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联欢晚会上经常放的背景音乐是什么

非常欢快的那个

春节联欢晚会经常放的背景音乐叫做《春节序曲》。

拓展资料:

《春节序曲》是《春节组曲》的第一乐章,经常被抽出单独演奏。它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李焕之基于延安时期的生活体验,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一部作品,展现的是当年革命根据地的人们在春节时热烈欢庆的场面。

李焕之(1919-2000)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音乐理论家。原籍福建晋江,1919年出生于香港。

1936年春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从师萧友梅,学习和声学。

1938年8月到延安,进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结业后又继续在高级班从冼星海学习作曲指挥。毕业后留校任教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从延安到张家口,担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主任。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活跃在音乐战线上,历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工作团团长、中央歌舞团艺术指导、中央民族乐团团长等职。

自1954年起,历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书记处书记、副主席,音协创作委员会主任《音乐创作》主编等职务。1985年当选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7

春晚主打背景音《春节序曲》

《春节序曲》是《春节组曲》的第一乐章,经常被抽出单独演奏。它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李焕之基于延安时期的生活体验,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一部作品,展现的是当年革命根据地的人们在春节时热烈欢庆的场面。

它的旋律曲调雅俗共赏,加之其表现的主题是非常具有群众基础的盛大节日,因而从它诞生之后,逐渐演变成了附加在“春节”之上的小传统。尤其是电视春晚流行后,此曲也更加为人熟知了。

这首乐曲是采用我国民间的秧歌音调、节奏与陕北民歌为素材创作的管弦乐曲。作者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为题,展现了一幅革命根据地人民在春节时热烈欢腾的场面以及团结友爱、互庆互贺的动人图景。

拓展资料:

《春节组曲》作于1955年—1956年,乐曲以陕北民间秧歌的音调和节奏为素材,旋律明快,生动地表现了我国人民在传统节日里热闹欢腾、喜气洋溢、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场面。乐曲描写的是过春节人们扭秧歌的情景,乐曲里加入了闹秧歌的锣鼓节奏,主题由两首陕北民间唢呐曲组成,中间部分是一首悠扬的陕北民歌。

《春节序曲》的引子相当于过街部分。第一部分是热烈的快板,描写大场的歌舞场面。中间部分是抒情的中板,描写小场的舞蹈表演。接着回到第一部分的音乐,描写秧歌以大场收束。最后的尾声重复了引子的后半部分。

作品鉴赏

概况

《春节序曲》作为《春节组曲》的序曲,乐曲的特点为旋律明快。优美富有民族风格,节奏鲜明热烈,生动地体现了我国人民在传统节目里热闹欢腾,喜气洋洋,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场面。乐曲结构是带再现的复三部曲式,将西方的一种趋势融入到中国传统音乐中是一种精妙的构思。

引子

从一个引子开始,以两个具有对比性质的音乐主题组成了序曲的引子以强烈的节奏、力度的对比、旋律的起伏,提示了洋溢于全曲中的欢快情绪。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的第一主题明快粗犷,节奏不断紧缩(C大调),表现了秧歌群舞的生动场面和热烈气氛。第二主题活泼流畅,由长笛吹奏主旋律,双簧管吹奏对位声部给予衬托,音乐表现了人们难以抑制的喜悦和激动心情。

中部主题

中部旋律十分抒情优美,节奏舒展,速度徐缓(F大调),与第一部分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人们在节日中相互亲切的祝福和问候,也抒发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对更美好的明天的憧憬。在小号变奏了这个抒情主题后,将音乐引入了再现部。

重复部分

在这里,火热的旋律,跳荡的节奏音型,表明更热烈的群舞又开始了。引子和第一部分的主题音调在这里作部分重复和变化重复,并加入了民族打击乐器,将音乐逐步推向高潮,节日的欢腾景象和人们的喜庆心情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整首乐曲都充满了浓厚的过年气氛,也就顺理成章地得到央视的认可,成为历届春节联欢晚会的背景音乐。

参考资料:春节序曲 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2

春节联欢晚会经常放的背景音乐叫做《春节序曲》

拓展资料:

《春节序曲》是《春节组曲》的第一乐章,经常被抽出单独演奏

它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李焕之基于延安时期的生活体验,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一部作品,展现的是当年革命根据地的人们在春节时热烈欢庆的场面。

李焕之(1919-2000)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音乐理论家。原籍福建晋江,1919年出生于香港。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2
  央视春节晚会时的背景音乐 分类: 媒体背景音乐 | 标签:媒体背景音乐

  《春节组曲》集中表现中国人过春节的热闹景象, 经常演奏的是组曲的第一乐章,即“春节序曲”。

  《春节组曲》李焕之作于1955年—1956年,乐曲以陕北民间秧歌的音调和节奏为素材,旋律明快,生动地表现了我国人民在传统节日里热闹欢腾、喜气洋溢、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场面。

  第一乐章"春节序曲",描写的是过春节人们扭秧歌的情景,乐曲里加入了闹秧歌的锣鼓节奏,主题由两首陕北民间唢呐曲组成,乐曲欢快热烈。中间部分是一首悠扬的陕北民歌,其主题先由双簧管演奏,再由大提琴重复,最后由小号独奏把音乐推到高潮结束。 "春节序曲",是按照"秧歌"的结构写成的管弦乐曲。"秧歌"是我国北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舞者通常扮成各种人物,手里拿着扇子、手帕、彩绸等道具起舞。表演形式分过街、大场和小场三部分。过街是秧歌队在街上行进时,按音乐节奏表演的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大场是热烈火红的大型集体舞,常常走出各种复杂的队形来。小场是两三人表演的带有简单情节的小型舞蹈或歌舞小戏。"秧歌"的开始和结束是大场,中间穿插着小场。《春节序曲》的引子相当于过街部分。第一部分是热烈的快板,描写大场的歌舞场面。中间部分是抒情的中板,描写小场的舞蹈表演。接着回到第一部分的音乐,描写秧歌以大场收束。最后的尾声重复了引子的后半部分。

  《春节组曲》由四个乐章组成, 第一乐章“序曲”,描写的是过春节人们扭秧歌的情景, 乐曲里加入了闹秧歌的锣鼓节奏, 主题由两首陕北民间唢呐曲组成, 乐曲欢快热烈。中间部分是一首悠扬的陕北民歌, 其主题先由双簧管演奏,再由大提琴重复, 最后由小号独奏把音乐推到高潮结束。

  第二乐章“情歌”,像抒情诗, 乐曲开始由英国管演奏出一首陕北情歌, 像在月光如水的河边,年轻人散步谈心的情景。 这首情歌反复了六次,由小提琴与大提琴以 对话的形式奏出,最后回到开始的引子。

  第三乐章“盘歌”是圆舞曲, 作者根据当年延安的周末舞会的情形, 将民间风格的音乐与现代交谊舞相结合写出了这首舞曲。

  第四乐章“灯会”是用陕北民间唢呐曲 《大摆队》的音调创作而成, 这部分音乐表现出唢呐演奏的高超技巧。 中间部分采用了陕北民歌《摘南瓜》、《跑旱船》的曲调,两个曲调交错出现。 结束部分以热烈的秧歌锣鼓节奏再现主题结束全曲。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1-06-28
春节序曲,李焕之作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