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是怎样分类的,为什么这么分?

如题所述

国学是按《四库全书》分类,这么分才勉勉强强把国学的内容涵盖进去。

乾隆找人花钱花时间,干了件好事,把国学按《四库全书》分类。

我国的文化知识,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外国进入的文化叫做“西学”以后,估摸着周朝设立的专门供皇宫贵族学习的府邸“国学”,刚才把我国文化叫做了“国学”。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更迭,文化也出现了汉赋、六朝骈文、明清小说、唐诗、元曲、宋词等形式,大家急需有种方式来好好做个统一归纳,这时清朝的乾隆出来了。他有钱有人,三千多人编撰誊抄,终于抄好,然后在紫禁城文渊阁、辽宁沈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河北承德文津阁藏起来。

按四库分,可以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

“经”就是经典的书籍,类似《论语》、《孟子》、《诗经》、《孝经》之类,大多是儒家之类的经典。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甚至很多词被编成乐歌,在朝堂上或者祭祀的时候传唱,而有些成了不同地区的歌谣。

“史”就是各种历史,类似司马迁的《史记》、欧阳修等的《新五代史》、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等。通过读历史,可以知道来历经过,政治事情大概是怎么个走向,给现代的生活带来参考。读史也可以知道很多不同地方的事件,让自己博闻广识。

“子”是专门某一学派的专辑。类似兵家的《孙子》,道家的《老子》、儒家的《荀子》。每个人的风格不同,都能带来不同的知识。

“集”是专门某位文人的专辑了。类似《李太白集》、《文苑英华》、《西厢记》等。

这些都是经典,值得传承的国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08
我国的国学包含了许多的文化知识,内容也是非常广泛的,经历了许多朝代之后,人们才将国学的内容正式归纳整理起来。国学是按照《四库全书》进行分类的,分别可以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
第2个回答  2020-08-08
国学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经”是指古籍经典,“史”指史学著作,“子”指学说或者人物文集,“集”是指文人学者的总集。主要根据“四库全书”进行分的类。
第3个回答  2020-08-08
国学的分类参照“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国学是我国本土固有之学,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还保持着传统文化之学。
相似回答