇11·1说: 子曰:“先进(1)于礼乐,野人(2)也;后进(3)于礼乐,君子(4)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这里的先进,就是指先学习礼乐而后再做官的人。后进,就是先做官后学习礼乐的人。 孔子是主张先学习礼乐而后再做官的,所以他认为子路的行为是害人子弟。
子路是孔子弟子中的老大,它鼓励小弟子子羔在干中去学,也不无道理。
拿到今天来说,中学或大学没毕业就到社会上去干中学的人,也是历历可数的,大名鼎鼎的盖茨不就是个典型吗?但孔子也有他的道理,他主张拿到文凭再去干,那样或许更有干好的把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6-14
何必一定要去诵读诗书,然后才算是学呢?

语出《论语·先进第十一》曰: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
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
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意译:子路让子羔做费邑的邑宰,因为子羔还没有把学业完成,所以孔子说他是在贼害人家的子弟。但子路却说,费邑有人民可以去管理,有社稷可以去祭祀,子羔完全可以边干边学。何必一定要去诵读诗书,然后才算是学呢?孔子批评子路,是因为子路在强词夺理,为自己辩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