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家们对道德的理解(古今中外)

如题所述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
《道德经》
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
  中国传统道德 
  中国道德从上古发展而来,传说中尧、舜、禹、周公等都是道德的楷模。孔子整理《六经》,到汉朝传为《五经》,其中便包含了大量的道德思想。孔子发展的学说,被称为儒家学说,以后儒家又将《五经》发展为《十三经》,这些儒家经典学说,成为中国道德的主要思想来源。尽管各个时代中国社会的道德观并不完全符合孔子儒家思想,但儒家学说是历代中国社会道德观的依据。
  道德是判断一个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道德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按照孔子的思想,治理国家,要“以德以法”,道德和法律互为补充。同时,法律反映立法者的意志,顺应民意的立法者制定的法律条文,反映了社会道德观念在法律上的诉求。
  道德具有普适性,对整个社会的所有人,不论身份,全皆适用,道德面前人人平等。《大学》:“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人之有阶级、等差,各国均不能免。他族之言平等,多本于天赋人权之说。吾国之言平等,则基于人性皆善之说。以礼之阶级为表,而修身之平等为里,不论阶级、等差,人之平等,惟在道德”[1]。”
  道德是人们评价一个人的一个尺度。一个人若违背社会道德,比如不仁不义、不忠不孝,那么人们就会给他负面的评价,造成他没有好的名声,从而对他形成一种来自周边人群的社会压力,约束他的行为。另一方面,对很多人来说,道德是个人良心的自觉遵守,无需周边人群的社会压力制约。人们对一个人的道德评判,主要来自于这个人所表现出来的言行。所谓“有言者不必有德”,口头上标榜仁义道德的不必定真的有仁义道德,因此人们往往“听其言而观其行”然后作出评判。个人对道德的意见,对己对人,有宽容者,有苛求者。中国文化中多有提倡对自己严格、对他人宽恕的思想。子曰:“厚以责己,薄以责人。”韩愈:“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24
孔子:仁是处理人与人关系和做人的最高准则,礼是人的行为的最高准则。仁属于道德情操,礼属于道德规范。
荀子:提出了性恶论,并由此出发论述了他关于道德起源和本质的思想。
董仲舒:人伦关系最重要的是君臣、夫子、夫妇三纲,这是得之于天而体之于人的。他以“天道配王”的神学感应论,构建了一个以君臣、夫子、夫妇三者为经,以仁义礼智信五者为纬的完整的伦理道德体系。
康有为:在道德观上,他提出了“以人为主”的人道主义原则,认为人是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自由、平等、博爱是“人道”的具体要求。
孙中山:“人类以互助为原则”的道德观。
赫拉克利特:善和恶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正义和非正义是相比较而存在的。
德谟克利特:伦理思想的根本原则是快乐主义。强调动机的道德评价论,认为对行为的评价必须以动机、意愿为根据,而不能光看效果和外在行为。
苏格拉底:“美德就是知识”
康德:人是一个有理性的存在,理性表现为“善良意志”。提出把“至善”作为最完善的道德理想。
马克思(道德的定义):以善恶评价为形式,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用以调节人际关系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行为活动的总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