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中国古代文学的进!

1.分析《燕昭王求士》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简述《历山之农者侵衅》(韩非子◎唯一)一文的 思想内容

3.分析《兰亭集序》一文的 艺术特色

  燕昭王求士

  一、学习要点提示:

  1、 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学习燕昭王尊重人才、发愤图强的精神。

  2、 体会《战国策》生动形象、气势充沛、说理深刻透彻、语言辩丽恣肆等艺术特色

  3、掌握有关的文学常识

  二、文学常识:

  1、简介《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分国记事的史料汇编,属于国别体的杂史。全书分12策,共33篇,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相互辩难的言论和行动。作者不可考。现在流传的《战国策》,是西汉文献学者刘向在各国史籍的基础上整理编订而成的。

  ² 四类史书:

  类别

  例文

  分类标准

  语录体

  《论语》

  重在记言

  国别体

  《战国策》

  分国记事

  编年体

  《春秋》

  时间先后

  纪传体

  《史记》

  人物传奇

  ² 何为“士”:“士”在西周至春秋时期,本指贵族中的低级阶层,地位在大夫之下,庶民之上。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阶级的裂变,士的含义也起了变化,战国时期,凡是有点本事的成年男子,无论贫富尊卑,几乎都可以称做士。士的成分极其复杂,如果按类划分,士又有谋士、侠士、策士等区别,名类繁多。
  在当时,士的数量不是很多,但能力却很大。尤其是一些策士,善于根据各个国家的切身利益,把握国君的心理,发表见解,进呈方略,加上能言善辩,往往一番话就可以改变某个国君的主张,左右形势。所以孟子说这些人“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由于士的能量大,因而各国都争相收罗他们,强国想用他们扩展疆土,弱国想靠他们来维护安全,连一些贵族豪强也想收养他们以备不时之需,如信陵君赵胜就养士3000。当时求士之风盛行,燕昭王想复国,便自然想到了求士。

  2、作品背景

  第一段写燕昭王向郭隗请教求士之法。其中又可分为两层:

  1是郭隗回答燕昭王“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的那段话,主要从事理上分析阐述“致士之法”。郭隗首先针对燕昭王求士的目的列举了不同的待人原则:“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继而提出了古代不同的求士之法:“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已者至;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则什已者至;人趋已趋,则若已者至;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若恣睢奋击,呴籍叱咄,则徒隶之人至矣。”接着开导燕昭王以古代成就帝王之业的君主为榜样,并指出了求士的正确态度与方法。这一层对话,纵横铺陈,尽显辩丽恣肆之风;层层推进,气势锐利激扬。

  2是郭隗回答燕昭王“谁朝而可”的那段话,他以涓人市马为喻展开议论,形象地说明:求士要从身边做起,要示人以信。然后顺理成章地提出:“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

  第二段:写燕昭王听从郭隗计策的结果。

  本文塑造了燕昭王这一生动传神的贤王形象。 作者从三个方面刻划了燕昭王的性格特征:

  本文基本上是以时序来安排的:先是燕昭王继位, 接着写燕昭王求贤,继而写了贤者群集以后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最后对乐毅率兵大败齐军一笔带过。 但是,作者在笔墨安排上匠心独运,对燕昭王求贤的过程作了较为详尽的渲染和铺张描写, 着力刻划了燕昭王的虚怀若谷,因为在作者看来, 这是燕国能够中兴的首要条件,一旦这一条件得到满足,为先王雪耻的计划就会顺理成章地完成; 所以在“士争凑燕”这一局面形成以后,作者非常简略地写了 “齐军败”和“燕兵独追北”,这种剪材使本文的故事简练有序,而又不给人以平铺直叙主次不分的感觉,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

  如在回答燕昭王“寡人将谁朝而可”这一直接了当的提问时,郭隗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非常婉转地讲了涓人花费五百金而买死马骨的故事, 并通过“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的结果来使提问者思考。这则故事生动浅显地说明了只有礼贤下士才能群贤争至的局面这一道理,从 而摆脱了空洞说教的弊端;郭隗以死马自比,一方面表现了郭隗的谦虚; 另一方面又非常明确地表达了自己欲辅佐昭王的想法,这一效果正得自寓言故事的妙用。

  四、思考与讨论:

  五、引申与扩展:

  2、 “士”——“士”又是怎么回事呢?什么叫做“士”呢?现在我们知道的最早的一个“士”,就是“士”这个字,战士的“士”这个字,最早就是这个字形,从这个字形看,很清楚的是什么呢?是一个人,他的头发梳起来,上面用一根棍,把这个头发串起来,这就是“士”,所以“士”的本意就是成年男子,特指未婚成年男子,古人一个男子成年的标志就是这个。就是把头发梳起来,然后插上一根棍。因为我们知道,在清代以前,我们民族是留全发的,人的一生只剪一次头发,就是出生三个月以后,大概基本上是百日,或者不一定是百日,是一个吉日,三个月以后的吉日,剪一次头发,就是把胎毛剪掉。这一天母亲就抱着孩子来到父亲面前,由父亲抚摸着孩子的头,给他起一个名,这个仪式叫做命名礼,就是从此这个小孩有名了,表示承认他来到了人间,加入了我们家族。然后这个小孩子头发就继续长,长长以后不再剪了,从当中齐眉毛往两边分,这个叫做“两髦”,所以这个小孩子也叫“童髦”,这头发再长长以后,就开始往两边盘,男孩子盘在两边,要盘成一个兽角的形象,野兽的两只角,这个叫做“总角”,所以儿童时代也叫“总角之时”。女孩子呢,也往两边盘,盘到最后这个形状像什么呢?像一个树桠,所以小女孩叫“丫头”。

  那么男孩子长到20岁,女孩子长到15岁,就不能再总角、再是丫头了,这个时候就要把头发往当中梳,当中盘起来,给他戴上一个帽子,再插上一根杆,这个男孩子的礼仪就叫做“冠礼”,女孩子不戴冠,插一根簪子,叫“笄礼”,这个时候,表示你加入社会,表示成人了,正式加入社会,可以有社交活动了。但是在周代,秦代,汉代,它有一个等级,就是只有贵族的男孩子才能够行冠礼,就是只有贵族的男子才能戴冠,才能戴帽子,平民不行,平民只能戴头巾,只能把头发盘起来,弄一个头巾把它盖在上面,把它一捆,你没有资格戴帽子,所以高帽子不是随便好戴的,戴高帽子是要有资格的。

  但是不管你哪一级的贵族,都是加冠的,加冠呢一共三次,我们在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里面可以看到这个镜头,这个汉武帝15岁的时候,还是太子,汉景帝来给他加冠,举行冠礼,一共加三次,第一次加的叫缁冠,缁冠就是一个黑的帽子,加了缁冠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有治权,就是有统治权,第二次加的叫皮弁,皮弁是什么呢,皮弁是军帽,也是猎装,加了皮弁以后呢,意味着有兵权,所以加皮弁的同时往往配剑,所以我们去看《汉武大帝》的电视连续剧,你会发现那些皇帝一天到晚剑不离身,走到哪儿都是把剑带着的,因为剑是当时贵族男子的特权,也是他身份的象征,你必须有一把剑配在这里。第三次加的呢,叫做爵弁,爵弁是宗庙之冠,就是有祭祀权,就是有资格参加祭祀天地、祖宗的活动,我们知道当时国家大事就是两件事,一个是祭祀,一个是战争,“国之大事,惟祀与戎”。

  那么一个贵族男子第一次加了缁冠,有了统治权,第二次加了皮弁,有了军事权,第三次加了爵弁,有了祭祀权,那他就是一个非常有身份的男人了。所以对贵族的男子来说,到死这个冠,都是不能脱下来的,所以有一次内乱的时候,孔子的学生有一个学生叫子路,在战斗中用被敌人用戈把系冠的这个带子砍断了,子路马上放下武器,说“君子死不免冠”。作为一个君子我死了以后,这个冠都不能没有的,于是他就去系带子,不打仗了,这个时候,士兵们一拥而上,把他剁成了肉酱,孔子听说这个消息以后,立即吩咐厨房,把已经做好的肉酱倒掉,从此不吃肉酱了,吃肉酱他就想起他的学生子路来,他很伤心。

  [参考译文]

  燕昭王将残破的燕国收复后即位为王,于是卑躬屈节,用重金招揽人才,想利用这些人为燕国报仇。所以,他找到郭隗说:“齐国乘着我国内乱袭击打败了我们,我很清楚燕国势单力薄,找齐国报仇不是对手,然而要是有能人和我共同治国,以雪先王之耻,这才是我的愿望。请问怎样才能报国仇呢?”

  郭隗回答说:“成帝业的君主以人才为师并与之相处;成王业的君主以人才为友并与之相处;成霸业的君主以人才为臣并与之相处;亡国之君把人才当奴才使唤。你要是能卑躬屈节善待人才,真诚接受他们的教诲,那么胜过你百倍的人才就会来投奔你;要是你能操劳在前,休息在后,积极耐心地向别人请教,那么能力胜过自己十倍的人才就会来到你的身边;要是你事事紧跟别人后面,那么和你一样的人就会来投靠你;要是你靠着桌子,拄着手杖,用眼睛和手指指使人,那么投奔你的只有供人差谴的差役;要是你野蛮粗暴,随意打杀,或是暴跳如雷地大声训斥手下的人,那么前来投靠你的只能是些惟命是从的奴才。这就是古代实行王道、罗致人才的方法。燕王若能真诚广泛地选拔国内的人才,登门拜访他们,天下人听说燕王拜见自己的人才,所有人才一定都会奔向燕国来了。”

  昭王说:“我将拜见谁合适呢?”

  郭隗先生回答说:“我听说古代的国君,有用千金去购买千里马的,三年没买到,他的一个随从就跟他说‘请您让我去买吧。’国君就派这个人去了,他用三个月找到了千里马,但马已死了,便用五百金买回了马的骨头,回来向国君交差。国君大发脾气:‘我要的是活马,死马有什么用处?白白浪费了我五百金。’随从回答说:‘死马都花五百金,何况活马?天下人一定会觉得您会出高价买好马,千里马很快就会来了。’于是不到一年,能跑千里的马送来了三匹。如今您要是真想得到人才,那就先从我郭隗开始。连我郭隗这样的人都能得到重用,何况那些比我更优秀的人呢?(那些人才)难道还会嫌燕国远在千里之外而不来吗?”

  于是,燕昭王为郭隗建了住宅并尊他为师。乐毅从魏国去,邹衍从齐国去,剧辛从赵国去,(天下的)人才都奔向了燕国。燕昭王悼念死者,慰问生者,和百姓同甘共苦。28年后,燕国富强起来,战士精神愉快振奋,把打仗看得很轻松。于是就让乐毅担任上将军,和秦、楚、韩、赵、魏等国一块商量讨伐齐国。结果齐国大败,齐闵王离开都城逃到了外地。燕国的军队独自追赶溃败的齐军,一直攻入齐国的都城临淄,将齐国的财宝全部拿走,烧毁了齐国的宫殿和宗庙。齐国城池没被燕军攻破的,只有莒和即墨两地。

  【思考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 昭王能富国强兵、报仇雪耻的原因是卑躬屈节、求贤若渴、知人善用。

  二、 主要是指君主对人才的态度问题。郭隗认为,君主要象对待老师和朋友那样来对待人才,要降低自己的身份,把人才看成自己的老师,诚心侍奉,虚心求教,这样才能使天下的人才前来投奔,从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郭隗向燕昭王讲“古服道致士之法”的原因有二:一是让燕昭王知道“古服道致士”的方法有几种,供燕昭王作出正确的选择;二是希望燕昭王能由此懂得待贤如师,尊重自己,使自己的学问得以发挥,地位得以提高。

  三、 用了比喻。郭隗将自己比作死千里马,将燕昭王比作“古之君人”,用千金买千里马比喻以谦虚的态度和优惠的政策招纳人才。郭隗希望燕昭王通过这个比喻明白招纳人才的办法。其作用有二:
  1 .由于比喻贴切,使纳贤之理得到透彻的阐明;
  2 .增加了文章的活力和生气。

  四、 这段话中以排比为主,排比、对偶、层递三种修辞方法结合使用。其作用是:排比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透彻;而对偶使文章句式整齐、韵律和谐;层递使三种待人态度的优劣层次更加鲜明。

  五、翻译并解释加点的字、(略)

  《战国策》阅读网址:

  http://myqf.nease.net/shisuiji/zhanguoce/

  1、课外找一个《战国策》中脍炙人口的寓言小故事,下节课讲给同学听。

  寓言的巧妙运用,成为《战国策》文章的一大特点。《战国策》用了大量的寓言故事、佚闻掌故来增强辩辞的说服力。如

  《燕策二》苏代以鹬蚌相争,说赵惠王不应伐燕,以免强秦坐收其利。

  “画蛇添足”(《齐策二》)、“狐假虎威”(《楚策一》)、“南辕北辙”(《魏策四》)等等。

  这些寓言大都即事编撰,独出心裁,比附现实,以表情达意。用具体的形象概括抽象的道理,表现出极强的艺术力量。

  1、用一个成语说明昭王能富国强兵、报仇雪耻的原因:卑躬屈节、求贤若渴、知人善用

  2、昭王与郭隗的人物形象分析

  3、郭隗讲“千金市骨”的用意何在?

  4、课后翻译

  其一是礼贤下士,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在继位之初,为了收拾残破的山河, 求贤若渴;在郭隗向他讲明了“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 的道理以后,言听计从,对一个普通的贤人“筑宫而师之”,这表现了燕昭王求贤若渴的急切心情。

  其二是在“士争凑燕”的局面形成以后,并没有心满意足急于求成, 而是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二十八年,终于使“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 。

  其三是知人善任,在伐齐的条件具备以后,对善于用兵的乐毅的意见言听计从, 并以乐毅为上将军,终于大破齐军。虽用笔不多,一个血肉丰满的贤明王者形象已跃然纸上。

  燕昭王尊郭隗为师,礼贤下士的第一个结果是吸引了各国的人才争先恐后地奔赴燕国,其中乐毅、邹衍、剧辛等人都在后来的伐齐行动中发生了重大作用;第二个结果是燕国国富民强,军民振奋;第三个结果是打败了齐国。三个结果照应了文章开头的燕昭王意愿,使文章前后呼应,一气呵成。

  课文以燕昭王求士的前因后果为线索,有问题,有回答,有结果,首尾呼应,事件、人物明确,情节结构十分完整。文章围绕燕昭王的求士,着重描写郭隗的策略:他先用整齐对称的排比方式,对各种致士之法进行铺陈描述,从中进行比较,诱导燕昭王礼贤下士循序渐进,侃侃而谈,内容精致而流畅;接着又用千金市马的故事启发燕昭王,既将道理阐述得深刻透彻,又使文章生动而富于文学色彩。全部说辞纵横捭阖,辩丽恣肆。而在对话中,郭隗的老谋深算,燕昭王的礼贤下士都表现得活灵活现,人物形象十分鲜明。

  简析:本文就燕国的重大政治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主要记述了燕昭王拜访并采纳谋士郭隗“礼贤下士”的建议,最终报了杀父破国之仇的故事,表现了郭隗纵横捭阖的游说才能和燕昭王礼贤下士的美德。文章围绕燕昭王的求士展开,重点写郭隗的分析与见解,最后交待燕昭王求士的结果,说明了郭隗谋略的正确性。

  郭隗将自己比作死千里马,将燕昭王比作“古之君人”,用千金买千里马比喻以谦虚的态度和优惠的政策招纳人才。郭隗希望燕昭王通过这个比喻明白招纳人才的办法。

  作用:1 .由于比喻贴切,使纳贤之理得到透彻的阐明;2 .增加了文章的活力和生气。

  这段话以排比为主,排比、对偶、层递三种修辞方法结合使用。其作用是:排比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透彻;而对偶使文章句式整齐、韵律和谐;层递使三种待人态度的优劣层次更加鲜明。

  三、课文串讲:

  课文围绕燕昭王向郭隗求教这一线索,阐述了郭隗的谋略及运用结果,可分为两段。

  当时燕弱齐强。燕昭王即位前,其父燕王哙是一个无道的昏君,先是听从苏代的话重用子之为相;继而又听信鹿毛寿的话,效法尧禅让的故事将王位让给子之。 最终导致燕国大乱,据《史记·燕世家》记载:“ 难数月,死者数万,众人恫恐,百姓离志” ,齐宣王乘机派兵伐燕,杀哙及子之。二年后燕人立太子平为燕王,是为燕昭王。《燕昭王求士》所记述的是燕昭王继位以后,为替父王雪耻而卑身厚币、礼贤下士的故事, 经过二十八年的努力,终于大破齐国,烧其宗庙,齐只有莒和即墨两城尚未被攻破。 燕昭王的成功,说明了一个贤明的国王如果想成就大业就必须重用贤才的道理。

  立意深远,文笔清新----------《兰亭集序》艺术特色赏析
  内蒙古通辽市第五中学语文组 隋立红
  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勒市第一中学 于海生
  回复邮件:[email protected] QQ:410111406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为诗集《兰亭集》所写的一篇序文。全文生动地记叙了东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一群文人墨客游宴兰亭临流赋诗的空前盛况,抒发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深沉感喟。《兰亭集序》之所以流传千古,不仅因为其立意深远,而且因为其文笔清新流畅,朴素自然。其艺术特色如下:
  一、用笔简约,格调淡雅
  文章的一开篇,作者就叙述了兰亭盛会的情景。在这里,无论模山范水还是描竹画树,都达到了简而不能再简的地步,这可谓惜墨如金。盛会在暮春之初的江南,想那阳春三月的江南山间水渚,该有多少鲜花吐芳争艳,“姹紫嫣红开遍!”而在此文中,作者却紧锁浓香艳颜,些许不流注笔端,进入作者视角的,唯有山、水、林、竹、天、风而已。即使绘竹,也只言其修而弃其绿;写水,也只言其清而弃其碧,极力创设出一种素淡、雅致的格调: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竹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流水急湍,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纯明朗,晶莹亮丽,生机盎然,活力无限,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诗人流连山水的舒心惬意。兰亭盛会本是良辰美景、赏心悦目的乐事,然而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从不过分流露,笔端的兴奋字眼也不轻易滑落。只写饮酒赋诗,畅叙幽情,陶醉于自然之美的舒爽优雅。在结尾处,以“信可乐也”四字表出,保持了笔势的从容与沉稳。体现出了一种清丽淡雅的格调。
  二、手法多样,逸趣无穷
  本文是一片书序,文章虽然短小,仅325字,但表现手法多样,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环环相扣,波澜迭起,逸趣无穷。文章从兰亭集会落笔,首先用简洁的文字点明集会的时间、地点、缘由和与会人物,接着用抒情的笔调,描绘了清雅优美的山、水、林、竹等自然景物,而正是这些自然风光引起与会者饮酒取乐、临流赋诗的雅兴,下文就自然转入叙写雅事,叙写与会者“一觞一咏”、“游目骋怀”的种种欢乐情景。段末以“乐”字作结,揭示了与会者沉浸在美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得到审美愉悦而暂时忘却烦恼的情趣。第二三段紧承受短的“仰观”、“俯察”兴感抒怀,发挥议论,由聚想到散,由宴集想到人生,阐发了生命短暂,欢乐终有穷尽之日的感慨。最后又叙述了作序之意,强调了“生”与“死”的问题,强调了古今同慨。这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的融合,使文章真切自然,极有情致。读罢,使人觉得有无穷的逸趣
  三、脉络清晰,感情深沉
  《兰亭集序》之所以流传千古,不仅因为其立意深远,文笔清新流畅,朴素自然,而且感情发展脉络十分清晰,情感去着深沉。本文分三段,一段写“乐”,二段写“痛”,三段写“悲”。文章第一段写了五乐:名士济济,聚首兰亭,一乐也;山环水绕,境界清幽,二乐也;饮酒赋诗,畅叙幽情,三乐也;天朗气清,日暖缝合,四乐也;仰观俯察,游目骋怀,五乐也。文中以“信可乐也”作结。
  然而作者面对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作者没有沉浸其中,而是从中引出了对生死的联想。人生在世,不管是“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还是“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都会为一时的顺达而满足,甚至忘记了死亡。等到对所追求的事物产生厌倦之后,自己的感情也就随着事态的变化而变化,又想到了死亡,感慨也就来了。于是作者从现实的角度抒发的人生短暂、不能自驭之叹,突出了一个“痛”字。
  接下来,作者考察古人的感情,发现古人也是如此,对生命的感慨不谋而合。由此看来,人们普遍看重的是生,厌恶的是死。庄子“一死生”的观点是“虚诞”。那么,未来呢?后人看我们,也像我们看古人一样吧?人生代代相传,痛苦也代代相传,没有休止。这真可“悲”啊!这里的“悲”显然不同于上段的“痛”。痛的是人生短暂,好景不长;悲的是人生代代相痛,永无休止。这样,“乐——痛——悲”遥相照应,形成了一个整体,深刻地揭示了曲折而又深沉的情感。

参考资料:http://xqoj.bokee.com/3030758.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